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42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固定架竖直的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一侧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在两组导轨组件之间滑动设置有载物单元,所述载物单元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建筑物结构顶部的多组曳引装置连接,所述曳引装置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的顶部,且曳引装置的卷线端伸出建筑物结构外;所述载物单元包括横架、载物板、滑轨、移动块、液压杆、驱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所述横架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架组件的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较高楼层的建筑施工,而且能够通过倾斜和横向移动以便于对运输物进行较好的装卸,结构稳定性高,实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楼宇的核心是5A系统,智能楼宇就是通过通信网络系统将此5个系统进行有机的综合,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使建筑物具有了安全、便利、高效、节能的特点。智能楼宇是一个边沿性交叉性的学科,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讯技术、建筑技术等,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智能楼宇中应用。在智能楼宇的结构框架施工中,对建材的上下运输往往通过塔吊进行运输,但是在塔吊上下起吊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左右的晃动,使得起吊物会对附近物体造成影响,同时如果是液体的话,左右晃动会使液体溅出,造成建材的浪费,而且卸物不方便;而现有的其他上下运输设备往往运输高度较低,不能适用于楼层较高的智能楼宇,而且不能对运输物不能较好的卸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能够适用于较高楼层的建筑施工,而且能够较好对运输物进行装卸,结构稳定性较高,实用方便。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包括通过固定架竖直的固定在建筑物结构一侧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在两组导轨组件之间滑动设置有载物单元,所述载物单元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建筑物结构顶部的多组曳引装置连接,所述曳引装置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建筑物结构的顶部,且曳引装置的卷线端伸出建筑物结构外;所述载物单元包括横架、载物板、滑轨、移动块、液压杆、驱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所述横架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架组件的内侧,所述横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曳引装置连接的钢丝绳,在横架的顶部远离钢丝绳的一侧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L形的移动块;分别位于两组导架组件上的两个移动块之间设置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的两端通过转轴与移动块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板两端的底部位于转轴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内壁与移动块之间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横架远离建筑物结构的一端设有驱动移动块在滑轨上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架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驱动电机和轴承座,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横架远离建筑物结构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螺纹配合的穿过移动块,且与设置在横架靠近建筑物结构一端的轴承座转动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开设在横架底部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通孔;所述缓冲腔内竖向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连接有相抵的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通过通孔伸出缓冲腔外,且连接有压板。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导架组件包括相平行的内导轨支架和外导轨支架,所述内导轨支架与外导轨支架之间通过横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横架均与内导轨支架、外导轨支架滑动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载物板上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载物单元,横架在曳引装置的牵引下能够在两组导架组件之间上下滑动,同时带动载物部上下运输建材;在横架上的驱动装置能够较好的使载物板沿横架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实现调节的较好卸物位置作用;同时载物板的两端铰接在移动块上,使得载物板能够进行转动,便于运输物的装卸,并通过液压缸能够使载物板保持水平以及对载物板的倾斜度进行调节,达到更好的便于装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载物单元与导架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载物单元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载物单元的A-A剖视图。