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电解磷化工艺及磷化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76590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温电解磷化工艺,所述磷化液包含锌离子、钙离子、磷酸根、硝酸根、有机酸、硝基胍,含量如下所示:锌离子:10‑63g/L;钙离子:10‑100g/L;磷酸根:50‑120g/L;硝酸根:40‑200g/L;有机酸:10‑50g/L;添加剂:1‑45g/L;其中磷酸根以P2O5计,磷化温度为常温,通过直流电源施加3‑100A/d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常温电解磷化工艺及磷化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线材表面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钢铁线材拉拔前的磷化处理。
技术介绍
磷化处理是指将金属在含有磷酸盐的溶液中进行处理,使金属表面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一百多年来,磷化膜可以应用于钢铁、铝、镁等金属或合金上,不仅可以提高耐蚀性、提高基体与涂层的附着力,而且能明显能改进工件的表面摩擦性能,改善材料的冷加工性能。磷酸锌转化膜层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能,并且能在一定条件下与硬脂酸钠反应生成硬脂酸锌膜,硬脂酸锌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因此锌系磷化工艺在拉丝、拉管、深冲、冷墩等加工行业中广泛应用,提高拉丝拉管速度,减少模具损伤。过去100多年,传统的磷化工艺已经在冷成型加工行业成熟的发展和应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中高温磷化工艺,分为浸泡式和在线连续式两种。后者磷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但为了确保磷化时间,磷化槽较长,达到20米以上,占地面积大。虽然中高温磷化工艺产生的磷化膜厚,结合力好,能满足目前冷加工行业的生产,但是能耗高,产生的磷化渣多。目前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利用磷化渣,然而至今为止,行业内没有找到磷化渣的合适工业化处理方式,主要是把磷化渣作为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温电解磷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包含锌离子、钙离子、磷酸根、硝酸根、有机酸、添加剂,含量如下所示:锌离子:10‑63g/L;钙离子:10‑100g/L;磷酸根:50‑120g/L;硝酸根:40‑200g/L;有机酸:10‑50g/L;添加剂:1‑45g/L;其中磷酸根以P2O5计,磷化温度为常温,通过直流电源施加3‑100A/dm2的电流;磷化温度磷化时间3‑120秒;磷化后膜重为8‑20g/m2,拉拔速度为4‑10m/s,所述电解磷化液内安装正极与负极,正极选用表面镀有惰性层的钛板或者钛网,惰性层是铂、铱中至少一种;负极为磷化后的钢丝,所述添加剂为硝基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温电解磷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磷化液包含锌离子、钙离子、磷酸根、硝酸根、有机酸、添加剂,含量如下所示:锌离子:10-63g/L;钙离子:10-100g/L;磷酸根:50-120g/L;硝酸根:40-200g/L;有机酸:10-50g/L;添加剂:1-45g/L;其中磷酸根以P2O5计,磷化温度为常温,通过直流电源施加3-100A/dm2的电流;磷化温度磷化时间3-120秒;磷化后膜重为8-20g/m2,拉拔速度为4-10m/s,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派诺金属表面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