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
本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也称非接触式充电、感应充电,是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利用电磁波感应原理或磁共振的方式来实现无线充电。目前,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使用无线充电技术。现有技术中,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内部都不可避免的产生热量,发射端一般对体积没有限制要求,可以增加风扇等机械散热部件,而接收端——各类电子产品正沿着轻薄的路径在发展,限制了其不可能增加机械风扇来散热,因此内部产生的热量积累会对电子产品造成严重的损伤。此外,为了克服电子产品在无线充电时需要精准定位的问题,无线充电底座会配备多个发射线圈,发射线圈的面积要远大于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的面积,这样,在无线充电时超出接收线圈的面积部分磁能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能够充分利用超出接收线圈的面积部分磁能,将其转化成电能,用于将充电时产生的热量从电子产品内部转移到外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自其一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导电层、第一导热绝 ...
【技术保护点】
1.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自其一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导电层(1)、第一导热绝缘胶层(2)、导热层(3)、第二导热绝缘胶层(4)、导磁层(5)、第三导热绝缘胶层(6)和感应线圈层(7),感应线圈中心的导磁芯(8)、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电源控制芯片(9),其特征在于:在感应线圈的外围还设置有环状半导体制冷片(10)。
【技术特征摘要】
1.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自其一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导电层(1)、第一导热绝缘胶层(2)、导热层(3)、第二导热绝缘胶层(4)、导磁层(5)、第三导热绝缘胶层(6)和感应线圈层(7),感应线圈中心的导磁芯(8)、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电源控制芯片(9),其特征在于:在感应线圈的外围还设置有环状半导体制冷片(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线圈层包含第一感应线圈(71)和第二感应线圈(72),第一感应线圈给电池供电,第二感应线圈给环状半导体制冷片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接收线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半导体制冷片外观长宽尺寸小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正青,朱强,汤会香,计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世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