供电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203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29
提供一种能够从车辆的电源对滑动座椅稳定地持续供给电力的供电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1)构成为具备:长筒型的外壳(8);柔性扁平电缆(11),容纳于外壳(8)内的空洞部(9);固定端子(12),固定于外壳(8);可动端子(13),能够沿外壳(8)的长边方向移动;致动器(16),容纳可动端子(13)并沿外壳(8)的缝隙(20)移动;以及导板(17),与致动器(16)的移动对应地,一边按压柔性扁平电缆(11)一边引导该压柔性扁平电缆(11)的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电轨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对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滑动座椅供给电力的供电轨道。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种装置,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滑动座椅用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构成为具备:具有线束容纳部的外壳、沿外壳进退的可动体、以及以在可动体被支撑一端部并在外壳被支撑另一端部的方式在线束容纳部内弯曲的布线。另外,布线沿可动体布置而连接于滑动座椅侧的电路,车辆的电源侧的电路连接于外壳的连接器。由此,成为可动体与滑动座椅的进退同时进退,将电力从车辆的电源侧的电路介由布线供给到滑动座椅侧的电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597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然而,根据上述那样的现有的供电装置,由于布线以弯曲的状态容纳于外壳的线束容纳部内,因此在可动体随着滑动座椅的进退而进退时,可能会存在布线卡在外壳内而妨碍可动体的运动,或布线扭弯、被扯拽而导致动作不良的情况。因此,存在从车辆的电源对滑动座椅的电力供给变得不稳定这样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车辆的电源对滑动座椅稳定地持续供给电力的供电轨道。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具备:长筒型的外壳;柔性扁平电缆,容纳于上述外壳内的空洞部;固定端子,设置于上述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并固定于上述外壳;可动端子,设置于上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另一端,并能够沿上述外壳的长边方向移动;致动器,容纳上述可动端子,并沿上述外壳的缝隙移动;以及导板,与上述致动器的移动对应地,一边按压上述柔性扁平电缆一边引导该柔性扁平电缆的运动。另外,在包括上述构成的供电轨道,上述导板的截面形状可以成形为朝向上述柔性扁平电缆成为凸起的弯曲状。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介由供电轨道将滑动座椅与车辆的电源电连接,特别是在外壳的空洞部内没有布线等复杂的电线类,因此具有省略布线布置的麻烦的步骤这样的效果。另外,在滑动座椅进退时,不会存在电线类卡在空洞部内而妨碍运动的情况,和/或电线类扭弯、被扯拽而造成动作不良的情况。即,构成为致动器根据滑动座椅的运动而移动,导板与致动器的移动对应地,一边按压柔性扁平电缆一边引导该柔性扁平电缆的运动,因此柔性扁平电缆不会弯折或起伏弯曲,从而柔性扁平电缆在空洞部内顺利地伸缩。因此,具有能够从车辆的电源对滑动座椅稳定地持续供给电力这样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的汽车的滑动座椅周边的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的汽车的滑动座椅周边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的整体结构的图。图4是图3的A部放大截面图和柔性扁平电缆的详细图。图5是示出图3的柔性扁平电缆的另一构成例的截面图。图6是图3的B-B放大截面图。图7是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的柔性扁平电缆和导板的放大立体图。图8的(a)是示出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致动器位于前方位置的状态的图,图8的(b)是示出针对本专利技术的供电轨道,致动器位于后方位置的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供电轨道2:滑动座椅3:侧轨4:轨道罩5:模框6:盖7:安装孔8:外壳9:空洞部10:可动机构11:柔性扁平电缆12:固定端子13:可动端子14:固定侧汇流条15:可动侧汇流条16:致动器17:导板18:薄板19:耐热绝缘胶带20:缝隙21:凹部22: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电轨道1用于从车辆的电源对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滑动座椅2供给电力。该供电轨道1安装于侧轨3的侧面而形成一体化,以在滑动座椅2沿侧轨3前后往返移动时持续供给电力。