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自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005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液力自动控制阀,包括前安装环,所述前安装环安装固定在阀体的正前方,所述阀体的正后方设置有后安装环,所述阀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体的内部且位于阀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磁化过滤网,在液力自动控制阀上安装了磁化过滤网,通过安装边框四周的固定弹簧把磁化过滤网安装固定在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内部的阀芯前后两端,这样当流过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的液体都会经过磁化过滤网的过滤,从而避免了其他杂物对阀体内部造成堵塞,而且磁化过滤网的磁化网体具有一定的磁性,这样同样可以吸附很小的铁质杂质,从而使得过滤更加的彻底干净,提高了液力自动控制阀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力自动控制阀
本技术属于控制阀相关
,具体涉及液力自动控制阀。
技术介绍
液力自动控制阀可用于离心水泵出口,具有截流止回、轻载启泵、消除水锤和流量调节等功能,可有效保护水泵和管网设备安全;阀门开度即可现场观察,有可远程数字显示,同时,还可输出4—20mA直流电流供计算机集中控制使用,阻力小:采用换向阀控制技术,大阀板开启度高,阻力小,阻力系数0.3—1.1;体积小:阀体采用蝶式结构,体积只有同口径多功能水利控制阀的1/3——1/5;重量轻:重量只有多功能水利控制阀的1/3——1/5;寿命长:采用斜置密封幅,具有密封面磨损自动补偿功能,使用寿命大幅延长;自动控制:阀门与水泵通过管内介质连锁,泵阀联动,无需人工干预,泵开阀开,泵停阀闭;节能降耗:利用介质压力驱动,无需外接动力,节能降耗;密封良好:采用软硬组合双重密封技术,有效解决了大口径阀门的密封难题,可长期确保“0”泄漏;启闭轻松:大阀板采用偏心结构,摩擦力矩小,启闭轻松;维修方便:控制系统零部件均外于阀体外面,调试简单,维修方便,可在线检修。现有的液力自动控制阀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在的液力自动控制阀缺乏一定的过滤功能,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液力自动控制阀内部堵塞,从而影响液力自动控制阀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液力自动控制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液力自动控制阀缺乏一定的过滤功能,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液力自动控制阀内部堵塞,从而影响液力自动控制阀正常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液力自动控制阀,包括前安装环,所述前安装环安装固定在阀体的正前方,所述阀体的正后方设置有后安装环,所述阀体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芯,所述阀体的内部且位于阀芯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磁化过滤网,所述阀体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右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左侧且位于连接管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管,所述管体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阀芯包括连杆、圆形挡板、固定块和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安装在圆形挡板的正前方,所述固定杆和圆形挡板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置有连杆。优选的,所述磁化过滤网包括磁化网体、中心圆盘、安装边框、手环和固定弹簧,所述安装边框的四周均匀分布设置有固定弹簧,所述安装边框的内部设置有磁化网体,所述磁化网体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圆盘,所述中心圆盘的正前方设置有手环。优选的,所述安装边框的外径和阀体的内径一样大,且安装边框安装在阀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阀体和前安装环、后安装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观察口使用塑胶玻璃进行密封,且塑胶玻璃是一种透明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液力自动控制阀上安装了磁化过滤网,磁化过滤网是由磁化网体、中心圆盘、安装边框、手环和固定弹簧组成的,通过安装边框四周的固定弹簧把磁化过滤网安装固定在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内部的阀芯前后两端,这样当流过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的液体都会经过磁化过滤网的过滤,从而避免了其他杂物对阀体内部造成堵塞,而且磁化过滤网的磁化网体具有一定的磁性,这样同样可以吸附很小的铁质杂质,从而使得过滤更加的彻底干净,提高了液力自动控制阀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阀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磁化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中:1、前安装环;2、磁化过滤网;21、磁化网体;22、中心圆盘;23、安装边框;24、手环;25、固定弹簧;3、阀体;4、后安装环;5、液压管;6、控制器;7、管体;8、观察口;9、底座;10、连接管;11、安装座;12、阀芯;121、连杆;122、圆形挡板;123、固定块;124、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液力自动控制阀,包括前安装环1,前安装环1安装固定在阀体3的正前方,阀体3的正后方设置有后安装环4,阀体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11,阀体3的内部设置有阀芯12,阀体3的内部且位于阀芯1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磁化过滤网2,阀体3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10,连接管10的右侧设置有底座9,底座9的右端设置有观察口8,底座9的上端设置有管体7,管体7的左侧且位于连接管10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管5,管体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6,控制器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能够更好的控制,本技术中,优选的,阀芯12包括连杆121、圆形挡板122、固定块123和固定杆124,固定杆124安装在圆形挡板122的正前方,固定杆124和圆形挡板122通过固定块123固定连接,固定杆124的右端设置有连杆121。为了能够更好的过滤,本技术中,优选的,磁化过滤网2包括磁化网体21、中心圆盘22、安装边框23、手环24和固定弹簧25,安装边框23的四周均匀分布设置有固定弹簧25,安装边框23的内部设置有磁化网体21,磁化网体2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中心圆盘22,中心圆盘22的正前方设置有手环24。为了能够更好的安装,本技术中,优选的,安装边框23的外径和阀体3的内径一样大,且安装边框23安装在阀体3的内部。为了固定更加的牢固,本技术中,优选的,阀体3和前安装环1、后安装环4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能够更好的观察,本技术中,优选的,观察口8使用塑胶玻璃进行密封,且塑胶玻璃是一种透明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把进水管通过前安装环1安装固定在液力自动控制阀的阀体3上,然后通过后安装环4把出水管安装固定在液力自动控制阀的阀体3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器6控制阀体3内部阀芯12的开合,从而可以控制液力自动控制阀的阀体3内部的流量,更可以截流止回、轻载启泵和消除水锤灯,而且在液力自动控制阀上安装了磁化过滤网2,磁化过滤网2是由磁化网体21、中心圆盘22、安装边框23、手环24和固定弹簧25组成的,通过安装边框23四周的固定弹簧25把磁化过滤网2安装固定在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3内部的阀芯12前后两端,这样当流过液力自动控制阀阀体3的液体都会经过磁化过滤网2的过滤,从而避免了其他杂物对阀体3内部造成堵塞,而且磁化过滤网2的磁化网体21具有一定的磁性,这样同样可以吸附很小的铁质杂质,从而使得过滤更加的彻底干净,提高了液力自动控制阀的使用性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力自动控制阀,包括前安装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环(1)安装固定在阀体(3)的正前方,所述阀体(3)的正后方设置有后安装环(4),所述阀体(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阀体(3)的内部设置有阀芯(12),所述阀体(3)的内部且位于阀芯(1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磁化过滤网(2),所述阀体(3)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右侧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右端设置有观察口(8),所述底座(9)的上端设置有管体(7),所述管体(7)的左侧且位于连接管(10)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管(5),所述管体(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液力自动控制阀,包括前安装环(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安装环(1)安装固定在阀体(3)的正前方,所述阀体(3)的正后方设置有后安装环(4),所述阀体(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阀体(3)的内部设置有阀芯(12),所述阀体(3)的内部且位于阀芯(1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磁化过滤网(2),所述阀体(3)的右侧设置有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右侧设置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右端设置有观察口(8),所述底座(9)的上端设置有管体(7),所述管体(7)的左侧且位于连接管(10)的上方设置有液压管(5),所述管体(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器(6),所述控制器(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自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2)包括连杆(121)、圆形挡板(122)、固定块(123)和固定杆(124),所述固定杆(124)安装在圆形挡板(122)的正前方,所述固定杆(124)和圆形挡板(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