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450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承载板、至少三个卷簧、与卷簧配套的卷筒、驱动机构;卷筒、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固定板,各个卷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承载板,各个卷簧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卷筒连接固定,驱动机构带动卷簧收卷或展开在卷筒上;在卷簧展开时,至少三个卷簧之间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卷簧的相邻侧边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进行卡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至少三个卷簧相互卡合构成稳定的柱状结构对承载板实现支撑,采用驱动机构控制卷簧的收卷以及展开,使得卷簧收卷时达到很短,展开时达到很长,实现大范围升降,适用于对缩短时很短伸长时很长以及对升降装置质量要求轻的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在管廊巡检中,通常采用机器人在轨道上行走,同时采集管廊内的数据返回监控中心,对管廊内部环境进行监控以及检测。但由于空间的限制,要求巡检机器人的体积尽可能小,因此,大多轨道巡检的机器人用于采集信息的设备不带升降机构,或者升降机构的升降范围小,这种情况下使得机器人对管廊内的环境监控和识别盲区非常大,无法很好的监控并采集管廊内部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管廊轨道监控和识别盲区大,无法很好的监控并采集轨道内部信息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降装置,包括固定板、承载板、至少三个卷簧、与卷簧配套的卷筒、驱动机构;卷筒、驱动机构均设置于固定板,各个卷簧的一端均固定于承载板,各个卷簧的另一端与相应的卷筒连接固定,驱动机构带动卷簧收卷或展开在卷筒上;在卷簧展开时,至少三个卷簧之间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卷簧的相邻侧边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进行卡合连接。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螺杆;螺杆的一端连接于固定板并能转动,另一端延伸至柱状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承载板(2)、至少三个卷簧(3)、与所述卷簧(3)配套的卷筒(4)、驱动机构(5);所述卷筒(4)、驱动机构(5)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各个所述卷簧(3)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承载板(2),各个所述卷簧(3)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卷筒(4)连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卷簧(3)收卷或展开在所述卷筒(4)上;在所述卷簧(3)展开时,至少三个所述卷簧(3)之间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卷簧(3)的相邻侧边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31)进行卡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1)、承载板(2)、至少三个卷簧(3)、与所述卷簧(3)配套的卷筒(4)、驱动机构(5);所述卷筒(4)、驱动机构(5)均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各个所述卷簧(3)的一端均固定于所述承载板(2),各个所述卷簧(3)的另一端与相应的所述卷筒(4)连接固定,所述驱动机构(5)带动所述卷簧(3)收卷或展开在所述卷筒(4)上;在所述卷簧(3)展开时,至少三个所述卷簧(3)之间依次首尾相接形成柱状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卷簧(3)的相邻侧边之间通过至少一个卡扣结构(31)进行卡合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电机(51)、螺杆(52);所述螺杆(5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板(1)并能转动,另一端延伸至柱状结构的内部,所述卷簧(3)上设有与所述螺杆(52)螺纹相匹配的若干条形孔(32),所述螺杆(52)的螺纹均同时与各个所述卷簧(3)的条形孔(32)配合,当所述螺杆(52)转动时带动所述卷簧(3)收卷或者展开在所述卷筒(4)上;所述电机(51)固定于所述固定板(1),并驱动所述螺杆(52)正反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还包括同步带(53),2个同步带轮(54);2个所述同步带轮(54)中的一个同步带轮(54)由电机(51)驱动,2个所述同步带轮(54)的剩余一个同步带轮(54)与螺杆(52)的一端配合,所述同步带(53)与2个所述同步带轮(54)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为电机(51),所述电机(51)与所述卷筒(4)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盘继松陈勇全付樟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通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