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91563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8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除硫腔和除硝腔,所述除硝腔设于除硫腔一侧,所述除硫腔与除硝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除硫加液阀与除硝加液阀,所述除硝加液阀设于除硫加液阀一侧,所述除硫腔内部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浴管,所述第一水浴管上设有第一水浴孔,所述第一转杆端部外侧设有第一齿轮环,所述除硫腔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氨水作为反应物,以便于使氨水与混合气体中的SO2与NOx反应,达到净化的作用,净化结束后不需要进行污水处理,节约了人力与金钱,还可以获得可以作为肥料使用的(NH4)2SO3,从而达到了避免污染,废物利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烟气排放系统
,特别涉及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
技术介绍
能源与环境牵扯到人们的居住生活与居住环境,我国虽然是经济大国,但是在能源方面仍旧较为落后,钢铁、煤油和发电行业仍然是以煤炭作为初级能源,而煤炭燃烧后的尾气又会导致空气污染,其中,尾气中的SO2与NOx是造成酸雨问题的主要原因,而且SO2与NOx被人体吸收后会导致人体患上癌症的几率增加。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除硫腔和除硝腔,所述除硝腔设于除硫腔一侧,所述除硫腔与除硝腔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有除硫加液阀与除硝加液阀,所述除硝加液阀设于除硫加液阀一侧,所述除硫腔内部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浴管,所述第一水浴管上设有第一水浴孔,所述第一转杆端部外侧设有第一齿轮环,所述除硫腔顶部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转杆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端部设有电除尘器,所述电除尘器侧面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进气阀,所述除硫腔底部设有化肥管,所述化肥管上设有化肥阀,所述化肥管端部设有化肥腔,所述化肥腔内部设有第一防腐蚀液位计,所述化肥腔顶部设有第一报警器,所述除硝腔内部设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底部设有催化盒,所述第二转杆两侧均设有第二水浴管,所述第二水浴管上设有第二水浴孔,所述第二转杆端部外侧设有第二齿轮环,所述除硫腔顶部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端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杆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二电机一侧设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端部设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侧面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排气阀,所述除硝腔侧面设有换液流入管,所述换液流入管上设有换液流入阀,所述换液流入管端部设有交换腔,所述交换腔内部设有第二防腐蚀液位计,所述交换腔一侧设有气体流入管以及另一侧设有换液流出管,所述气体流入管上设有气体流入阀,所述气体流入管端部设有氨气腔,所述换液流出管上设有换液流出阀,所述换液流出管端部设有氨水腔,所述氨水腔内部设有第三防腐蚀液位计,所述氨水腔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五连接管上设有压力泵,所述第二报警器底部设有控制器;除硫腔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反应方程式为SO2+2NH3·H2O=(NH4)2SO3+H2O;除硝腔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x,反应方程式为2xNH3+3NOx=(x+3/2)N2+3xH20;第一连接管用于配合第五连接管由氨水腔中向除硫腔或除硝腔中添加氨水;电除尘器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尘埃与小颗粒;化肥腔用于存储SO2于与NH3·H2O反应产生的硫酸氢氨;第一防腐蚀液位计配合第一报警器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化肥腔内部的硫酸氢氨液面高度已达到设定高度;吸附腔通过活性炭对除硫以及除硝后的混合气体再次净化;交换腔用于将除硝腔中被稀释的氨水的浓度再次提高;第二防腐蚀液位计配合气体流入阀用于当交换腔中的被稀释氨水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时,气体流入阀打开,使氨气腔中的氨气进入交换腔中;氨水腔用于存储氨水;第三防腐蚀液位计配合第二报警器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氨水腔内部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优选的,所述化肥腔侧面设有化肥流出管,所述化肥流出管上设有化肥流出阀,所述氨气腔一侧设有氨气输入管,所述氨气输入管上设有氨气输入阀,所述氨水腔一侧设有氨水输入管,所述氨水输入管上设有氨水输入阀。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均设置为空心转杆。