应予说明,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滑动座椅2为电动式、非电动式(手动式)中的任一类型。如图2所示,在供电轨道1上覆盖有树脂制的轨道罩4,用于防止车内的尘埃和/或砂石等异物进入。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供电轨道1容纳于与长滑块型的滑动座椅2的移动距离匹配设计而成的铝制的模框5,整体成形为长条状。另外,在模框5的两端,嵌入并固定有防脱用的盖6,6,以使供电轨道1的内部的部件不会移出,在设置于该盖6的安装孔7,7进行螺纹固定,由此能够将供电轨道1安装于侧轨3的侧面。外壳8包括铝等金属,成形为能够容纳于模框5内那样的细长的方桶型。在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沿其长边方向扩展的空洞部9,在该空洞部9内,以下的可动机构10将沿长边方向往返移动。如在图4中放大地所示,可动机构10构成为具备柔性扁平电缆11、固定端子12、可动端子13、汇流条14、汇流条15、致动器16、导板17各部件。柔性扁平电缆11形成为长条平板型,具备包括导体的薄板(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铜板)18和覆盖其外表面的耐热绝缘胶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聚酰亚胺胶带)19,并被容纳于外壳8内的空洞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3片柔性扁平电缆11重叠,其理由在于,在大电流流通于柔性扁平电缆11时,增大电容量,以使薄板18不会因热而熔融。应予说明,柔性扁平电缆11只要在能够挠曲变形的范围内,就可以重叠更多片数,如果能够确保足够的电容量,也可以仅由1片构成。另外,为了缓和因大电流导致的热,也可以如图5所示,设为重叠薄板18而成的柔性扁平电缆11。在柔性扁平电缆11的一端,在各个薄板18,18,18一体地设置有包括导体的固定端子12,12,12。固定端子12容纳于设置在外壳8的前端的盖6的内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铜板制的汇流条(以下将其称为“固定侧汇流条”)14,14,14。该固定侧汇流条14作为连接于车辆侧的配线的车辆侧连接器而发挥功能。与此相对地,在柔性扁平电缆11的另一端,在各个薄板18,18,18一体地设置有包括导体的可动端子13,13,13。可动端子13容纳于致动器16的内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铜板制的汇流条(以下将其称为“可动侧汇流条”)15,15,15。该可动侧汇流条15作为连接于滑动座椅侧的配线的滑动座椅侧连接器而发挥功能。致动器16包括ABS树脂等绝缘体,形成为如图6所示具有与空洞部9匹配的宽度的截面凸起型,在致动器16设置有与外壳8的缝隙20嵌合而被支撑的凹部21,21。由此,容纳有可动侧汇流条15的致动器16沿缝隙20滑动,并构成为可沿外壳8的长边方向往返移动。如此,通过将固定侧汇流条14和可动侧汇流条15固定于柔性扁平电缆11的两端,与用引线连接相比配线操作更简单,电阻更小,因此能够流通大容量的电流。应予说明,固定端子12与固定侧汇流条14、可动端子13与可动侧汇流条15的固定方法不限于焊接,也可以利用锡焊、熔敷、螺旋夹、或铆接等其它方法。导板17包括不锈钢等金属板,成形为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与柔性扁平电缆11相同程度的宽度的长条平板型,通过对金属板实施挤压加工,从而成形为其截面形状为朝向柔性扁平电缆11凸起的弯曲状(圆弧状)。该导板17构成为如图6所示,容纳于铺设在外壳8的内表面的轨道22的内部,其前端部被固定在致动器16,与致动器16的移动对应地,一边通过弹力按压柔性扁平电缆11一边引导其运动。应予说明,导板17的原材料也可以是除不锈钢以外的金属材料和/或树脂材料,只要能够通过弹力按压柔性扁平电缆11,其截面形状就不限于弯曲状。如以上那样构成的供电轨道1在外壳8的内部设置有可动机构10,容纳于模框5,介由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电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轨道构成为具备:长筒型的外壳;柔性扁平电缆,容纳于所述外壳内的空洞部;固定端子,设置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可动端子,设置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另一端,并能够沿所述外壳的长边方向移动;致动器,容纳所述可动端子,并沿所述外壳的缝隙移动;以及导板,与所述致动器的移动对应地,一边按压所述柔性扁平电缆一边引导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21 JP 2017-1209731.一种供电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轨道构成为具备:长筒型的外壳;柔性扁平电缆,容纳于所述外壳内的空洞部;固定端子,设置于所述柔性扁平电缆的一端,并固定于所述外壳;可动端子,设置于所述柔性扁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田致良森下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美格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