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7294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第一换向阀、逻辑阀、第二换向阀及梭阀。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控制阀的一个工作油口与第一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控制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逻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逻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逻辑阀的控制油口与第二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第二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梭阀的出油口连接,梭阀的一个进油口与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与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液压缸的差动连接,从而提升液压缸的运转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平定向钻机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典型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通过油路连接的液压泵101、控制阀102和液压缸103。其工作过程如下:开启液压泵101,液压泵101向控制阀102输出压力油,控制阀102阀通过控制输入至液压缸103的压力油的流量、方向及压力,从而使得液压缸103按预定要求动作。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存在如下缺陷:液压缸未实现差动连接(即:液压缸的有杆腔内的压力油无法回流至无杆腔),因此液压缸难以实现高速运转,最终导致液压油缸驱动系统的应用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其包括液压泵、控制阀、液压缸、第一换向阀、逻辑阀、第二换向阀及梭阀,其中: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逻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及所述第一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及所述控制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梭阀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梭阀的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梭阀的另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的无杆腔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出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其能实现液压缸的差动连接,从而提升液压缸的运转速度,最终提升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2中包括:液压泵201、控制阀202、液压缸203、第一换向阀204、逻辑阀205、第二换向阀206、梭阀2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泵201、控制阀202、液压缸203、第一换向阀204、逻辑阀205、第二换向阀206及梭阀207。其中:所述液压泵201的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20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及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所述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及所述控制阀202的所述另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06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206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梭阀207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梭阀207的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梭阀207的另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慢速工作模式:此处所述的慢速工作模式是指液压缸203的运转速度无需超过预定值。该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阀204和第二换向阀205保持在导通位置,液压泵201向控制阀202输出压力油。该模式下,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内的压力油中的一小部分能够经所述梭阀207、所述第二换向阀205进入至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腔内,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腔收到压力信号,从而控制其两工作油口隔断。此时,与现有技术中的液压油缸驱动系统类似,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内的压力油经所述第一换向阀204回流至所述控制阀202内,而无法直接进入液压缸203的无杆腔。因此,慢速工作模式下,液压缸203未实现差动连接。快速工作模式:此处所述的慢速工作模式是指液压缸203的运转速度需超过预定值。该模式下,所述第一换向阀204和所述第二换向阀205换向至断开位置,液压泵201向控制阀202输出压力油。该模式下,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内的压力油无法经所述梭阀207、所述第二换向阀205进入至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腔内,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腔未到压力信号,从而控制其两工作油口导通。此时,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内的压力油经所述逻辑阀205回流至无杆腔,从而实现液压缸203的差动连接,以保证液压缸203能够保持在快速运动状态。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压泵(201)、控制阀(202)、液压缸(203)、第一换向阀(204)、逻辑阀(205)、第二换向阀(206)及梭阀(207),其中:所述液压泵(201)的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20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及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所述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及所述控制阀(202)的所述另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逻辑阀(205)的控制油口与所述第二换向阀(206)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第二换向阀(206)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梭阀(207)的出油口连接,所述梭阀(207)的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连接,所述梭阀(207)的另一个进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缸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液压泵(201)、控制阀(202)、液压缸(203)、第一换向阀(204)、逻辑阀(205)、第二换向阀(206)及梭阀(207),其中:所述液压泵(201)的出油口与所述控制阀(202)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一个工作油口连接,所述控制阀(202)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无杆腔连接,所述第一换向阀(204)的另一个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缸(203)的有杆腔连接;所述逻辑阀(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凤钢王超文龙小平胡孝新程熙石姚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谷登工程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