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104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其包含一基座,一U形外框垂直地安装于前述基座上,及一安装于基座与U形外框间的中央框架。该中骨框架具有一L形顶架及一支撑机构垂直地以可滑动方式连接于L形顶架的后侧板的底端。该L形顶架具有一L形悬臂及一安装于L形悬臂顶板前端的延长板。该L形悬臂、延长板、以及支撑机构的模组化设计使该中央框架可按各种不同结构、功能及价格的需求作调整,可将模具数量减少,进而降低产品生产及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其主要由一基座、一安装于基座上的U型外框、以及一安装于基座及U型外框间的模组化中央框架所构成,以形成一结构坚固,具有极佳的变异性,并且造价便宜的内部框架。在旅行中带轮行李因为可以被拉着走而不需用手来提携,因此广为大众所喜爱。为了减轻带轮行李的重量,多数带轮行李均使用一质地较轻的内部框架,再加上一层柔质的外皮包裹于其外。在这种设计中内部框架便成为带轮行李的主要支撑结构,其结构设计直接影响整个带轮行李的结构强度与制造成本。带轮行李为一多种类、多用途的大众化产品,其内部框架的设计除需考虑其结构强度外,亦须注意其尺寸与功能的多样性以及生产与材料的成本。由于内部框架的多数元件使用塑胶材料来制作,故制造这些元件的模具亦成为生产成本的重要部分。如何利用模组化的内部框架设计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降低材料、模具以及生产的成本,并增进其结构强度,则为内部框架设计最为重要的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其模组化的中央框架设计使得中央框架可按各种不同结构、功能以及价格的需求来作调整,并可将制造所需的模具数量减少,进而降低产品生产以及制造的成本。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护带轮行李内部框架顶部结构的设计,其可保护一具有L型顶架的内部框架,当使用者用手提携该带轮行李的顶部时,其L型顶架的结构可因一滑动连接的设计而免于受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包含(1)一基座;(2)一U型外框,其包含一顶板及二边板,该两边板的底端垂直地安装于前述基座的左、右两侧;(3)一中央框架,其包含(a)一L型顶架,其包含一顶板及一后侧板;(b)一支撑机构垂直地连接于前述L型顶架的后侧板的底端;该中央框架顶部的L型顶架的顶板近于中段的部位安装于前述U型外框顶板的中央部位,而该中央框架底部的支撑机构的底端安装于前述基座的后端,前述内部框架因该中央框架的设置而使其整体结构强度大为增加。该支撑机构的顶端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前述L型顶架的后侧板的底端,因此使得该支撑机构仅会承受到由该L型顶架所传下来的压力。该带轮行李另包含有一手拉杆,该手拉杆包含有一握把及二平行的滑杆,前述中央框架另包含有一滑杆安装装置于其后侧,该二滑杆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前述滑杆安装装置之内。该支撑机构包含有二长管,前述L型顶架的后侧板的底端亦包含有二相对应的凹槽,该二长管的顶端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插于前述凹槽之内。该二长管为二近似方形的支撑管,用来支撑前述L型顶架之用。该二长管位于前述滑杆安装装置的下侧,各长管内的管道可供前述滑杆的下端滑动于其中。前述滑杆的底端各包含有一滑杆头用来导引前述滑杆于该长管内滑动,而该长管管道的顶端亦包含有一滑杆头停止装置用来阻止前述滑杆头滑出管外。该L型顶架的顶板安装于前述U型外框的顶板的下方,以向上支撑前述U型外框的顶板。该L型顶架包含有一L型悬臂以及一延长板,该L型悬臂包含有一顶板及一后侧板,而前述延长板水平地安装于该L型悬臂的顶板的前端。该延长板前端包含有一悬挂装置,该悬挂装置可用来悬挂衣物于前述带轮行李之内。为使有关人员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现以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带轮行李的外部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带轮行李的内部框架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A-A部位的剖视图。