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磨间隙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966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配磨间隙阀芯,包括有阀芯本体,阀芯本体的头端通过引导连杆连接有控制接触头,阀芯本体的尾段设置有外连接头,阀芯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密封辅助构造,阀芯本体、控制接触头、外连接头、引导连杆外均包裹有渗碳加固层。由此,设有独立的接触引导斜面,可以有效承载外部应力,不出现形变,提升使用寿命。触头本体预设有配磨引导斜面,减少后续使用期间二次加工的工序,使用匹配性好。采用独立的油封导通嵌槽,配合油封导通孔的使用,可保证实现全面的油封使用效果。加设有密封辅助构造,可配合密封圈来进行辅助密封。设置有渗碳加固层,拥有较佳的强度和耐腐蚀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配磨间隙阀芯
本技术涉及一种阀芯,尤其涉及一种低配磨间隙阀芯。
技术介绍
阀芯是阀体借助它的移动来实现方向控制、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基本功能的阀零件。对于某些气密性较高的装置来说,需要阀芯和阀体以及其他组件均均有较好的密封性。但是,现有的此类阀芯一种的采用单一密封圈进行密封。长时间使用后,密封圈容易松动、形变,最终导致脱落,密封效果较差。还有一种是采用油封方式。在阀芯长期运动时,也会出现单侧油封出现疏漏的不利情况。同时,现有的阀芯因为置于内部工作,且工作期间承受压力冲击,个别区域容易出现机械疲劳产生形变,影响实际使用效果。还有一些阀芯存在过多锐角,长时间使用会造成额外的机械磨损。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低配磨间隙阀芯,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配磨间隙阀芯。本技术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包括有阀芯本体,其中:所述阀芯本体的头端通过引导连杆连接有控制接触头,所述阀芯本体的尾段设置有外连接头,所述阀芯本体上分布有若干密封辅助构造,所述阀芯本体、控制接触头、外连接头、引导连杆外均包裹有渗碳加固层。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引导连杆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引导斜面。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控制接触头包括有接触头本体,所述接触头本体的头端设置有配磨引导斜面,所述接触头本体上设置有油封导通嵌槽。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油封导通嵌槽上穿设有导通的油封导通孔,所述配磨引导斜面的角度为30至50度。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配磨引导斜面的角度为45度。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外连接头上设置有衔接凹槽,所述外连接头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头。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衔接凹槽内分布有辅助螺纹。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密封辅助构造包括有内嵌凹槽,所述内嵌凹槽上套设有密封圈。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渗碳加固层的厚度为0.4至0.6毫米。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中,所述渗碳加固层的厚度为0.5毫米。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设有独立的接触引导斜面,可以有效承载外部应力,不出现形变,提升使用寿命。2、触头本体预设有配磨引导斜面,减少后续使用期间二次加工的工序,使用匹配性好。3、采用独立的油封导通嵌槽,配合油封导通孔的使用,可保证实现全面的油封使用效果。4、加设有密封辅助构造,可配合密封圈来进行辅助密封。5、设置有渗碳加固层,拥有较佳的强度和耐腐蚀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使用寿命。6、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后续使用,后期无需维护。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低配磨间隙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阀芯本体2控制接触头3外连接头4密封辅助构造5引导连杆6接触引导斜面7配磨引导斜面8油封导通嵌槽9油封导通孔10衔接凹槽11装配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包括有阀芯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度阀芯本体1的头端通过引导连杆5连接有控制接触头2。