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贯穿除硫腔顶部并延伸至除硫腔外部,所述第二转杆贯穿除硝腔顶部并延伸至除硝腔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通过转轴与第三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转杆通过第三连接管与除硫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第五连接管与氨水腔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齿轮环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环啮合。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腐蚀液位计、第二防腐蚀液位计和第三防腐蚀液位计型号均设置为市售BST6600-YB/FB型防腐蚀液位计。优选的,所述氨水腔内部填充有氨水,所述氨水浓度为25%~28%。优选的,所述催化盒内部填充有铂铑合金,所述吸附腔内部填充有活性炭。优选的,所述第一防腐蚀液位计与第一报警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防腐蚀液位计与气体流入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三防腐蚀液位计与第二报警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氨水作为反应物,以便于使氨水与混合气体中的SO2与NOx反应,达到净化的作用,净化结束后不需要进行污水处理,节约了人力与金钱,还可以获得可以作为肥料使用的(NH4)2SO3,从而达到了避免污染,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设有交换腔与氨气腔,以便于将稀释后的氨水再次加工,使稀释后的氨水达到能够再次利用的标准,避免了直接将稀释氨水排放在自然环境中,从而达到了节能环保,防止污染的效果,通过设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以便于通过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带动第一转杆与第二转杆旋转,提高氨水与混合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混合气体中SO2与NOx和NH3·H2O的反应速率,从而到了加快处理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除硫腔与除硝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交换腔与氨气腔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氨水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化肥腔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除硫腔、2除硝腔、3第一连接管、4除硫加液阀、5除硝加液阀、6第一转杆、7第一水浴管、8第一水浴孔、9第一齿轮环、10第一电机、11第一齿轮、12第二连接管、13电除尘器、14进气管、15进气阀、16化肥管、17化肥阀、18化肥腔、19第一防腐蚀液位计、20第一报警器、21第二转杆、22催化盒、23第二水浴管、24第二水浴孔、25第二齿轮环、26第二电机、27第二齿轮、28第三连接管、29第四连接管、30吸附腔、31排气管、32排气阀、33换液流入管、34换液流入阀、35交换腔、36第二防腐蚀液位计、37气体流入管、38换液流出管、39气体流入阀、40氨气腔、41换液流出阀、42氨水腔、43第三防腐蚀液位计、44第五连接管、45第二报警器、46压力泵、47控制器、48化肥流出管、49化肥流出阀、50氨气输入管、51氨气输入阀、52氨水输入管、53氨水输入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除硫腔1和除硝腔2,所述除硝腔2设于除硫腔1一侧,所述除硫腔1与除硝腔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除硫加液阀4与除硝加液阀5,所述除硝加液阀5设于除硫加液阀4一侧,所述除硫腔1内部设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浴管7,所述第一水浴管7上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除硫腔(1)和除硝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硝腔(2)设于除硫腔(1)一侧,所述除硫腔(1)与除硝腔(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除硫加液阀(4)与除硝加液阀(5),所述除硝加液阀(5)设于除硫加液阀(4)一侧,所述除硫腔(1)内部设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浴管(7),所述第一水浴管(7)上设有第一水浴孔(8),所述第一转杆(6)端部外侧设有第一齿轮环(9),所述除硫腔(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端部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转杆(6)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端部设有电除尘器(13),所述电除尘器(13)侧面设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上设有进气阀(15),所述除硫腔(1)底部设有化肥管(16),所述化肥管(16)上设有化肥阀(17),所述化肥管(16)端部设有化肥腔(18),所述化肥腔(18)内部设有第一防腐蚀液位计(19),所述化肥腔(18)顶部设有第一报警器(20),所述除硝腔(2)内部设有第二转杆(21),所述第二转杆(21)底部设有催化盒(22),所述第二转杆(21)两侧均设有第二水浴管(23),所述第二水浴管(23)上设有第二水浴孔(24),所述第二转杆(21)端部外侧设有第二齿轮环(25),所述除硫腔(1)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端部设