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9182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9 0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2)X射线探伤;3)热处理;4)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7)涂装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出的轮毂内部组织均匀、不包含内部应力,动平衡好、气密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方法,具体是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属于汽车配件制造

技术介绍
汽车轮毂是汽车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是车轮中心安装车轴的部位,是连接制动鼓(制动盘)、轮盘和半轴的重要零部件。目前,市场上的轮毂按照材质可以分为钢轮毂和合金轮毂,相对于钢制轮毂,合金轮毂重量轻、惯性阻力小、制作精度高,在高速转动时的变形小,惯性阻力小,有利于减轻轮胎滚动阻力,从而减小了油耗。在轮毂制造过程中,若不消除内部应力、不对动平衡机气密性进行检测,会严重影响轮毂及与其配合使用的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制造出的轮毂内部组织均匀、不包含内部应力,动平衡好、气密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95-100份、硅元素0.5-1份、镁元素0.2-0.5份、钛元素0.10-0.35份、锶元素0.01-0.02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00~650℃,保温5~7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毂的与其他部件装配位置进行振动时效去除内部应力,同时对装配位置进行表面强化处理;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对轮毂进行动平衡检验,并校正轮毂;采用水压试验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辨别轮毂是否漏气;7)涂装处理:将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并电镀锌合金,最后在轮毂表面喷漆。优选地,所述步骤6)中水压试验是将轮毂放置在≥0.4MPa的气压下保压30~50S,通过目测水中轮毂漏气时的气泡来检验轮毂的漏气情况。优选地,步骤7)中涂装喷漆的工艺流程为打磨-喷色漆-喷色漆-喷透明粉。本专利技术制造出的轮毂内部组织均匀、不包含内部应力,动平衡好、气密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95份、硅元素0.5份、镁元素0.2份、钛元素0.10份、锶元素0.01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00℃,保温5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毂的与其他部件装配位置进行振动时效去除内部应力,同时对装配位置进行表面强化处理;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对轮毂进行动平衡检验,并校正轮毂;采用水压试验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辨别轮毂是否漏气;7)涂装处理:将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并电镀锌合金,最后在轮毂表面喷漆。所述步骤6)中水压试验是将轮毂放置在≥0.4MPa的气压下保压30S,通过目测水中轮毂漏气时的气泡来检验轮毂的漏气情况。步骤7)中涂装喷漆的工艺流程为打磨-喷色漆-喷色漆-喷透明粉。实施例2: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100份、硅元素1份、镁元素0.5份、钛元素0.35份、锶元素0.02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50℃,保温7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毂的与其他部件装配位置进行振动时效去除内部应力,同时对装配位置进行表面强化处理;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对轮毂进行动平衡检验,并校正轮毂;采用水压试验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辨别轮毂是否漏气;7)涂装处理:将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并电镀锌合金,最后在轮毂表面喷漆。所述步骤6)中水压试验是将轮毂放置在≥0.4MPa的气压下保压50S,通过目测水中轮毂漏气时的气泡来检验轮毂的漏气情况。其与同实施例1。实施例3: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98份、硅元素0.7份、镁元素0.4份、钛元素0.3份、锶元素0.015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20℃,保温6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毂的与其他部件装配位置进行振动时效去除内部应力,同时对装配位置进行表面强化处理;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对轮毂进行动平衡检验,并校正轮毂;采用水压试验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辨别轮毂是否漏气;7)涂装处理:将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并电镀锌合金,最后在轮毂表面喷漆。所述步骤6)中水压试验是将轮毂放置在≥0.4MPa的气压下保压40S,通过目测水中轮毂漏气时的气泡来检验轮毂的漏气情况。其与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95‑100份、硅元素0.5‑1份、镁元素0.2‑0.5份、钛元素0.10‑0.35份、锶元素0.01‑0.02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00~650℃,保温5~7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毂的与其他部件装配位置进行振动时效去除内部应力,同时对装配位置进行表面强化处理;6)动平衡及气密性检测:对轮毂进行动平衡检验,并校正轮毂;采用水压试验对轮毂进行气密性检测,辨别轮毂是否漏气;7)涂装处理:将轮毂表面进行抛光并电镀锌合金,最后在轮毂表面喷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毂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铸造毛坯:将重量份为铝95-100份、硅元素0.5-1份、镁元素0.2-0.5份、钛元素0.10-0.35份、锶元素0.01-0.02份的原料放入电阻炉内融化为液体,将液态合金溶液浇筑到模具中,低压铸造成轮毂毛坯;2)X射线探伤:采用固定式X射线机对铸造好的轮毂毛坯进行X射线探伤,检测轮毂毛坯内部是否具有气孔、裂纹的铸造缺陷;3)热处理:将轮毂毛坯放入连续炉中加热至600~650℃,保温5~7小时,进行时效处理;4)机械加工:将热处理之后的轮毂毛坯进行机械加工;5)振动去除内应力:利用高频声波对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利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华瑞机械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