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924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6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包括机体、信号灯和控制管,所述机体的前侧上方设置有摄像头,且机体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探测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部延长线位于履带底部延长线的下方的弹杆的设置,能够对底层的泥土进行翻动处理,再通过磁板的设置,能够对水底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收集处理,通过收集箱的设置,能够对水里漂浮的塑料物质通过机械臂进行收集处理,同时网门通过连接栓与收集箱构成的旋转结构及网门通过弹簧与收集箱构成的弹性结构,能够在弹簧和连接栓的作用下,使网门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动闭合,从而对内部垃圾进行阻挡处理,防止收集的垃圾外溢,为垃圾的捕捞收集增大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保护盖的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下机器人是一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能潜入水中代替人完成某些操作,又称潜水器,由于水下的环境恶劣危险,而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所以水下机器人已成为开发海洋的重要工具,无人遥控潜水器主要有缆遥控潜水器和无缆遥控潜水器两种,其中有缆避控潜水器又分为水中自航式、拖航式和能在海底结构物上爬行式三种,典型的遥控潜水器是由水面设备(包括操纵控制台、电缆绞车、吊放设备、供电系统等)和水下设备(包括中继器和潜水器本体)组成,潜水器本体在水下主要是依靠推进器进行前后上下运动,本体上装有观测设备(摄像机、照相机、照明灯等)和作业设备(机械手、切割器、清洗器等)。现有的水下机器人不能对水下的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同时不能对水底的金属垃圾进行收集,其次不便于对数据线进行收线和放线处理,也不能进行防漏水处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下机器人不能对水下的塑料垃圾进行分类捕捞回收处理,同时不能对水底的金属垃圾进行收集,其次不便于对数据线进行收线和放线处理,也不能进行防漏水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包括机体、信号灯和控制管,所述机体的前侧上方设置有摄像头,且机体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探测头。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线,且数据线远离机体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机体的左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左侧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呈凹槽状结构,且转轴的凹槽内侧宽度大于数据线的外径。优选的,所述机体的中部设置有机械臂,且机体的上方安装有保护盖,所述信号灯设置于保护盖的上方中部,所述保护盖的中部固定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外侧固定有外丝,所述保护盖的中部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连接环通过外丝与机体构成活动结构,所述保护盖与密封圈通过粘黏构成一体化结构。优选的,所述机械臂的两侧固定有卡槽,且机械臂的下方安装有推进器,所述控制管安装于卡槽的内部,且控制管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灯,所述控制管通过卡槽与机体构成卡合结构,且控制管设置有2组,并且控制管关于机体的轴向中心线对称。优选的,所述推进器的外侧固定有保护罩,且推进器的下方设置有防撞围杆,所述推进器设置有4个,且推进器关于机体的轴向中心线均匀分布,并且推进器与保护罩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撞围杆的下方固定有收集箱,所述防撞围杆与机体通过焊接构成一体化连接,且防撞围杆外侧与机体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保护罩外侧与机体轴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中部设置有网门,且网门通过连接栓与收集箱相连接,所述网门通过弹簧与收集箱相连接,且收集箱的中部固定有隔板,所述收集箱的下方固定有磁板,所述网门通过连接栓与收集箱构成旋转结构,且网门通过弹簧与收集箱构成弹性结构,所述网门呈网状镂空结构。优选的,所述磁板的下方固定有弹杆,且磁板的两侧安装有履带,所述弹杆呈等距分布,且弹杆底部延长线位于履带底部延长线的下方。优选的,所述履带的内部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呈锯齿状结构,所述履带的内侧呈锯齿状结构,且履带与转轮构成啮合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底部延长线位于履带底部延长线的下方的弹杆的设置,能够对底层的泥土进行翻动处理,再通过磁板的设置,能够对水底的金属物质进行吸附收集处理,通过收集箱的设置,能够对水里漂浮的塑料物质通过机械臂进行收集处理,同时网门通过连接栓与收集箱构成的旋转结构及网门通过弹簧与收集箱构成的弹性结构,能够在弹簧和连接栓的作用下,使网门在无外力作用下自动闭合,从而对内部垃圾进行阻挡处理,防止收集的垃圾外溢,为垃圾的捕捞收集增大难度,同时通过隔板的设置,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提高该捕捞装置的实用性。