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9242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体、减阻机构、改重机构、上浮机构、固定机构、便携机构和内槽装置,所述工作台体上方与底部设置有减阻机构,且工作台体一侧设置有改重机构,所述改重机构下方设置有上浮机构,且上浮机构上方固定有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通过防水电机的作用,使固定杆带动横板运动,从而使带有活塞的推杆推进或是收缩,使注射容器内部的水量通过进入水管,经过支管到达水箱,通过改变注射容器内部的水量,从而调节工作台体的重量,同时第一减阻块与第二减阻块均设置成三角形状,在水下工作前进或是下降时,通过三角结构,能够很减少工作台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行驶中的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用的水下工作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
技术介绍
水下工作台,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用的工作台,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避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典型的遥控潜水器是由水面设备(包括操纵控制台、电缆绞车、吊放设备、供电系统等)和水下设备(包括中继器和潜水器本体)组成。在实际的工作中,水下工作台在工作时不能很好地对浮力进行调节,同时在水下工作时也不能很好地减少阻力,在使用时水下工作台的重力也不能根据不同的水底情况随时进行调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进行上浮,以及在工作不能根据实际的水底情况调节浮力的大小,在使用时不便于勘测人员随时进行携带,鉴于以上现有存在的缺点,有必要将其进行改进,来完善此项装置,为工作人员提供更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在使用时对钻头散热效果不好,不能对钻头进行保护,往往会发生钻头打滑导致钻头断裂的现象,不能对装置和钢轨更好的进行固定和装置在使用时会产生较强的震感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体(1)、减阻机构(2)、改重机构(3)、上浮机构(4)、固定机构(5)、便携机构(6)和内槽装置(7),所述工作台体(1)上方与底部设置有减阻机构(2),且工作台体(1)一侧设置有改重机构(3),所述改重机构(3)下方设置有上浮机构(4),且上浮机构(4)上方固定有固定机构(5),所述便携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体(1)背面,且工作台体(1)侧面对应固定机构(5)位置开设有内槽装置(7),所述工作台体(1)上壁固定有摄像装置(8),且摄像装置(8)右侧设置有照明装置(9),所述位于工作台体(1)内部位于摄像装置(8)下方位置固定有防水电机(10),且防水电机(10)右侧设置有防水电源(11)。进一步的,所述减阻机构(2)包括水箱(21)、进水口(22)、转轴(23)、上盖(24)、第一减阻块(25)、第二减阻块(26)和第一转轮(27),所述减阻机构(2)内部设置有水箱(21),水箱(21)上方设置有进水口(22),且水箱(21)表面固定有转轴(23),转轴(23)上方固定有上盖(24),并且第一减阻块(25)和第二减阻块(26)分别固定在水箱(21)侧面和工作台体(1)侧面底部位置,第二减阻块(26)下方固定有第一转轮(27)。进一步的,所述转轴(23)与上盖(2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2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并且上盖(24)的尺寸与进水口(22)的尺寸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改重机构(3)包括横板(31)、固定杆(32)、推杆(33)、活塞(34)、注射容器(35)、水管(36)、支管(37)和控制阀(38),所述改重机构(3)中设置有横板(31),横板(31)侧面固定有固定杆(32),且横板(31)内侧固定有推杆(33),推杆(33)一端固定有活塞(34),活塞(34)外部套设有注射容器(35),注射容器(35)一端连接水管(36),水管(36)侧面设置有支管(37),支管(37)上设置有控制阀(38),并且6个注射容器(35)通过推杆(33)一上一下均匀分布在2个横板(31)上。进一步的,所述上浮机构(4)包括推进器(41)、喷头(42)、第二转轮(43)和连接杆(44),所述推进器(41)设置在工作台体(1)侧面,推进器(41)底部设置有喷头(42),且推进器(41)外部套设有第二转轮(43),推进器(41)上方固定有连接杆(44),并且2个推进器(41)关于工作台体(1)对称设置,而且第二转轮(43)与推进器(41)连接为一体。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固定块(51)、按压块(52)、弹簧(53)和卡块(54),所述固定块(51)连接在连接杆(44)上端,固定块(51)侧面固定有按压块(52),且按压块(52)中间固定有弹簧(53),固定块(51)外侧固定有卡块(54)。进一步的,所述按压块(52)与弹簧(53)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按压块(52)的最小伸长量小于第一内槽(71)的长度,并且按压块(52)的最大伸长量大于第一内槽(71)的长度,小于2个第二内槽(73)之间的最远距离,而且卡块(54)与卡槽(72)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进一步的,所述便携机构(6)包括固定块(61)、固定带(62)、固定铁环(63)、卡扣(64)、卡套(65)和提手(66),所述固定块(61)固定在水箱(21)上方,固定块(61)上套设有固定带(62),且固定带(62)一端连接有固定铁环(63),一侧固定铁环(63)一端连接有卡扣(64),另一侧固定铁环(63)一端连接有卡套(65),固定块(61)上方固定有提手(6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61)呈半圆结构,且固定块(61)上的固定带(62)与固定铁环(63)的尺寸相同,并且一侧固定带(62)上的卡扣(64)与另一侧固定带(62)上的卡套(65)之间构成卡合结构,而且卡扣(64)的尺寸与卡套(65)的尺寸相吻合。