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93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2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它包含液体盛纳装置、电池箱、电动机、抽液泵、单向阀门、导流管、握把和滴灌管,液体盛纳装置与抽液泵相连接,抽液泵与电动机相连接,电动机下方设置有电池箱,抽液泵通过单向阀门与导流管相连接,导流管与滴灌管相连接,滴灌管上设置有握把,液体盛纳装置由软质液体囊、铭文片和注液管组成,铭文片和注液管均设置在软质液体囊的表面,电池箱由蓄电池、电量警报灯和充电插头组成,电量警报灯和充电插头均设置在蓄电池的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注油效率高、速度快、残留少、油液利用效率高的优点,可以降低油液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属于液压阻尼器配件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大型液压阻尼器使用过程中,内部油液会被损耗,因此需要经常加注油液,目前加注油液普遍是依靠手工灌注的,效率较低,同时也无法将油液桶内的油液完全倾倒进去,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它包含液体盛纳装置、电池箱、电动机、抽液泵、单向阀门、导流管、握把和滴灌管,液体盛纳装置与抽液泵相连接,抽液泵与电动机相连接,电动机下方设置有电池箱,抽液泵通过单向阀门与导流管相连接,导流管与滴灌管相连接,滴灌管上设置有握把,液体盛纳装置由软质液体囊、铭文片和注液管组成,铭文片和注液管均设置在软质液体囊的表面,电池箱由蓄电池、电量警报灯和充电插头组成,电量警报灯和充电插头均设置在蓄电池的表面。作为优选,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材料为乳胶,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体积不小于三百毫升,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与抽液泵通过环箍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液体盛纳装置储纳油液,同时通过液体盛纳装置的弹性特性,将其中油液压出,避免残留。作为优选,所述的铭文片通过激光打印成型在软质液体囊上,所述的注液管与软质液体囊一体化吹塑成型,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注液管将油液注入软质液体囊中备用,同时铭文片可以用于标示软质液体囊中油液的量和性质,方便工作人员取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动机与抽液泵传动连接,所述的电动机与电池箱电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池箱为电动机提供电力支持,由电动机输出动力,带动抽液泵转动,通过抽液泵将液体盛纳装置中的油液抽出进行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作业。作为优选,所述的蓄电池与电量警报灯电连接,所述的蓄电池与充电插头电连接,这样设置方便通过充电插头为蓄电池充电,电量警报灯可以用于显示蓄电池的残余电量,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充电。作为优选,所述的抽液泵与单向阀门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的单向阀门与导流管通过管箍拧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单向阀门避免抽液泵抽出的油液发生逆流的现象,并通过导流管将油液输送出去。作为优选,所述的导流管与滴灌管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的握把与滴灌管嵌套连接,这样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握持握把,将滴灌管抵触在大型液压阻尼器的注油口上,通过导流管和滴灌管将油液导入大型液压阻尼器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注油效率高、速度快、残留少、油液利用效率高的优点,可以降低油液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体盛纳装置的放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池箱的放大视图。1-液体盛纳装置;2-电池箱;3-电动机;4-抽液泵;5-单向阀门;6-导流管;7-握把;8-滴灌管;101-软质液体囊;102-铭文片;103-注液管;201-蓄电池;202-电量警报灯;203-充电插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液体盛纳装置1、电池箱2、电动机3、抽液泵4、单向阀门5、导流管6、握把7和滴灌管8,液体盛纳装置1与抽液泵4相连接,抽液泵4与电动机3相连接,电动机3下方设置有电池箱2,抽液泵4通过单向阀门5与导流管6相连接,导流管6与滴灌管8相连接,滴灌管8上设置有握把7,液体盛纳装置1由软质液体囊101、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组成,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均设置在软质液体囊101的表面,电池箱2由蓄电池201、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组成,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均设置在蓄电池201的表面。其中,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材料为乳胶,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体积不小于三百毫升,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与抽液泵4通过环箍密封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液体盛纳装置1储纳油液,同时通过液体盛纳装置1的弹性特性,将其中油液压出,避免残留;所述的铭文片102通过激光打印成型在软质液体囊101上,所述的注液管103与软质液体囊101一体化吹塑成型,这样设置可以通过注液管103将油液注入软质液体囊101中备用,同时铭文片102可以用于标示软质液体囊101中油液的量和性质,方便工作人员取用;所述的电动机3与抽液泵4传动连接,所述的电动机3与电池箱2电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池箱2为电动机3提供电力支持,由电动机3输出动力,带动抽液泵4转动,通过抽液泵4将液体盛纳装置1中的油液抽出进行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作业;所述的蓄电池201与电量警报灯202电连接,所述的蓄电池201与充电插头203电连接,这样设置方便通过充电插头203为蓄电池201充电,电量警报灯202可以用于显示蓄电池201的残余电量,方便工作人员及时充电;所述的抽液泵4与单向阀门5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的单向阀门5与导流管6通过管箍拧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单向阀门5避免抽液泵4抽出的油液发生逆流的现象,并通过导流管6将油液输送出去;所述的导流管6与滴灌管8一体化注塑成型,所述的握把7与滴灌管8嵌套连接,这样设置方便工作人员握持握把7,将滴灌管8抵触在大型液压阻尼器的注油口上,通过导流管6和滴灌管8将油液导入大型液压阻尼器内。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工作人员手握握把7,将滴灌管8抵触在大型液压阻尼器的注油口上,启动电动机3,由电池箱2为电动机3提供电力,电动机3带动抽液泵4转动,抽液泵4将液体盛纳装置1内的油液抽出,并通过单向阀门5后由导流管6和滴灌管8注入大型液压阻尼器内部,在注油的同时,液体盛纳装置1内部油液对液体盛纳装置1的压力减小,液体盛纳装置1的体积随之不断缩小,将液体盛纳装置1内部的油液挤压出去,避免残留油液。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液体盛纳装置(1)、电池箱(2)、电动机(3)、抽液泵(4)、单向阀门(5)、导流管(6)、握把(7)和滴灌管(8),液体盛纳装置(1)与抽液泵(4)相连接,抽液泵(4)与电动机(3)相连接,电动机(3)下方设置有电池箱(2),抽液泵(4)通过单向阀门(5)与导流管(6)相连接,导流管(6)与滴灌管(8)相连接,滴灌管(8)上设置有握把(7),液体盛纳装置(1)由软质液体囊(101)、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组成,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均设置在软质液体囊(101)的表面,电池箱(2)由蓄电池(201)、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组成,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均设置在蓄电池(201)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液体盛纳装置(1)、电池箱(2)、电动机(3)、抽液泵(4)、单向阀门(5)、导流管(6)、握把(7)和滴灌管(8),液体盛纳装置(1)与抽液泵(4)相连接,抽液泵(4)与电动机(3)相连接,电动机(3)下方设置有电池箱(2),抽液泵(4)通过单向阀门(5)与导流管(6)相连接,导流管(6)与滴灌管(8)相连接,滴灌管(8)上设置有握把(7),液体盛纳装置(1)由软质液体囊(101)、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组成,铭文片(102)和注液管(103)均设置在软质液体囊(101)的表面,电池箱(2)由蓄电池(201)、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组成,电量警报灯(202)和充电插头(203)均设置在蓄电池(20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大型液压阻尼器的充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材料为乳胶,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体积不小于三百毫升,所述的液体盛纳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斌张小虎张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轩瑞减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