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C2-对称的双环双硼催化剂的合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5599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了一类新型结构的C2‑对称的双环双硼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可高效实现芳基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高对映选择性地合成手性仲胺,属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的要点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通过控制双烯的硼氢化反应温度,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双硼催化剂;要点之二在于可以避免贵金属催化剂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2-对称的双环双硼催化剂的合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从C2-对称的双烯与硼氢化合物反应出发,制备C2-对称的双环双硼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应用于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属于方法学研究及应用

技术介绍
2006年,多伦多大学的D.W.Stephan教授发现B(C6F5)3和大位阻的三叔丁基膦,三均三甲苯基膦等不能形成经典的路易斯酸碱加合物,而是以酸碱对的形式存在,该类酸碱对能在室温下裂解氢气,随后几类手性硼催化剂被合成出来并应用于各种亚胺的不对称氢化中。如下式所示,在目前报道的几种手性硼催化剂中,很多硼催化剂存在合成分离纯化困难,结构不易修饰,催化效率低,产物对映选择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合成了一类易于合成和修饰的手性双环双硼催化剂,并应用于芳基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中。1.通过双烯与硼氢的硼氢化反应合成硼催化剂并应用于亚胺的氢化,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氛围中,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和硼氢以及溶剂,指定温度下搅拌5分钟,然后至室温,再加入异喹啉,室温搅拌5分钟,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A。在氮气氛围中,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和硼氢以及溶剂,指定温度下搅拌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1,转移至高压釜中封紧,氢气置换三次后充至反应压力,于指定温度下搅拌反应时长,至室温,减压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2。2.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催化剂是双烯、硼氢,催化剂的用量一般为0.5-4mol%。3.本专利技术所用溶剂是甲苯,其用量是为每毫摩尔原料1对应使用范围为1.0mL至2.0mL。4.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反应温度可以在-40℃至80℃之间的温度下进行。5.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1中Ar1和Ar2均为芳基,R可以为甲基、乙基、正丙基、苄基等取代基团,L中Ar为芳基或者烷基,ArF为含氟芳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所合成的手性硼催化剂结构易于修饰,在亚胺的不对称氢化中活性高。2、本专利技术进行了克量级实验,反应适合大量生产。3.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是非金属硼催化剂,避免了贵金属催化剂对环境的污染。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的实施示例将更好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但需将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决不仅限于这几个实施示例所表示内容。以下实例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不同侧面。所给出的数据包括具体操作和反应条件及产物。产物纯度通过核磁鉴定。实施例1:苯基取代的硼催化剂A1的合成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1(25.8mg,0.1mmol)、HB(C6F5)2(69.2mg,0.2mmol)和甲苯(0.5mL),在氮气保护下,25℃反应5分钟。再加入异喹啉(27.1mg,0.21mmol)和甲苯(0.5mL),25℃继续反应5分钟。反应结束,除去甲苯,硅胶柱层析,淋洗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5),得到114.8mg白色粉末状固体,收率95%。1HNMR(400MHz,CDCl3)δ9.15(s,2H),8.14(d,J=6.8Hz,2H),7.92-7.82(m,4H),7.78-7.68(m,4H),7.64(d,J=6.8Hz,2H),7.29(d,J=7.3Hz,4H),7.15(t,J=7.5Hz,4H),7.06(t,J=7.3Hz,2H),3.42-3.30(m,2H),2.76-2.64(m,2H),2.45-2.32(m,2H),1.88-1.78(m,2H),1.24-1.10(m,2H).13CNMR(101MHz,CDCl3)δ150.3,145.4,137.8,136.4,134.9,130.0,129.5,129.2,127.9,127.3,126.4,125.7,122.7,53.3,52.9,34.3,32.1.19FNMR(377MHz,CDCl3)δ-127.7(br,4F),-129.4(br,4F),-158.0(m,2F),-158.3(m,2F),-163.4(m,4F),-163.6(m,4F).实施例2:3,5-二叔丁基苯基取代的硼催化剂A2的合成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2(48.2mg,0.1mmol)、HB(C6F5)2(69.2mg,0.2mmol)和甲苯(0.5mL),在氮气保护下,25℃反应5分钟。再加入异喹啉(27.1mg,0.21mmol)、甲苯(0.5mL),25℃继续反应5分钟。反应结束,除去甲苯,硅胶柱层析,淋洗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5),得到137.6mg白色粉末状固体,收率96%。1HNMR(400MHz,CDCl3)δ8.91(s,2H),8.17(d,J=6.5Hz,2H),7.87-7.72(m,4H),7.64-7.47(m,4H),7.38-7.27(m,2H),7.20-7.10(m,6H),3.35-3.15(m,2H),2.95-2.85(m,2H),2.84-2.72(m,2H),1.85-1.70(m,2H),1.50-1.37(m,2H),1.11(s,36H).13CNMR(101MHz,CDCl3)δ151.1,150.1,137.7,136.2,135.4,134.7,130.2,129.0,127.5,126.1,123.4,122.6,119.3,55.0,52.3,34.8,34.7,32.8,31.5.19FNMR(376MHz,CDCl3)δ-128.5(br,4F),-130.0(br,4F),-158.1(m,2F),-158.4(m,2F),-163.5(m,4F),-163.6(m,4F).实施例3:3,5-二叔丁基苯基取代的硼催化剂A3的合成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2(48.2mg,0.1mmol)、HB(C6F5)2(69.2mg,0.2mmol)和甲苯(0.5mL),在氮气保护下,80℃反应5分钟。降至25℃,再加入异喹啉(27.1mg,0.21mmol)和甲苯(0.5mL),25℃继续反应5分钟。反应结束,除去甲苯,硅胶柱层析,淋洗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1/5),得到130.4mg白色粉末状固体,收率91%。1HNMR(400MHz,CDCl3)δ8.95-8.30(m,2H),8.13-8.00(m,2H),7.88-7.44(m,12H),7.21(s,2H),.6.88-6.30(m,2H),3.05-2.95(m,2H),2.93-2.80(m,2H),2.50-2.37(m,2H),1.99-1.88(m,2H),1.67-1.42(m,18H),0.96-0.66(m,20H).13CNMR(101MHz,CDCl3)δ150.1,137.4,136.2,134.7,130.3,129.0,127.5,126.2,122.8,119.5,60.8,53.0,46.1,39.5,34.6,31.5.19FNMR(376MHz,CDCl3)δ-127.0(br,4F),-131.5(br,4F),-157.7(m,4F),-163.4(m,8F).实施例4:3,5-二叔丁基苯基取代的硼催化剂A4的合成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2(48.2mg,0.1mmol)、HB(p-C6F5H)2(62.0mg,0.2mmol)和甲苯(0.5mL),在氮气保护下,80℃反应5分钟。降至25℃,再加入异喹啉(27.1mg,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烯和硼氢化合物在室温和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活性双硼催化剂,和异喹啉配合得到加合物确定其结构,活性双硼催化剂可用于芳基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双烯和硼氢化合物在室温和高温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活性双硼催化剂,和异喹啉配合得到加合物确定其结构,活性双硼催化剂可用于芳基酮亚胺的不对称氢化,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在氮气氛围中,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和硼氢以及溶剂,指定温度下搅拌5分钟,然后至室温,再加入异喹啉,室温搅拌5分钟,除去溶剂,柱层析分离得到目标产物A。在氮气氛围中,在反应瓶中依次加入双烯L和硼氢以及溶剂,指定温度下搅拌5分钟,冷却至室温,再加入1,转移至高压釜中封紧,氢气置换三次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晨涂先爽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