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68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包括外包钢板、内置T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所述的外包钢板设置在轨道板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底面和4个侧面,且通过边缘熔透焊形成槽形,兼做轨道板的模板,所述的底面和侧面外包钢板内表面设有剪力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高了轨道板结构的抗弯性能和耐久性,同时降低轨道板制作周期和成本,T型钢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抵抗因板下不平而在板内引起的弯矩,进而减少和避免轨道板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
技术介绍
无砟轨道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耐久性等优点,可避免有砟轨道高速行车时出现的道砟飞溅现象。近年来随着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无砟轨道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冲击和温度力等作用下,轨道板会出现开裂等病害。已产生病害的无砟轨道,在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下,病害会进一步发展,产生严重的后果,危害行车安全。在实际情况中,现有的轨道板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往往需要维修,有时甚至需要更换。由于高速铁路不允许中断运营,对轨道板进行维护相对困难,因而对轨道板结构的耐久性和抗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和避免轨道板裂缝的产生,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提高轨道板的抗裂性能,从而提高轨道板的耐久性。现行轨道板提升抗裂性能的方法主要是在轨道板中采用双向预应力筋,但目前增强轨道板抗裂性能的措施对于防止轨道板开裂并不是特别有效,不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另外,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轨道板的制作要求较高,且工艺繁杂,导致轨道板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因而需要一种抗裂性能强、施工方便、经济耐用的新型轨道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尤其是提高轨道板结构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同时降低轨道板制作周期。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该组合轨道板包括外包钢板、内置T型钢和钢筋混凝土本体;所述的外包钢板设置在轨道板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底面和4个侧面,且通过边缘熔透焊形成槽形,兼做轨道板的模板,所述的外包钢板底板和外包钢板侧板内表面设有剪力连接件;所述的T型钢包括水平上翼缘和竖向腹板,所述的T型钢沿轨道板纵向布置,所述的T型钢整体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本体中,所述的T型钢与钢筋混凝土本体之间通过剪力连接件传递界面剪力。所述的T型钢沿着轨道板纵向布置,T型钢设在轨道板两承轨台下及轨道板中心线处,每根T型钢腹板与外包钢板底板焊接。所述的T型钢之间设有小码T型钢横向联结系,形成正交异性结构。所述的横向联结系贯穿T型钢,T型钢腹板横向联结系贯穿处设置T形孔;横向联结系腹板与T型钢腹板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横向联结系上翼缘与T型钢腹板之间自由接触;横向联结系与外包钢板侧板焊接连接。所述的剪力连接件设置在T型钢的上翼缘、外包钢板底板和外包钢板侧板上。在T型钢的腹板上设置有PBL剪力键。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本体的底板和侧面被外包钢板包围,外包钢板侧板与外包钢板底板通过焊接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的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可以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和混凝土抗压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T型钢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抵抗因板下不平而在板内引起的弯矩,进而减少和避免轨道板开裂。结构用钢量适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加工成本相对较低。外包钢板兼做模板,节省了模板费用。取消了预应力筋,可以缩短制作周期,加快施工进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特绘制下述图片并加以介绍。图1是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T型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钢结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中抗剪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中抗剪连接件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汇总:100-外包钢板底板,200-外包钢板侧板,300-T型钢,310-T型钢上翼缘,320-T型钢腹板,400-横向联结系,410-横向联结系上翼缘,420-横向联结系腹板,500-钢筋混凝土本体,600-双向钢筋,700-剪力连接件,800-PBL剪力健,900-钢筋网。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下面介绍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本领域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的实施例都在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包括外包钢板100、200、内置T型钢300和钢筋混凝土本体500。所述的外包钢板100、200设置在轨道板钢筋混凝土本体500的底面和4个侧面,且通过边缘熔透焊形成槽形,兼做轨道板的模板,所述的底面和侧面外包钢板100、200内表面设有剪力连接件700。所述的T型钢300包括水平上翼缘310和竖向腹板320,所述的T型钢300沿轨道板纵向布置,所述的T型钢300整体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中,所述的T型钢300与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之间通过剪力连接件700或800传递界面剪力。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轨道板钢结构部分有在轨道板两承轨台下及轨道板中心线处沿着轨道板纵向布置的T型钢300,T型钢300之间设有小码T型钢横向联结系400,形成正交异性结构。如图4所示,抗剪连接件为设置在T型钢300上翼缘310的顶部的栓钉700、外包钢板底板100和侧板200内侧上的栓钉700。本新型外包钢板的钢混组合式轨道板的施工步骤如下:(1)制作T型钢300,T型钢300腹板320横向联结系400贯穿处设置T形孔;(2)将T型钢300沿着轨道板纵向布置,T型钢300设在轨道板两承轨台下及轨道板中心线处,每根T型钢300腹板320端部与外包钢板底板100焊接连接;(3)在外包钢板底板100、侧板200和T型钢300上翼缘310上焊接焊钉700;(4)将横向联结系400穿过T型钢300腹板320预留的T形孔,横向联结系400腹板420与T型钢300腹板320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横向联结系400上翼缘410与T型钢300腹板320之间自由接触。横向联结系400与外包钢板侧板200焊接连接;(5)采用焊接的方式将外包钢板侧板200和底板100进行连接;(6)绑扎钢筋,在结构上部设置钢筋网900,浇筑混凝土,形成钢混组合式轨道板。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抗剪连接件为设置在T型钢300腹板320上的PBL剪力健800,如图5所示,其余步骤同实施例1。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修改和变化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组合轨道板包括外包钢板、内置T型钢(300)和钢筋混凝土本体(500);所述的外包钢板设置在轨道板钢筋混凝土本体(500)的底面和4个侧面,且通过边缘熔透焊形成槽形,兼做轨道板的模板,所述的外包钢板底板(100)和外包钢板侧板(200)内表面设有剪力连接件(700);所述的T型钢(300)包括水平上翼缘(310)和竖向腹板(320),所述的T型钢(300)沿轨道板纵向布置,所述的T型钢(300)整体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中,所述的T型钢(300)与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之间通过剪力连接件(700)传递界面剪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其特征在于:该组合轨道板包括外包钢板、内置T型钢(300)和钢筋混凝土本体(500);所述的外包钢板设置在轨道板钢筋混凝土本体(500)的底面和4个侧面,且通过边缘熔透焊形成槽形,兼做轨道板的模板,所述的外包钢板底板(100)和外包钢板侧板(200)内表面设有剪力连接件(700);所述的T型钢(300)包括水平上翼缘(310)和竖向腹板(320),所述的T型钢(300)沿轨道板纵向布置,所述的T型钢(300)整体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中,所述的T型钢(300)与钢筋混凝土本体(500)之间通过剪力连接件(700)传递界面剪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钢(300)沿着轨道板纵向布置,T型钢(300)设在轨道板两承轨台下及轨道板中心线处,每根T型钢(300)腹板(320)与外包钢板底板(100)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钢混组合轨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钢(300)之间设有小码T型钢横向联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全民刘林芽左志远王璇徐金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