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983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圈活动连接有密封圈,其密封圈外圈固定连接有内筒壁,且内筒壁底部焊接连接有耳环,所述内筒壁外圈固定连接有缓冲件,且缓冲件左侧连接有外筒壁,所述缓冲件包括套筒、实心杆和弹簧,其实心杆右侧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弹簧,所述外筒壁底部和顶部的截面均为横L形结构,且外筒壁和内筒壁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活塞,其活塞外圈顶部连接有耐磨环,且活塞外圈底部连接有轴用油封。该油缸缸筒结构采用外筒壁和内筒壁以及缓冲件的结构,可以对油缸进行多重防护,在缸筒受到横向撞击时,能够对冲击力进行极大地缓冲,减免油缸受到的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缸缸筒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缸设备
,具体为一种油缸缸筒结构。
技术介绍
油缸即液压缸,液压缸是输出力和活塞有效面积及其两边的压差成正比的直线运动式执行元件,它的职能是将液压能转换成机械能,液压缸的输入量是流体的流量和压力,输出的是直线运动速度和力,液压缸的活塞能完成直线往复运动,输出的直线位移是有限的,液压缸是将液压能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现有的油缸其缸筒长度较长,所占面积较大,容易受到碰撞,而缸筒的抗横向撞击能力较弱,受到意外碰撞后受损较大,会对相关工作造成较大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缸缸筒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油缸缸筒的抗横向撞击能力较弱,受到意外碰撞后受损较大,会对相关工作造成较大麻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外圈活动连接有密封圈,其密封圈外圈固定连接有内筒壁,且内筒壁底部焊接连接有耳环,所述内筒壁外圈固定连接有缓冲件,且缓冲件左侧连接有外筒壁,所述活塞杆底部设有活塞,其活塞外圈顶部连接有耐磨环,且活塞外圈底部连接有轴用油封。优选的,所述外筒壁底部和顶部的截面均为横L形结构,且外筒壁和内筒壁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筒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结构,其内筒壁凹槽结构的位置和外筒壁L形结构的位置相对应,且内筒壁凹槽结构的高度大于外筒壁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并且内筒壁凹槽结构的开口高度小于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套筒、实心杆和弹簧,其实心杆右侧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弹簧。优选的,所述套筒和实心杆构成伸缩结构,且套筒和实心杆的横向中心线与弹簧的横向中心线相重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油缸缸筒结构采用外筒壁和内筒壁以及缓冲件的结构,可以对油缸进行多重防护,在缸筒受到横向撞击时,能够对冲击力进行极大地缓冲,减免油缸受到的伤害。该装置的外筒壁底部和顶部的截面均为横L形结构,且外筒壁和内筒壁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该外筒壁能够和内筒壁相配合,在受到撞击后外筒壁能够向内筒壁凹槽结构内收缩,并将冲击力均匀传递于缓冲件,从而达到卸力效果,提高了该油缸的抗撞击能力,内筒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结构,其内筒壁凹槽结构的位置和外筒壁L形结构的位置相对应,且内筒壁凹槽结构的高度大于外筒壁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并且内筒壁凹槽结构的开口高度小于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该结构不仅使得外筒壁和内筒壁能够进行一定的相对移动,且内筒壁能够对外筒壁进行限制,使外筒壁的移动范围不会脱离内筒壁的凹槽结构,从而能够配合缓冲件的结构,在该油缸受到撞击时,对油缸进行均匀的卸力,缓冲件包括套筒、实心杆和弹簧,其实心杆右侧连接有套筒,且套筒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弹簧,该结构能够在外筒壁受到冲击力时,利用自身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油缸的抗撞击能力,套筒和实心杆构成伸缩结构,且套筒和实心杆的横向中心线与弹簧的横向中心线相重合,该结构不仅能够对弹簧起到限制作用,使弹簧稳定均匀的受力,且能够使外筒壁受到的冲击力垂直传递于内筒壁,从而使得缓冲件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