图4为图3所示L型悬臂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的带轮行李10的外部示意图。带轮行李10包含有一柔质的外皮11于其外侧,二圆轮12于其后侧底部,一U型手拉杆13于其后侧上端用来推动带轮行李10,以及一滑杆安装装置14。手拉杆13包含有一握把15及二平行的滑杆16,该二滑杆16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安装于前述滑杆安装装置14之中。图2为图1所示带轮行李10的内部框架20的示意图。内部框架20包含有一基座21,一U型外框22,及一中央框架23。U型外框22包含一顶板24及二边板25,该二边板25的底端垂直安装于基座21的左、右两侧。中央框架23包含有一L型顶架26,以及一支撑机构于其下端。L型顶架26包含有一顶板27及一后侧板28,而支撑机构则包含有二长管29以及二安装于长管29底端的接脚2a。该支撑机构的上端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垂直地连接于L型顶架26的后侧板28的底端,因此使得该支撑机构仅会承受到由L型顶架26所传下来的压力。中央框架23顶部的L型顶架26的顶板27近于中段的部位安装于U型外框顶板24的中央部位,而中央框架23底部的支撑机构的底端的接脚2a安装于基座21的后端。内部框架20的结构因中央框架23的设置而使其整体结构强度大为增加。L型顶架26的顶板27安装于U型外框22的顶板24下方以向上支撑U型外框的顶板,而U型外框22的张力亦能于L型顶架26受到向下的压力时提供其相当的弹性支撑。这种结合L型顶架26与U型外框22的设计使得带轮行李10的顶部具有相当强的支撑力与弹性。一般而言,其结构强度应足以支撑一挂于带轮行李10前端上方的外挂行李。长管29为一用来支撑L型顶架26的近似方形的支撑管,其可用一常见的方形塑胶管来制作。其它类似的支撑机构亦可用来取代长管29,只要它们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即可。如果长管29需要很大的支撑强度,可用结构较强的管子例如像不锈钢管来取代前述的塑胶管。当中央框架23需要装在不同高度的内部框架时,厂商只要变换长管29的切割长度即可,而不需修改模具。中央框架23另包含有一滑杆安装装置14于其后侧,用来安装图1所示的滑杆16。滑杆安装装置14包含有一头套2b于其上端,其中段经过L型顶架26的后侧板28,而长管29则为其下端。头套2b除了用来固定及导引滑杆16的滑动外,亦用来将图1所示的柔质外皮11固定于L型顶架26之上。图3为图2所示内部框架20上方A-A部位的剖视图,而图4则为图3所示L型悬臂30的示意图。L型顶架26包含有一L型悬臂30以及一延长板33。L型悬臂30包含有一顶板31及一后侧板32,而延长板33则利用数个螺丝35经由螺孔40水平地安装于L型悬臂30的顶板31的前端。延长板33再用螺丝36安装于U型外框22的顶板24下方以向上支撑该顶板。延长板33前端包含有一悬挂装置34,该悬挂装置34可用来悬挂衣物于带轮行李10之内。其它元件如皮箱所用的锁亦可视需要而安装在延长板33的前端。延长板33可用低价的材料例如合板来制作,其长度亦可视带轮行李10的前后宽度来作调整。L型悬臂30、延长板33、以及图2所示长管29等模组设计使得中央框架23的结构极为模组化,其不仅使中央框架23可按照各种不同的尺寸、功能以及价格上的需求来作调整,并可将制造所需的模具数量减少,进而降低产品生产以及制造的成本。长管29的顶端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连接于L型悬臂30的后侧板32的底端,因此使得长管29仅会承受到由L型悬臂30所传下来的压力。L型悬臂30的后侧板32的底端包含有二凹槽41用来安装长管29,而长管29的顶端以一种可滑动的方式插于凹槽41之内,而其顶端则顶于凹槽41内的凸缘44之下。长管29内的管道可供滑杆16的下端滑动于其中。滑杆16的底端包含有一滑杆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带轮行李的模组化内部框架,其特征在于包含:(1)一基座;(2)一U型外框,其包含一顶板及二边板,该二边板的底端垂直地安装于前述基座的左、右两侧;(3)一中央框架,其包含:(a)一L型顶架,其包含一顶板及一后侧板; (b)一支撑机构垂直地连接于前述L型顶架的后侧板的底端;该中央框架顶部的L型顶架的顶板近于中段的部位安装于前述U型外框顶板的中央部位,而该中央框架底部的支撑机构的底端安装于前述基座的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哲宏
申请(专利权)人:乔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