进一步的,所述内槽装置(7)包括第一内槽(71)、卡槽(72)、第二内槽(73)和通孔(74),所述第一内槽(71)开设在工作台体(1)侧面对应固定块(51)位置,第一内槽(71)内部设置有卡槽(72),且第一内槽(71)两侧开设有第二内槽(73),第二内槽(73)与第一内槽(71)之间开设有通孔(7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第一减阻块与第二减阻块均设置成三角形状,在水下工作前进或是下降时,通过三角结构,能够很减少工作台体与水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小行驶中的阻力。2、通过防水电机的作用,使固定杆带动横板运动,从而使带有活塞的推杆推进或是收缩,使注射容器内部的水量通过进入水管,经过支管到达水箱,通过改变注射容器内部的水量,从而调节工作台体的重量,能够很好地改变工作台体的浮力。3、通过推进器底部的喷头向下喷射水,通过冲力的作用,能够很好地使工作台体上浮,同时工作台体两侧均设置了推进器,能够很好地使工作台体更加稳固的进行工作。4、按压固定块上的按压块时,通过弹簧的带动,从而使按压块收缩,之后将固定机构插入内槽装置中,松开压缩的按压块,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收缩的按压块透过第一内槽和第二内槽之间的通孔,同时使卡块卡合在卡槽中,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将带有固定机构的上浮机构固定在工作台体两侧,便于安装上浮机构。5、在不使用时上浮机构时,将手伸入第二内槽中,按压固定块上的按压块,通过弹簧的作用,使按压块收缩,从而使按压块脱离通孔,同时使卡块与卡槽分离,之后取出固定机构,能够很好地将带有固定机构的上浮机构从工作台体两侧拆卸下来,便于适用于更多的水底环境。6、通过将固定带绕过固定块,之后使固定带穿过固定铁环,通过固定铁环的作用,将固定带固定在固定块上,之后再将带有卡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体(1)、减阻机构(2)、改重机构(3)、上浮机构(4)、固定机构(5)、便携机构(6)和内槽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体(1)上方与底部设置有减阻机构(2),且工作台体(1)一侧设置有改重机构(3),所述改重机构(3)下方设置有上浮机构(4),且上浮机构(4)上方固定有固定机构(5),所述便携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体(1)背面,且工作台体(1)侧面对应固定机构(5)位置开设有内槽装置(7),所述工作台体(1)上壁固定有摄像装置(8),且摄像装置(8)右侧设置有照明装置(9),所述位于工作台体(1)内部位于摄像装置(8)下方位置固定有防水电机(10),且防水电机(10)右侧设置有防水电源(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体(1)、减阻机构(2)、改重机构(3)、上浮机构(4)、固定机构(5)、便携机构(6)和内槽装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体(1)上方与底部设置有减阻机构(2),且工作台体(1)一侧设置有改重机构(3),所述改重机构(3)下方设置有上浮机构(4),且上浮机构(4)上方固定有固定机构(5),所述便携机构(6)设置在工作台体(1)背面,且工作台体(1)侧面对应固定机构(5)位置开设有内槽装置(7),所述工作台体(1)上壁固定有摄像装置(8),且摄像装置(8)右侧设置有照明装置(9),所述位于工作台体(1)内部位于摄像装置(8)下方位置固定有防水电机(10),且防水电机(10)右侧设置有防水电源(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阻机构(2)包括水箱(21)、进水口(22)、转轴(23)、上盖(24)、第一减阻块(25)、第二减阻块(26)和第一转轮(27),所述减阻机构(2)内部设置有水箱(21),水箱(21)上方设置有进水口(22),且水箱(21)表面固定有转轴(23),转轴(23)上方固定有上盖(24),并且第一减阻块(25)和第二减阻块(26)分别固定在水箱(21)侧面和工作台体(1)侧面底部位置,第二减阻块(26)下方固定有第一转轮(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3)与上盖(2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轴(23)的旋转角度范围为0-180°,并且上盖(24)的尺寸与进水口(22)的尺寸相吻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改重机构(3)包括横板(31)、固定杆(32)、推杆(33)、活塞(34)、注射容器(35)、水管(36)、支管(37)和控制阀(38),所述改重机构(3)中设置有横板(31),横板(31)侧面固定有固定杆(32),且横板(31)内侧固定有推杆(33),推杆(33)一端固定有活塞(34),活塞(34)外部套设有注射容器(35),注射容器(35)一端连接水管(36),水管(36)侧面设置有支管(37),支管(37)上设置有控制阀(38),并且6个注射容器(35)通过推杆(33)一上一下均匀分布在2个横板(3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便于调节的水下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浮机构(4)包括推进器(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忠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