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78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4:21
在插秧机中,秧苗栽植装置与行驶机体连结,该秧苗栽植装置具备:被调节体(32a、32b),其位置随着调节部件(122)的位移而被调节;以及被调节体(131),其位置随着调节部件(137)的位移而被调节。具备:调节致动器机构(171),其对调节部件(122)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调节致动器机构(181),其对调节部件(137)的位置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秧机
本申请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插秧机,该插秧机在行驶机体上连结有具备被调节体的秧苗栽植装置,该被调节体的位置随着调节部件的位移而被调节。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如下插秧机,该插秧机具有:栽植深度调节杆,其对秧苗的栽植深度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调节杆,其对秧苗从秧苗载台上的秧苗穴盘的取出量进行调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随着栽植深度调节杆的位移而对配置于秧苗栽植装置下部的浮子的位置进行调节,由此进行栽植深度调节。另外,随着秧苗取出调节杆的位移而对配置于秧苗载台下端部的秧苗取出板的位置进行调节,由此进行秧苗取出调节。操作人员通过对调节杆进行手动操作而进行栽植深度调节和秧苗取出调节。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74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大多在秧苗栽植作业(插秧作业)的过程中进行栽植深度调节和秧苗取出调节。另外,调节杆安装于秧苗栽植装置。因此,存在如下问题:操作人员必须离开驾驶席来对附着有泥水等的状态下的调节杆进行操作。本申请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状而完成的,其技术课题在于能够简便地对设置于秧苗栽植装置的浮子、秧苗取出板等被调节体的位置进行调节。本申请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插秧机在行驶机体连结有具备被调节体的秧苗栽植装置,该被调节体的位置随着调节部件的位移而被调节,所述插秧机具备对上述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致动器机构。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可以构成为,上述调节致动器机构具备进给丝杠和滑动件,通过上述进给丝杠的旋转而使该滑动件进行直线运动,通过使上述滑动件移动而使得上述调节部件以横长地配置于上述秧苗栽植装置的调节轴为转动支点进行圆弧运动,上述滑动件和上述调节部件由融通机构连结。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可以构成为,作为上述被调节体,具备:浮子,其对秧苗的栽植深度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板,其对从设置于上述秧苗栽植装置的秧苗载台取出的相当于1株的秧苗取出量进行调节,作为上述调节部件,具备:栽植深度调节部件,其对上述浮子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调节部件,其对上述秧苗取出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作为上述调节致动器机构,具备: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其对上述栽植深度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其对上述秧苗取出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上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上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相邻配置。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可以构成为,具备将上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上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覆盖的罩。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可以构成为,以上述行驶机体的行进方向为前后方向时,具备对上述行驶机体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后车轮,上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上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从上述后车轮的轨迹上离开的位置。并且,上述秧苗栽植装置可以构成为,与上述行驶机体的后部连结,且在比上述秧苗载台更低的位置配置有上述浮子,上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以及上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侧视时由上述后车轮、上述秧苗载台以及上述浮子包围的空间内。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可以构成为,具备:秧苗台横向输送机构,其对设置于上述秧苗栽植装置的秧苗载台进行左右方向上的横向输送;以及转动控制装置,其对上述秧苗栽植装置的左右倾斜进行调节,上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以及上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和上述秧苗台横向输送机构相对于上述转动控制装置的转动支点轴分开配置于左右侧。另外,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可以构成为,具备对设置为能够进行升降调节的上述被调节体的升降状态进行检测的升降检测传感器,上述调节致动器使上述调节部件进行位移而使得上述被调节体进行升降移动,当将针对升降目标值的控制方面的不灵敏区设定于上述升降检测传感器的检测范围内时,使上述不灵敏区的中央值偏离上述升降目标值。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可以构成为,上述被调节体例如是秧苗取出板,该秧苗取出板对从设置于上述秧苗栽植装置的秧苗载台取出的相当于1株的秧苗取出量进行调节。并且,可以构成为,在为了减小秧苗取出量而使上述秧苗取出板上升的情况下,以上述不灵敏区的上升侧边界值接近上述升降目标值的方式设定上述升降检测传感器的上述不灵敏区。另外,可以构成为,在为了增大秧苗取出量而使上述秧苗取出板下降的情况下,以上述不灵敏区的下降侧边界值远离上述升降目标值的方式设定上述升降检测传感器的上述不灵敏区。另外,可以构成为,能够对上述升降检测传感器的上述不灵敏区的幅度进行变更。此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被调节体并不限定于秧苗取出板,也可以是其他被调节体,例如可以是在秧苗的栽植深度调节时位置被调节的浮子。