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转杆(21)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管(28),所述第二电机(26)一侧设有第四连接管(29),所述第四连接管(29)端部设有吸附腔(30),所述吸附腔(30)侧面设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上设有排气阀(32),所述除硝腔(2)侧面设有换液流入管(33),所述换液流入管(33)上设有换液流入阀(34),所述换液流入管(33)端部设有交换腔(35),所述交换腔(35)内部设有第二防腐蚀液位计(36),所述交换腔(35)一侧设有气体流入管(37)以及另一侧设有换液流出管(38),所述气体流入管(37)上设有气体流入阀(39),所述气体流入管(37)端部设有氨气腔(40),所述换液流出管(38)上设有换液流出阀(41),所述换液流出管(38)端部设有氨水腔(42),所述氨水腔(42)内部设有第三防腐蚀液位计(43),所述氨水腔(42)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44)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报警器(45),所述第五连接管(44)上设有压力泵(46),所述第二报警器(45)底部设有控制器(47);除硫腔(1)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反应方程式为SO2+2NH3·H2O=(NH4)2SO3+H2O;除硝腔(2)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x,反应方程式为2xNH3+3NOx=(x+3/2)N2+3xH20;第一连接管(3)用于配合第五连接管(44)由氨水腔(42)中向除硫腔(1)或除硝腔(2)中添加氨水;电除尘器(13)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尘埃与小颗粒;化肥腔(18)用于存储SO2于与NH3·H2O反应产生的硫酸氢氨;第一防腐蚀液位计(19)配合第一报警器(20)用于提醒工作人员化肥腔(18)内部的硫酸氢氨液面高度已达到设定高度;吸附腔(30)通过活性炭对除硫以及除硝后的混合气体再次净化;交换腔(35)用于将除硝腔(2)中被稀释的氨水的浓度再次提高;第二防腐蚀液位计(36)配合气体流入阀(39)用于当交换腔(35)中的被稀释氨水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时,气体流入阀(39)打开,使氨气腔(40)中的氨气进入交换腔(35)中;氨水腔(42)用于存储氨水;第三防腐蚀液位计(43)配合第二报警器(45)用于提醒工作人员氨水腔(42)内部液面高度达到设定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除尘脱硫脱硝系统,包括除硫腔(1)和除硝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硝腔(2)设于除硫腔(1)一侧,所述除硫腔(1)与除硝腔(2)之间设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上设有除硫加液阀(4)与除硝加液阀(5),所述除硝加液阀(5)设于除硫加液阀(4)一侧,所述除硫腔(1)内部设有第一转杆(6),所述第一转杆(6)两侧均设有第一水浴管(7),所述第一水浴管(7)上设有第一水浴孔(8),所述第一转杆(6)端部外侧设有第一齿轮环(9),所述除硫腔(1)顶部设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端部设有第一齿轮(11),所述第一转杆(6)端部设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端部设有电除尘器(13),所述电除尘器(13)侧面设有进气管(14),所述进气管(14)上设有进气阀(15),所述除硫腔(1)底部设有化肥管(16),所述化肥管(16)上设有化肥阀(17),所述化肥管(16)端部设有化肥腔(18),所述化肥腔(18)内部设有第一防腐蚀液位计(19),所述化肥腔(18)顶部设有第一报警器(20),所述除硝腔(2)内部设有第二转杆(21),所述第二转杆(21)底部设有催化盒(22),所述第二转杆(21)两侧均设有第二水浴管(23),所述第二水浴管(23)上设有第二水浴孔(24),所述第二转杆(21)端部外侧设有第二齿轮环(25),所述除硫腔(1)顶部设有第二电机(26),所述第二电机(26)端部设有第二齿轮(27),所述第二转杆(21)端部设有第三连接管(28),所述第二电机(26)一侧设有第四连接管(29),所述第四连接管(29)端部设有吸附腔(30),所述吸附腔(30)侧面设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上设有排气阀(32),所述除硝腔(2)侧面设有换液流入管(33),所述换液流入管(33)上设有换液流入阀(34),所述换液流入管(33)端部设有交换腔(35),所述交换腔(35)内部设有第二防腐蚀液位计(36),所述交换腔(35)一侧设有气体流入管(37)以及另一侧设有换液流出管(38),所述气体流入管(37)上设有气体流入阀(39),所述气体流入管(37)端部设有氨气腔(40),所述换液流出管(38)上设有换液流出阀(41),所述换液流出管(38)端部设有氨水腔(42),所述氨水腔(42)内部设有第三防腐蚀液位计(43),所述氨水腔(42)一侧设有第五连接管(44)以及另一侧设有第二报警器(45),所述第五连接管(44)上设有压力泵(46),所述第二报警器(45)底部设有控制器(47);除硫腔(1)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SO2,反应方程式为SO2+2NH3·H2O=(NH4)2SO3+H2O;除硝腔(2)用于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x,反应方程式为2xNH3+3NOx=(x+3/2)N2+3xH20;第一连接管(3)用于配合第五连接管(44)由氨水腔(42)中向除硫腔(1)或除硝腔(2)中添加氨水;电除尘器(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瑞宜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