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及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04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换热器及控制柜,包括风机、底板、温度传感器、换热盘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根据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外界空气温度,并将温度信号传递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提高换热器工作效率,降低换热器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及控制柜
本技术涉及制冷散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控制柜。
技术介绍
目前,风电和光伏控制柜分布广泛,在某些气候条件严苛的地区室外温度较高,机柜内器件工作时温度也很高,需要用到换热器对机柜进行散热降温。换热器置于柜内,进出水口通冷却水,换热器风扇启动吹风,柜内经过换热器的换热作用冷却并降低温度,从而使机柜内维持各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避免高温导致机柜内器件工作不稳定甚至导致器件的损毁。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机柜内维持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换热器需要持续工作以不断对机柜进行降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机柜内的温度并不是始终较高,例如,夜晚时通常室外温度下降而无需降温操作,或者,在寒冷的冬季,置于室外的机柜温度通常处于较低状态,也无需进行降温,因此,现有技术的换热器需要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并满负荷运转进行降温,耗电量大,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能够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控制风机的启动和停止,提高换热器工作效率,降低换热器的能耗。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柜,能够根据外界温度的变化控制换热器的工作,使机柜内维持正常工作的温度,避免机柜内温度过高对器件产生不良影响。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风机、底板、温度传感器、换热盘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侧。可选的,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护网。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护网上。可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侧边连接设置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与四个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个容置区域,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容置区域内。可选的,所述换热盘管为盘绕设置且相互连通的通水管道,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可选的,盘绕设置的所述换热盘管的相邻管道的间隙为1 ̄3cm。可选的,所述风机在所述底板上排布设置有多个。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布设置在一个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或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多个所述风机的进风侧。具体地,所述温度控制器是比例单元-积分单元-导数单元温度控制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包括风机、底板、温度传感器、换热盘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侧。本技术的换热器及控制柜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风机,在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较高时,温度控制器控制换热器开始工作,确保机柜内维持器件正常工作的温度,避免机柜内温度过高对器件产生不良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换热器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柜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换热器;2-控制柜;10-风机;11-护网;20-底板;30-温度传感器;40-换热盘管;41-进水口;43-出水口;50-温度控制器;60-侧板;70-电源连接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器1,包括风机10、底板20、温度传感器30、换热盘管40和温度控制器50,风机10设置在底板20上,温度传感器30设置在风机10的进风侧,温度控制器50分别与温度传感器30和风机10电连接,换热盘管40设置在风机10的出风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中,对于温度控制器50的选型不作具体限定,只要能够接收温度传感器30输出的温度信号,并控制风机10的工作即可。示例的,温度控制器50可以选用比例单元-积分单元-导数单元温度控制器(英文名称:Proportion、Integral、DerivativeTemperatureController,简称PID温度控制器),PID温度控制器是根据PID控制原理对整个控制系统进行偏差调节,从而使被控变量的实际值与工艺要求的预定值一致。PID温度控制器响应温度传感器30的温度信号并对风机10的开启和关闭进行控制,相比其他类型的温度控制器,PID温度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较好,工作状态稳定,成本低。第二,如图1所示,风机10设置在底板20上,即,在底板20上设置有风机10的安装口,风机10通过安装口安装在底板20上,以通过风机10将空气由底板20的一侧吹至另一侧。本技术实施例中对于风机10在底板20上的设置数量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当在底板20上设置有多个风机10时,如图1所示,多个风机10在底板20上排布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底板、温度传感器、换热盘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底板、温度传感器、换热盘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风机的进风侧,所述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风机电连接,所述换热盘管设置在所述风机的出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进风侧设置有护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护网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侧边连接设置的四个侧板,所述底板与四个所述侧板围合形成一个容置区域,所述换热盘管和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容置区域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格曼斯温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