同时,考虑到与常规的各类装置实现有效的定位连接,满足控制阀芯本体1的使用需要,度阀芯本体1的尾段设置有外连接头3。并且,考虑到日常使用期间,阀芯本体1可配合阀体外壳进行必要的流量控制,且提升控制的精度,避免出现疏漏,在度阀芯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密封辅助构造4。再者,为了提升使用寿命,即便是在腐蚀环境下使用亦可以拥有较佳的耐腐蚀能力与强度,本技术采用的度阀芯本体1、控制接触头2、外连接头3、引导连杆5外均包裹有渗碳加固层。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考虑到在日常使用期间引导连杆5会起到应力传递的功能,为了避免其在应力传递期间导致某个点出现受力偏移而出现形变,且可以有效分散可能存在的应力冲击,在引导连杆5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引导斜面6。进一步来看,为了拥有较佳的工作效果,实现整个阀体有效的通断控制,控制接触头2包括有接触头本体,接触头本体的头端设置有配磨引导斜面7,接触头本体上设置有油封导通嵌槽8。同时,油封导通嵌槽8上穿设有导通的油封导通孔9。这样,可依托于油封导通孔9的存在,保证密封油料的互通,令油封导通嵌槽8始终拥有均匀的油封效果。并且,为了实现加工期间的配磨加工需要,配磨引导斜面7的角度为30至50度。当然,通过多次对比试验后发现,配磨引导斜面7的角度为45度时,可以满足各类配磨需求。并且,本技术采用的外连接头3上设置有衔接凹槽10。这样,满足各类阀体外连组件通过衔接凹槽10来实现定位,使用期间不会松脱或是受力不均。同时,在外连接头3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头11。由此,可令阀体外连组件对装配头11进行收纳,配合衔接凹槽10实现稳定衔接,实际使用期间可承载外部较大的作用力,且保证应力传递顺畅,保证阀芯的顺畅工作。再者,考虑到实际装配使用期间的固定便利,可以满足目前较为常见的螺纹连接定位需要,衔接凹槽10内分布有辅助螺纹(图中未示出)。再进一步来看,为了拥有较佳的密封效果,在阀芯本体1转动或是前后运动时,都可以配合其他阀体组件来实现阀体的开合控制,密封辅助构造4包括有内嵌凹槽,内嵌凹槽上套设有密封圈。这样,无论进行如何方式的运动,都与其所安装的阀壳等组件存在有效的接触,不出现泄漏。并且,本技术加工期间常规采用的渗碳加固层的厚度为0.4至0.6毫米。从加工的便捷化程度和泛用性来看,渗碳加固层的厚度为0.5毫米就能满足常规使用的各类要求。本技术的加工过程如下:首先,对阀芯材料进行加工前的检查,避免有内伤的素材流入加工渠道。然后通过NC车装加工成型,构成粗组件。继而,进行热处理,提高阀芯强度。接着,开始无心磨,进行精细加工成型。然后,进行成品前的检测,带加工成型后的阀芯没有问题后,进行清洗和防锈处理,完成出货。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拥有如下优点:1、设有独立的接触引导斜面,可以有效承载外部应力,不出现形变,提升使用寿命。2、触头本体预设有配磨引导斜面,减少后续使用期间二次加工的工序,使用匹配性好。3、采用独立的油封导通嵌槽,配合油封导通孔的使用,可保证实现全面的油封使用效果。4、加设有密封辅助构造,可配合密封圈来进行辅助密封。5、设置有渗碳加固层,拥有较佳的强度和耐腐蚀能力,进一步提升了使用寿命。6、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和后续使用,后期无需维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低配磨间隙阀芯,包括有阀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1)的头端通过引导连杆(5)连接有控制接触头(2),所述阀芯本体(1)的尾段设置有外连接头(3),所述阀芯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密封辅助构造(4),所述阀芯本体(1)、控制接触头(2)、外连接头(3)、引导连杆(5)外均包裹有渗碳加固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低配磨间隙阀芯,包括有阀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本体(1)的头端通过引导连杆(5)连接有控制接触头(2),所述阀芯本体(1)的尾段设置有外连接头(3),所述阀芯本体(1)上分布有若干密封辅助构造(4),所述阀芯本体(1)、控制接触头(2)、外连接头(3)、引导连杆(5)外均包裹有渗碳加固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连杆(5)的两端设置有接触引导斜面(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接触头(2)包括有接触头本体,所述接触头本体的头端设置有配磨引导斜面(7),所述接触头本体上设置有油封导通嵌槽(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配磨间隙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导通嵌槽(8)上穿设有导通的油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玉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摩利自动化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