2、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护盖的设置,能够对机体内部进行防漏水处理,同时通过密封圈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该水下机器人的密封性,其次保护盖通过连接环与机体构成的活动结构,便于安装,从而便于对内部进行及时检测和维修,通过防撞围杆的设置,能够防止机器人在移动时,因操作不当或视野较差而碰撞到礁体或岩石造成损坏,提高水下机器人的使用寿命。3、本专利技术通过2组照明灯的设置,能够对机体四方进行照明处理,从而更好的辅助水下机器人进行工作,同时通过显示屏能够对控制管的方向进行控制和调节,从而可对照明灯的方向进行全方位的调节,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其次控制管通过卡槽与机体构成的卡合结构能够对控制管进行固定处理,便于携带,通过关于机体的轴向中心线均匀分布的4个推进器的设置,能够辅助该水下机器人进行换向操作,提高工作效率。4、本专利技术通过履带的设置,能够使该水下机器人在水底进行前进处理,实用性较高,同时通过履带与转轮构成的啮合结构,能够使履带平稳转动,从而保证该装置在水底平稳前进,其次通过伺服电机和转轴的设置,能够对数据线进行自动放线和收线处理,自动化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通过呈凹槽状结构的转轴的凹槽内侧宽度大于数据线的外径的设置,能够保证数据线稳定缠绕于转轴的外侧。5、本专利技术通过探测头的设置,能够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再通过显示屏对所形成的热图像进行观察,根据图像的形状,从而对溺水者进行搜救处理,同时可对待搜寻的海底生物进行检测,并通过信号灯进行及时反馈,提高该水下机器人的功能性,同时通过摄像头的设置,可辅助该机器人进行垃圾捕捞或进行搜救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收集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数据线,3、显示屏,4、伺服电机,5、转轴,6、保护盖,7、信号灯,8、机械臂,9、卡槽,10、控制管,11、照明灯,12、推进器,13、保护罩,14、防撞围杆,15、收集箱,16、转轮,17、履带,18、摄像头,19、探测头,20、网门,21、磁板,22、弹杆,23、连接栓,24、弹簧,25、隔板,26、连接环,27、外丝,2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包括机体1、数据线2、显示屏3、伺服电机4、转轴5、保护盖6、信号灯7、机械臂8、卡槽9、控制管10、照明灯11、推进器12、保护罩13、防撞围杆14、收集箱15、转轮16、履带17、摄像头18、探测头19、网门20、磁板21、弹杆22、连接栓23、弹簧24、隔板25、连接环26、外丝27和密封圈28,机体1的前侧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8,且机体1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探测头19,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线2,且数据线2远离机体1的一端安装有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包括机体(1)、信号灯(7)和控制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侧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8),且机体(1)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探测头(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包括机体(1)、信号灯(7)和控制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前侧上方设置有摄像头(18),且机体(1)的前侧下方安装有探测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数据线(2),且数据线(2)远离机体(1)的一端安装有显示屏(3),所述机体(1)的左侧设置有伺服电机(4),且伺服电机(4)的左侧安装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外侧呈凹槽状结构,且转轴(5)的凹槽内侧宽度大于数据线(2)的外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中部设置有机械臂(8),且机体(1)的上方安装有保护盖(6),所述信号灯(7)设置于保护盖(6)的上方中部,所述保护盖(6)的中部固定有连接环(26),且连接环(26)的外侧固定有外丝(27),所述保护盖(6)的中部外侧安装有密封圈(28),所述连接环(26)通过外丝(27)与机体(1)构成活动结构,所述保护盖(6)与密封圈(28)通过粘黏构成一体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8)的两侧固定有卡槽(9),且机械臂(8)的下方安装有推进器(12),所述控制管(10)安装于卡槽(9)的内部,且控制管(10)的下方设置有照明灯(11),所述控制管(10)通过卡槽(9)与机体(1)构成卡合结构,且控制管(10)设置有2组,并且控制管(10)关于机体(1)的轴向中心线对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下机器人用防漏水的捕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1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忠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奇趣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