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箔制备装置及方法,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紫铜材料因其高导电、导热的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各领域。而压延铜箔则因其超薄,高致密性、高绕曲性,更加优异的性能,在紫铜产品里一枝独秀,越来越被精加工各行业所青睐,现在已经比较广泛应用在锂离子电池、电子信息技术、铜箔胶带、覆铜板、变压器屏蔽、电线电缆等领域,目前,国内生产压延铜箔的方法主要有两种设备,一是多辊轧机,可以生产比较薄的铜箔如厚度的0.009㎜,一是四辊轧机,传统的生产方式是支承辊磨成平辊而工作辊磨成凸辊,四辊轧机的缺点是只能生产出0.015㎜以上的铜箔,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延出不同厚度的铜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及方法,可以对装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延出不同厚度的铜箔,可以生产出0.012—0.10mm的超薄铜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包括整机支架、压延支架、动力机构、行星机构、传动机构Ⅰ、传动机构Ⅱ、传动机构Ⅲ、压延机构Ⅰ、压延机构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包括整机支架(1)、压延支架(2)、动力机构(3)、行星机构(4)、传动机构Ⅰ(5)、传动机构Ⅱ(6)、传动机构Ⅲ(7)、压延机构Ⅰ(8)、压延机构Ⅱ(9)、传动机构Ⅳ(10)、支撑机构Ⅰ(11)、支撑机构Ⅱ(12)和调整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支架(1)包括底板(1‑1)、支撑工钢Ⅰ(1‑2)、支撑工钢Ⅱ(1‑3)、电机支架(1‑4)、行星支撑架(1‑5)、齿圈(1‑6)、支撑板Ⅰ(1‑7)、支撑板Ⅱ(1‑8)和支撑板Ⅲ(1‑9),底板(1‑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工钢Ⅰ(1‑2),底板(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工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压延铜箔制备装置,包括整机支架(1)、压延支架(2)、动力机构(3)、行星机构(4)、传动机构Ⅰ(5)、传动机构Ⅱ(6)、传动机构Ⅲ(7)、压延机构Ⅰ(8)、压延机构Ⅱ(9)、传动机构Ⅳ(10)、支撑机构Ⅰ(11)、支撑机构Ⅱ(12)和调整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机支架(1)包括底板(1-1)、支撑工钢Ⅰ(1-2)、支撑工钢Ⅱ(1-3)、电机支架(1-4)、行星支撑架(1-5)、齿圈(1-6)、支撑板Ⅰ(1-7)、支撑板Ⅱ(1-8)和支撑板Ⅲ(1-9),底板(1-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工钢Ⅰ(1-2),底板(1-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工钢Ⅱ(1-3),电机支架(1-4)设置有两个,两个电机支架(1-4)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前端,行星支撑架(1-5)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齿圈(1-6)固定连接在行星支撑架(1-5)上,支撑板Ⅰ(1-7)和支撑板Ⅱ(1-8)的下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1)上,行星支撑架(1-5)位于支撑板Ⅰ(1-7)和电机支架(1-4)之间,支撑板Ⅲ(1-9)固定连接在支撑板Ⅱ(1-8)上;所述压延支架(2)包括压延底板(2-1)、压延侧板Ⅰ(2-2)、压延滑动柱(2-3)、压延顶板(2-4)、压延侧板Ⅱ(2-5)、压延筒(2-6)和压延挡板(2-7),压延底板(2-1)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延侧板Ⅰ(2-2),压延底板(2-1)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压延滑动柱(2-3),压延顶板(2-4)的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延侧板Ⅱ(2-5),压延顶板(2-4)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压延筒(2-6),四个压延筒(2-6)上均固定连接有压延挡板(2-7),四个压延滑动柱(2-3)分别滑动连接在四个压延筒(2-6)内,压延底板(2-1)固定连接在底板(1-1)的后端;所述动力机构(3)包括动力底板(3-1)、电机(3-2)和动力齿轮(3-3),电机(3-2)固定连接在动力底板(3-1)上,动力齿轮(3-3)固定连接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动力底板(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电机支架(1-4)上;所述行星机构(4)包括行星架Ⅰ(4-1)、行星柱(4-2)、行星架Ⅱ(4-3)、行星轴(4-4)和行星轮(4-5),行星柱(4-2)设置有两个,两个行星柱(4-2)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行星架Ⅰ(4-1)的两端,两个行星柱(4-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行星架Ⅱ(4-3)的两端,两个行星柱(4-2)上均转动连接有行星轮(4-5),行星架Ⅱ(4-3)上固定连接有行星轴(4-4),行星架Ⅰ(4-1)转动连接在电机(3-2)的输出轴上,两个行星轮(4-5)的内侧均与动力齿轮(3-3)啮合传动,两个行星轮(4-5)的外侧均与齿圈(1-6)啮合传动;所述传动机构Ⅰ(5)包括传动轴Ⅰ(5-1)、联轴器Ⅰ(5-2)和传动齿轮Ⅰ(5-3),联轴器Ⅰ(5-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Ⅰ(5-1)上,联轴器Ⅰ(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行星轴(4-4)上,传动齿轮Ⅰ(5-3)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Ⅰ(5-1)的中端,传动轴Ⅰ(5-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7)和支撑板Ⅱ(1-8)上;所述传动机构Ⅱ(6)包括传动轴Ⅱ(6-1)、传动锥齿Ⅰ(6-2)和传动齿轮Ⅱ(6-3),传动锥齿Ⅰ(6-2)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Ⅱ(6-1)的一端,传动齿轮Ⅱ(6-3)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Ⅱ(6-1)的中端,传动轴Ⅱ(6-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Ⅰ(1-7)和支撑板Ⅱ(1-8)上,传动齿轮Ⅱ(6-3)和传动齿轮Ⅰ(5-3)啮合传动;所述传动机构Ⅲ(7)包括传动锥齿Ⅱ(7-1)、传动齿轮Ⅲ(7-2)和传动轴Ⅲ(7-3),传动锥齿Ⅱ(7-1)和传动齿轮Ⅲ(7-2)分别固定连接在传动轴Ⅲ(7-3)的上下两端,传动轴Ⅲ(7-3)转动连接在支撑板Ⅲ(1-9)上,传动锥齿Ⅱ(7-1)和传动锥齿Ⅰ(6-2)啮合传动;所述压延机构Ⅰ(8)包括压延轴Ⅰ(8-1)、压延锥齿Ⅰ(8-2)、压延轮Ⅰ(8-3)和压延支撑架(8-4),压延锥齿Ⅰ(8-2)固定连接在压延轴Ⅰ(8-1)的一端,压延轮Ⅰ(8-3)固定连接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锦,关胜利,马闯,徐学好,杨圣知,吴西华,贺孝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花园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