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料设备以及曲面玻璃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608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料设备以及曲面玻璃抛光机,所述上下料设备包括装载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能够吸附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能够吸附所述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所述料盘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下料设备能够使玻璃在货篮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的移动完全智能化、自动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下料设备以及曲面玻璃抛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深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上下料设备以及曲面玻璃抛光机。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机曲面玻璃生产加工过程都涉及到抛光工序,现在的曲面玻璃抛光机一般都采用大转盘形式,其上下料工作全部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这样的问题在于: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并且不利于工厂生产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上下料设备以及曲面玻璃抛光机,该上下料设备能够使玻璃在货篮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的移动完全智能化、自动化,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上下料设备,所述上下料设备包括装载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能够吸附玻璃并使所述玻璃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能够吸附所述玻璃并使所述玻璃在所述料盘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端以及能够绕所述第一固定端做圆周运动的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外部的机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端以及能够绕所述第二固定端做圆周运动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以跟随所述第一自由端运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摆动机构的运动平面相同或相平行;所述吸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以跟随所述第二自由端运动,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真空吸盘,所述真空吸盘能够吸住玻璃并沿垂直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玻璃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杆、第二摆杆、第三摆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摆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摆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并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三摆杆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并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杆和所述第二摆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杆和所述第三摆杆铰接,以使所述第三摆杆始终平行于所述第一摆杆;所述真空吸盘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并与所述第三摆杆同步移动,以使所述真空吸盘相对于所述第一摆杆能够移动但始终不会发生自转,从而使吸附于所述真空吸盘的玻璃与所述第一摆杆之间的角度保持恒定;优选地,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电缸,所述电缸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电缸包括电缸活塞杆;所述电缸活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缸中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缸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电缸活塞杆沿自身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三摆杆始终不会发生自转;所述真空吸盘通过所述电缸活塞杆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三摆杆轴承,所述第三摆杆轴承内壁上设有滑键,所述电缸活塞杆通过所述第三摆杆轴承套设在所述第三摆杆上,所述电缸活塞杆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滑键相配合的键槽;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气缸、第二旋转气缸以及旋转气缸联接块;所述第一旋转气缸设置在所述电缸活塞杆的端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垂直于所述电缸活塞杆;所述第二旋转气缸通过所述旋转气缸联接块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的转轴;所述真空吸盘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的转轴的端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定位轴、第一电机以及第一摆臂;所述定位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臂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定位轴;所述第一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轴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自由端;优选地,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摆臂以及小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以形成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小转轴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小转轴,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自由端。优选地,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端以及第一转动端,所述第一定位端安装于所述升降件,所述第一转动端能够绕所述第一定位端转动;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定位端以及第二转动端,所述第二定位端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端以能够随所述第一转动端移动,所述第二转动端能够绕所述第二定位端转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的运动平面相同或相平行,所述运动平面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所述装卸机构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端,以在所述第一转动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以及所述升降机构的驱动下沿所述运动平面以及竖直方向移动;所述装卸机构包括用于使玻璃在外部的料盘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移动的吸盘。优选地,所述装卸机构包括驱动电机以及治具盘,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端,所述治具盘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端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治具盘背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优选地,所述装卸机构包括中间支承板、弹簧、电机支承柱以及主插销;所述中间支承板通过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端;所述电机支承柱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承板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电机支承柱支撑;所述主插销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端连接,所述主插销的一端形成为主插销锥形端并穿过所述中间支承板,所述主插销能够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下相对于所述中间支承板旋转;所述治具盘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插销上,在所述主插销锥形端插入曲面玻璃抛光机的小转盘的中心孔的过程中,所述治具盘在所述弹簧的作用下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转动端偏移,以与所述小转盘对正;优选地,所述装卸机构包括扭簧、小插销气缸、小插销以及接近开关;所述治具盘通过所述扭簧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轴端连接;所述小插销气缸设置在所述治具盘上,所述小插销设置在所述小插销气缸的活塞杆端;所述小插销远离所述小插销气缸的一端形成小插销锥形端;所述接近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治具盘上,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以在接近曲面玻璃抛光机的小转盘的感应块时控制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其中,在所述小插销锥形端插入所述小转盘的定位孔的过程中,所述治具盘能够在所述扭簧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小转盘旋转偏移,以与所述小转盘对正。