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31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无取向硅钢组成化学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 2.5~3.5%,Mn 0.15~0.25%,Al 0.8~1.0%,P≤0.05%,S≤0.0015%,N≤0.002%,Ti≤0.005%,V≤0.004%,Nb≤0.004%,且同时满足3.8%≤Si+Al≤4.3%,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0.5mm厚度时铁损P1.5/50≤2.4W/kg,铁损P1.5/50各向异性T≤10%,能够满足大型水力发电机定子铁芯等领域对硅钢片的磁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无取向电工钢广泛用于马达及变压器等的铁芯材料。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发,强烈要求提高各种电器的效率,而作为用于这些电器的马达和变压器的铁芯材料,期望得到更低的铁损及低的磁各向异性。如大型水力发电机的定子铁损就提出了要求采用铁损P1.5/50≤2.4W/kg、P1.5/50各向异性≤10%的无取向硅钢。作为降低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磁各向异性的手段,特开平5-214444号公报中提出在最终冷轧前钢板的退火过程中(常化或中间退火)在高温加热段进行通电加热,以达到晶粒细化、组织均匀、磁各向异性小的目的,但通电加热对设备及操作等的要求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难以实现。另外,特开2008-127659号公报中提出在钢中添加Sn的方案,以提高钢中有利的{100}面织构的比例,减小磁各向异性。但对高牌号无取向硅钢来说,钢中添加Sn会增加钢的脆性,增加其制造难度。作为降低无取向电工钢铁损的手段,我们知道通过降低热轧加热温度、防止钢中MnS和AlN等析出物的固溶,可以减少弥散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0.5mm厚度时铁损P1.5/50≤2.4W/kg,铁损P1.5/50各向异性T≤10%,其组成化学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 2.5~3.5%,Mn 0.15~0.25%,Al 0.8~1.0%,P≤0.05%,S≤0.0015%,N≤0.002%,Ti≤0.005%,V≤0.004%,Nb≤0.004%,且同时满足3.8%≤Si+Al≤4.3%,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洁净钢的冶炼工艺按上述成份范围进行冶炼,并连铸成坯;2)将连铸坯加热到1120~1160℃,加热保温时间为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各向异性低的无取向硅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取向硅钢0.5mm厚度时铁损P1.5/50≤2.4W/kg,铁损P1.5/50各向异性T≤10%,其组成化学元素及质量百分比为:C≤0.005%,Si2.5~3.5%,Mn0.15~0.25%,Al0.8~1.0%,P≤0.05%,S≤0.0015%,N≤0.002%,Ti≤0.005%,V≤0.004%,Nb≤0.004%,且同时满足3.8%≤Si+Al≤4.3%,其它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洁净钢的冶炼工艺按上述成份范围进行冶炼,并连铸成坯;2)将连铸坯加热到1120~1160℃,加热保温时间为0.5~1小时;3)钢坯出炉进行热轧,热终轧温度800~900℃,卷取温度580~680℃;4)钢卷自然冷却至室温;5)进行常化酸洗,常化温度控制在900~950℃,常化时间为10秒~3分钟,酸洗至表面洁净;6)进行冷轧,冷轧压下率为70~85%;7)在连续退火炉中进行成品退火,成品退火温度为950~1050℃,退火时间为10~60秒,在H2和N2混合气或全H2气氛中进行退火;8)退火后冷却,钢带冷却过程采用两段式冷却,第一段为高温段缓慢冷却,此段冷却在退火炉内进行,冷却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东方李准杨光胡伟东黄成红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