担冲击力,极大地提高了该装置的抗撞击能力,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密封圈,2、活塞杆,3、耐磨环,4、轴用油封,5、耳环,6、外筒壁,7、内筒壁,8、缓冲件,801、套筒,802、实心杆,803、弹簧,9、活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包括活塞杆2,活塞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其密封圈1外圈固定连接有内筒壁7,且内筒壁7底部焊接连接有耳环5,内筒壁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槽结构,其内筒壁7凹槽结构的位置和外筒壁6L形结构的位置相对应,且内筒壁7凹槽结构的高度大于外筒壁6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并且内筒壁7凹槽结构的开口高度小于横L形结构竖向部分的高度,该结构不仅使得外筒壁6和内筒壁7能够进行一定的相对移动,且内筒壁7能够对外筒壁6进行限制,使外筒壁6的移动范围不会脱离内筒壁7的凹槽结构,从而能够配合缓冲件8的结构,在该油缸受到撞击时,对油缸进行均匀的卸力,内筒壁7外圈固定连接有缓冲件8,且缓冲件8左侧连接有外筒壁6,缓冲件8包括套筒801、实心杆802和弹簧803,其实心杆802右侧连接有套筒801,且套筒801的外圈活动连接有弹簧803,该结构能够在外筒壁6受到冲击力时,利用自身的弹性对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该油缸的抗撞击能力,套筒801和实心杆802构成伸缩结构,且套筒801和实心杆802的横向中心线与弹簧803的横向中心线相重合,该结构不仅能够对弹簧803起到限制作用,使弹簧803稳定均匀的受力,且能够使外筒壁6受到的冲击力垂直传递于内筒壁7,从而使得缓冲件8能够更加均匀的分担冲击力,极大地提高了该装置的抗撞击能力,使得该装置更加安全稳定,外筒壁6底部和顶部的截面均为横L形结构,且外筒壁6和内筒壁7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该外筒壁6能够和内筒壁7相配合,在受到撞击后外筒壁6能够向内筒壁7凹槽结构内收缩,并将冲击力均匀传递于缓冲件8,从而达到卸力效果,提高了该油缸的抗撞击能力,活塞杆2底部设有活塞9,其活塞9外圈顶部连接有耐磨环3,且活塞9外圈底部连接有轴用油封4。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油缸缸筒结构时,先检查该装置是否存在零件破损或连接不牢的情况,检查无误后再进行使用,当该油缸缸筒受到撞击时,其外筒壁6和内筒壁7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外筒壁6和内筒壁7会发生相对移动,然后外筒壁6的横L行结构会向内筒壁7凹槽结构的内侧移动,其中套筒801和实心杆802会发生收缩,缓冲件8与内筒壁7为固定连接,使得实心杆802的收缩为垂直方向,从而使得外筒壁6只能向内筒壁7方向径直移动,然后外筒壁6将冲击力均匀传递于弹簧803,弹簧803利用自身的弹力,对冲击力进行缓冲,最后再传递于内筒壁7,此时内筒壁7另一侧的缓冲件8会利用自身弹性和拉力,从内筒壁7的另一侧对反弹力进行缓冲,直至油缸逐渐平稳,缓冲件8和外筒壁6则停止相对运动,完成对撞击的卸力,这就是该油缸缸筒结构的工作原理。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包括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其密封圈(1)外圈固定连接有内筒壁(7),且内筒壁(7)底部焊接连接有耳环(5),所述内筒壁(7)外圈固定连接有缓冲件(8),且缓冲件(8)左侧连接有外筒壁(6),所述活塞杆(2)底部设有活塞(9),其活塞(9)外圈顶部连接有耐磨环(3),且活塞(9)外圈底部连接有轴用油封(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包括活塞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外圈活动连接有密封圈(1),其密封圈(1)外圈固定连接有内筒壁(7),且内筒壁(7)底部焊接连接有耳环(5),所述内筒壁(7)外圈固定连接有缓冲件(8),且缓冲件(8)左侧连接有外筒壁(6),所述活塞杆(2)底部设有活塞(9),其活塞(9)外圈顶部连接有耐磨环(3),且活塞(9)外圈底部连接有轴用油封(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壁(6)底部和顶部的截面均为横L形结构,且外筒壁(6)和内筒壁(7)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缸缸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壁(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孟军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城关利业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