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转轴、上支承板、第一活塞杆联接销、第一转臂以及第一摆动气缸;所述上支承板安装于所述升降件;所述第一气缸转轴设置在所述上支承板上以形成所述第一定位端;所述第一摆动气缸铰接于所述第一气缸转轴;所述第一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支承板,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转动端;所述第一活塞杆联接销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臂并与所述第一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优选地,所述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二摆动气缸、第二活塞杆联接销、第二转臂以及第二气缸转轴;所述第二气缸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端以形成所述第二定位端;所述第二摆动气缸铰接于所述第二气缸转轴;所述第二转臂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转动端,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转动端;所述第二活塞杆联接销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臂并与所述第二摆动气缸的活塞杆铰接。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升降件包括升降电机、升降直线导轨总成以及升降丝杆;所述底座设置在外部的机架上;所述升降电机和所述升降直线导轨总成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升降丝杆连接于所述升降电机的轴端;所述第一定位端连接于所述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设备包括装载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能够吸附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能够吸附所述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所述料盘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料设备包括装载装置和移载装置;所述装载装置包括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能够吸附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所述移载装置包括装卸机构,所述装卸机构能够吸附所述玻璃(H)并使所述玻璃(H)在所述料盘与曲面玻璃抛光机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一摆动机构和第二摆动机构;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端以及能够绕所述第一固定端做圆周运动的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固定于外部的机架;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端以及能够绕所述第二固定端做圆周运动的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自由端以跟随所述第一自由端运动;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和所述第二摆动机构的运动平面相同或相平行;所述吸盘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以跟随所述第二自由端运动,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真空吸盘(101),所述真空吸盘(101)能够吸住玻璃并沿垂直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玻璃(H)在货篮与料盘之间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载装置包括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摆杆(117)、第二摆杆(119)、第三摆杆(121)、第一连杆(118)以及第二连杆(120);所述第一摆杆(117)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二摆杆(119)设置在所述第一自由端并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三摆杆(121)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并能够沿平行于所述运动平面的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连杆(11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摆杆(117)和所述第二摆杆(119)铰接,所述第二连杆(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摆杆(119)和所述第三摆杆(121)铰接,以使所述第三摆杆(121)始终平行于所述第一摆杆(117);所述真空吸盘(101)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121)并与所述第三摆杆(121)同步移动,以使所述真空吸盘(101)相对于所述第一摆杆(117)能够移动但始终不会发生自转,从而使吸附于所述真空吸盘(101)的玻璃(H)与所述第一摆杆(117)之间的角度保持恒定;优选地,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电缸(109),所述电缸(109)设置在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电缸(109)包括电缸活塞杆(125);所述电缸活塞杆(125)沿自身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电缸(109)中并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缸(109)绕自身轴线旋转,所述电缸活塞杆(125)沿自身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121)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三摆杆(121)始终不会发生自转;所述真空吸盘(101)通过所述电缸活塞杆(125)连接于所述第三摆杆(121);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三摆杆轴承(126),所述第三摆杆轴承(126)内壁上设有滑键,所述电缸活塞杆(125)通过所述第三摆杆轴承(126)套设在所述第三摆杆(121)上,所述电缸活塞杆(125)沿长度方向设有与所述滑键相配合的键槽(127);优选地,所述装载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气缸(113)、第二旋转气缸(102)以及旋转气缸联接块(103);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13)设置在所述电缸活塞杆(125)的端部,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13)的转轴垂直于所述电缸活塞杆(125);所述第二旋转气缸(102)通过所述旋转气缸联接块(103)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13)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气缸(102)的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旋转气缸(113)的转轴;所述真空吸盘(101)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气缸(102)的转轴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机构包括定位轴(104)、第一电机(106)以及第一摆臂(111);所述定位轴(104)固定连接于所述机架以形成所述第一固定端;所述第一电机(106)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摆臂(111)上并且所述第一电机(106)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定位轴(104);所述第一摆臂(111)的一端与所述定位轴(104)通过轴承连接,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一自由端;优选地,所述第二摆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08)、第二摆臂(112)以及小转轴(116);所述第二电机(108)安装在所述第一自由端以形成所述第二固定端;所述小转轴(116)与所述第二电机(108)的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摆臂(11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小转轴(116),另一端形成所述第二自由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装置包括第一转动机构、第二转动机构以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升降件;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定位端以及第一转动端,所述第一定位端安装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民安任书明李学锋张旭张占永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