但是,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对被调节体的位置进行调节的机构、调节致动器机构的结构并未特别限定。专利技术效果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在行驶机体上连结有具备被调节体的秧苗栽植装置,该被调节体的位置随着调节部件的位移而被调节,所述插秧机具备对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致动器机构,因此,能够简便地对被调节体的位置进行调节。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调节致动器机构具备进给丝杠和滑动件,通过该进给丝杠的旋转而使该滑动件进行直线运动,若通过使该滑动件移动而使得调节部件以横长地配置于秧苗栽植装置的调节轴为转动支点进行圆弧运动,则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对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而且,由于不需要复杂的连杆机构,因此,从设置空间、功能可靠性的观点来看也较为有利。并且,若利用融通机构将滑动件和调节部件连结,则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将滑动件和调节部件连结。另外,能够与滑动件的移动所引起的位置变化对应地将滑动件和调节部件连结。另外,若使得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形成为如下结构:具备作为被调节体的浮子和秧苗取出板,具备作为调节部件的栽植深度调节部件和秧苗取出调节部件,并具备作为调节致动器机构的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则通过操作人员使各调节致动器机构工作而能够简便地进行浮子和秧苗取出板的位置调节、进而能够简便地进行栽植深度调节和秧苗取出调节。另外,若使得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相邻配置,则能够同时进行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的维持管理,从而能提高维护性。另外,若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形成为具备将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覆盖的罩,则能够对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加以保护而不受泥水等影响。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若使得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从后车轮的轨迹上离开的位置,则能够将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泥水等的飞溅较少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泥水等向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的附着。并且,若形成为如下结构:秧苗栽植装置与行驶机体的后部连结、且在比秧苗载台更低的位置处配置有浮子,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以及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侧视时由后车轮、秧苗载台以及浮子包围的空间内,则能够将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泥水等的飞溅、来自外部的干扰较少的位置,从而能够减少泥水等向两个调节致动器机构的附着,抑制来自外部的干扰。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的插秧机中,若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以及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和秧苗台横向输送机构相对于转动控制装置的转动支点轴分开配置于左右侧,则能够使得秧苗栽植装置的左右平衡、进而使得机体整体的左右平衡变得良好,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行驶以及高精度的转动控制。另外,在本申请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秧机,在行驶机体上连结有具备被调节体的秧苗栽植装置,该被调节体的位置随着调节部件的位移而被调节,其中,所述插秧机具备对所述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致动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2.03 JP 2016-018774;2016.02.03 JP 2016-018771.一种插秧机,在行驶机体上连结有具备被调节体的秧苗栽植装置,该被调节体的位置随着调节部件的位移而被调节,其中,所述插秧机具备对所述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调节致动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所述调节致动器机构具备进给丝杠和滑动件,通过所述进给丝杠的旋转而使该滑动件进行直线运动,通过使所述滑动件移动而使得所述调节部件以横长地配置于所述秧苗栽植装置的调节轴为转动支点进行圆弧运动,所述滑动件和所述调节部件由融通机构连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中,作为所述被调节体,具备:浮子,其对秧苗的栽植深度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板,其对从设置于所述秧苗栽植装置的秧苗载台取出的相当于1株的秧苗取出量进行调节,作为所述调节部件,具备:栽植深度调节部件,其对所述浮子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调节部件,其对所述秧苗取出板的位置进行调节,作为所述调节致动器机构,具备: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其对所述栽植深度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以及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其对所述秧苗取出调节部件的位置进行调节,所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所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相邻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具备将所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所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覆盖的罩。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秧机,其中,以所述行驶机体的行进方向为前后方向时,具备对所述行驶机体的后部进行支承的后车轮,所述栽植深度调节致动器机构和所述秧苗取出调节致动器机构配置于从所述后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康司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