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圣明专利>正文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88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外壳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箱外壳内,且传动箱外壳上设有蓄能器,离合器由活塞A、平衡活塞、碟簧、钢片摩擦片A、离合器中心毂和离合器毂组成,采用平衡活塞结构,提高换挡舒适性,换挡时间可节省100ms;机械传动部分采用复合叠式制动器,制动器由制动器毂、钢片摩擦片B和活塞B组成,行星排离合器集成一体,结构紧凑;齿圈采用花键链接方式与离合器外圈相连接,更好地克服了由于焊接变形等原因,导致齿轮精度变低、传动噪音大等缺点;蓄能器直接与壳体做为一体,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相关
,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大量应用,一般的新能源汽车采用单级减速器,搭有单级减速器的新能源汽车爬坡性能差,蓄电池的容量要求高,续航能力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外壳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箱外壳内,且传动箱外壳上设有蓄能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离合器、制动器、行星排和输出轴组成,所述离合器由离合器中心毂、钢片摩擦片A、离合器毂、碟簧、平衡活塞和活塞A组成,所述制动器由制动器毂、钢片摩擦片B和活塞B组成,所述行星排包括行星架、中心齿轮、行星齿轮和齿圈组成,所述碟簧和平衡活塞均套接在输入轴的外侧,且碟簧和平衡活塞贴合设置,碟簧和平衡活塞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中心毂,离合器中心毂的外侧套接有钢片摩擦片A,钢片摩擦片A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毂,所述平衡活塞远离碟簧的一侧设有活塞A,活塞A位于离合器毂内,所述活塞A远离平衡活塞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行星排连接,行星排位于制动器毂的内侧,且行星排上的齿圈与制动器毂的内壁啮合连接,所述制动器毂的外壁套接有钢片摩擦片B,钢片摩擦片B的外侧套接有活塞B,活塞B与离合器毂贴合连接,所述活塞B远离离合器毂的一侧中部设有输出轴。优选的,所述中心齿轮位于行星架的中部,行星架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行星齿轮,行星架的外侧设有齿圈。优选的,所述活塞B通过液针轴承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远离主动齿轮的一端与中心齿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输入轴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传动箱蓄能器(2)与外壳(1)设为整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实用,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离合器采用平衡活塞结构,提高换挡舒适性,换挡时间可节省100ms;2、机械传动部分采用复合叠式制动器,行星排离合器集成一体,结构紧凑;3、齿圈采用花键链接方式与离合器外圈相连接,更好地克服了由于焊接变形等原因,导致齿轮精度变低、传动噪音大等缺点;4、蓄能器直接与壳体做为一体,不仅可以节约空间,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传动装置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传动箱外壳结构示意图。图中:传动箱外壳1、蓄能器2、输入轴3、离合器中心毂4、钢片摩擦片A5、离合器毂6、碟簧7、平衡活塞8、活塞A9、制动器毂10、钢片摩擦片B11、活塞B12、行星架13、中心齿轮14、行星齿轮15、齿圈16、输出轴17、主动齿轮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外壳1和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箱外壳1内,且传动箱外壳1上设有蓄能器2,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3、离合器、制动器、行星排和输出轴组成,离合器由离合器中心毂4、钢片摩擦片A5、离合器毂6、碟簧7、平衡活塞8和活塞A9组成,制动器由制动器毂10、钢片摩擦片B11和活塞B12组成,行星排包括行星架13、中心齿轮14、行星齿轮15和齿圈16组成,中心齿轮14位于行星架13的中部,行星架13的边缘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行星齿轮15,行星架13的外侧设有齿圈16,碟簧7和平衡活塞8均套接在输入轴3的外侧,且碟簧7和平衡活塞8贴合设置,碟簧7和平衡活塞8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中心毂4,离合器中心毂4的外侧套接有钢片摩擦片A5,钢片摩擦片A5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毂6,平衡活塞8远离碟簧7的一侧设有活塞A9,活塞A9位于离合器毂6内,活塞A9远离平衡活塞8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行星排连接,行星排位于制动器毂10的内侧,且行星排上的齿圈16与制动器毂10的内壁啮合连接,制动器毂10的外壁套接有钢片摩擦片B11,钢片摩擦片B11的外侧套接有活塞B12,活塞B12与离合器毂6贴合连接,活塞B12远离离合器毂6的一侧中部设有输出轴17,活塞B12通过液针轴承与输出轴17连接,输出轴17远离主动齿轮18的一端与中心齿轮14固定连接,输入轴3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输出轴17的一端通过轴承与主动齿轮18连接。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外壳(1)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箱外壳(1)内,且传动箱外壳(1)上设有蓄能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3)、离合器、制动器、行星排和输出轴组成,所述离合器由离合器中心毂(4)、钢片摩擦片A(5)、离合器毂(6)、碟簧(7)、平衡活塞(8)和活塞A(9)组成,所述制动器由制动器毂(10)、钢片摩擦片B(11)和活塞B(12)组成,所述行星排包括行星架(13)、中心齿轮(14)、行星齿轮(15)和齿圈(16)组成,所述碟簧(7)和平衡活塞(8)均套接在输入轴(3)的外侧,且碟簧(7)和平衡活塞(8)贴合设置,碟簧(7)和平衡活塞(8)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中心毂(4),离合器中心毂(4)的外侧套接有钢片摩擦片A(5),钢片摩擦片A(5)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毂(6),所述平衡活塞(8)远离碟簧(7)的一侧设有活塞A(9),活塞A(9)位于离合器毂(6)内,所述活塞A(9)远离平衡活塞(8)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行星排连接,行星排位于制动器毂(10)的内侧,且行星排上的齿圈(16)与制动器毂(10)的内壁啮合连接,所述制动器毂(10)的外壁套接有钢片摩擦片B(11),钢片摩擦片B(11)的外侧套接有活塞B(12),活塞B(12)与离合器毂(6)贴合连接,所述活塞B(12)远离离合器毂(6)的一侧中部设有输出轴(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新型2AT复合叠式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箱外壳(1)和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位于传动箱外壳(1)内,且传动箱外壳(1)上设有蓄能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输入轴(3)、离合器、制动器、行星排和输出轴组成,所述离合器由离合器中心毂(4)、钢片摩擦片A(5)、离合器毂(6)、碟簧(7)、平衡活塞(8)和活塞A(9)组成,所述制动器由制动器毂(10)、钢片摩擦片B(11)和活塞B(12)组成,所述行星排包括行星架(13)、中心齿轮(14)、行星齿轮(15)和齿圈(16)组成,所述碟簧(7)和平衡活塞(8)均套接在输入轴(3)的外侧,且碟簧(7)和平衡活塞(8)贴合设置,碟簧(7)和平衡活塞(8)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中心毂(4),离合器中心毂(4)的外侧套接有钢片摩擦片A(5),钢片摩擦片A(5)的外侧套接有离合器毂(6),所述平衡活塞(8)远离碟簧(7)的一侧设有活塞A(9),活塞A(9)位于离合器毂(6)内,所述活塞A(9)远离平衡活塞(8)的一端通过花键与行星排连接,行星排位于制动器毂(10)的内侧,且行星排上的齿圈(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红钢薄其雷高玲玲朱圣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圣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