其中:1-建筑物结构;2-固定支架;3-曳引装置;4-载物单元;41-载物板;42-横架;43-缓冲装置;431-弹簧;432-缓冲腔;433-挡板;434-连接杆;435-压板;44-移动块;45-滑轨;46-轴承座;47-丝杆;48-驱动电机;49-液压缸;410-转轴;5-导架组件;51-外导轨支架;52-内导轨支架;6-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包括通过固定架6竖直的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一侧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5,在两组导轨组件之间滑动设置有载物单元4,所述载物单元4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建筑物结构1顶部的多组曳引装置3连接,所述曳引装置3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的顶部,且曳引装置3的卷线端伸出建筑物结构1外;所述载物单元4包括横架42、载物板41、滑轨45、移动块44、液压杆、驱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43,所述横架4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架组件5的内侧,所述横架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曳引装置3连接的钢丝绳,在横架42的顶部远离钢丝绳的一侧固定有滑轨45,所述滑轨45上滑动设置有L形的移动块44;分别位于两组导架组件5上的两个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载物板41,所述载物板41的两端通过转轴410与移动块44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板41两端的底部位于转轴410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内壁与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9;所述横架42远离建筑物结构1的一端设有驱动移动块44在滑轨45上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架4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43。两组并排设置的且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5通过固定架6固定与建筑物结构1的一侧上,导架组件5之间的载物单元4能够通过曳引装置3的牵引作用下进行上下的升降,实现将建材运送到不同高度的建筑物楼层上;在两组导架组件5各自相对的一侧均滑动设置有横架42,横架42用于承载载物单元4的其他部分以及建材,通过在横架42上设置滑轨45,使得载物板41通过滑轨45上的移动块44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沿横架42长度方向进行移动,载物板41上的建材可以从很好的横向移动到便于装卸的位置,实用方便;同时,载物板41的两端通过转轴410与移动块44转动连接,使得载物板41能够进行倾斜,这样便于将载物板41上的建材进行卸下,并且利于建材的装载在载物板41上,方便快捷;通过设置在载物板41两端底部且位于转轴410的两侧设置凹槽,便于设置液压缸49,液压缸49共设有四个,并两两的分别位于转轴410靠近建筑物结构1一侧和另一侧,用于调节载物板41的倾斜度,同时防止载物板41在非调节时倾斜,保持载物板41的平衡;缓冲装置43用于对载物板41在下降接触地面进行缓冲,同时能够有效缓解载物板41脱落时产生的巨大冲击力,减轻建材以及载物板41的损坏;对于驱动装置、液压缸49和曳引装置3的控制,可以在地面设置控制器在地面进行操作,同时可增设无线信号发送和接受模块,由施工工人通过遥控器分别对曳引装置3、液压缸49和驱动装置进行控制;另外还可以在载物板41上设置水平传感器,用于检测载物板41的水平度,便于操作者更精确的、更方便的进行控制;曳引装置3共有两组,分别通过钢丝绳与横架42的中部固定连接,曳引装置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连接的电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器、卷筒,这样的曳引装置3能够较好的对载物单元4的升降控制。进一步的,作为不同实施例的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丝杆47、驱动电机48和轴承座46,所述驱动电机48设置在横架42远离建筑物结构1的一端,所述驱动电机48的驱动轴与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架(6)竖直的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一侧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5),在两组导轨组件之间滑动设置有载物单元(4),所述载物单元(4)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建筑物结构(1)顶部的多组曳引装置(3)连接,所述曳引装置(3)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的顶部,且曳引装置(3)的卷线端伸出建筑物结构(1)外;所述载物单元(4)包括横架(42)、载物板(41)、滑轨(45)、移动块(44)、液压杆、驱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43),所述横架(4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架组件(5)的内侧,所述横架(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曳引装置(3)连接的钢丝绳,在横架(42)的顶部远离钢丝绳的一侧固定有滑轨(45),所述滑轨(45)上滑动设置有L形的移动块(44);分别位于两组导架组件(5)上的两个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载物板(41),所述载物板(41)的两端通过转轴(410)与移动块(44)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板(41)两端的底部位于转轴(410)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内壁与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9);所述横架(42)远离建筑物结构(1)的一端设有驱动移动块(44)在滑轨(45)上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架(4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楼宇施工用建材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固定架(6)竖直的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一侧的两组相互平行的导架组件(5),在两组导轨组件之间滑动设置有载物单元(4),所述载物单元(4)的两侧通过钢丝绳与设置在建筑物结构(1)顶部的多组曳引装置(3)连接,所述曳引装置(3)通过固定支架(2)固定在建筑物结构(1)的顶部,且曳引装置(3)的卷线端伸出建筑物结构(1)外;所述载物单元(4)包括横架(42)、载物板(41)、滑轨(45)、移动块(44)、液压杆、驱动装置以及缓冲装置(43),所述横架(42)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导架组件(5)的内侧,所述横架(4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曳引装置(3)连接的钢丝绳,在横架(42)的顶部远离钢丝绳的一侧固定有滑轨(45),所述滑轨(45)上滑动设置有L形的移动块(44);分别位于两组导架组件(5)上的两个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载物板(41),所述载物板(41)的两端通过转轴(410)与移动块(44)转动连接,所述载物板(41)两端的底部位于转轴(410)的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顶部的内壁与移动块(44)之间设置有液压缸(49);所述横架(42)远离建筑物结构(1)的一端设有驱动移动块(44)在滑轨(45)上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架(4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装置(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朋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兆丰斯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