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块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26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其强度足以能安全切实地固定住瓷块并防止漏水的瓷块支撑结构。包括瓷块安装板和至少一个将瓷块安装板安装在建筑物墙体上的基底构件。该瓷块安装板带有一系列横向凸出块。该凸出块以与两个瓷块垂直间隔相对应的间隔垂直地互相平行排列,每一块足以插入所述瓷块的燕尾槽内。每一凸出块的内部也构成一燕尾槽。该基底构件在其面向安装板的表面上设有按预定间隔的朝上倾斜的冲切翘起的凸起,用于钩住啮合凸出块的燕尾槽的内表面。(*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瓷块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安装了瓷块后能构成一种安装了瓷块的墙壁作为建筑物的外墙、内墙或类似物的瓷块支撑结构。一种通常被用作如上所述这种目的的瓷块支撑结构在申请号为48862/1987的日本专利中被揭示,这种瓷块支撑结构一般以如图1和2所示的方式构成。图1说明了一种通常的用作建筑物外墙的安装了瓷块的墙壁结构,其中,一瓷块安装板100经适当的装置102例如基底构件、通常的椽木或类似物被固定在一建筑物的墙体(没有画出)的外表面上,而瓷块104被支撑排列在该瓷块安装板100的外表面上,这样,一安装了瓷块的墙壁就形成了。为了这个目的,如图2所示的安装板100的外表面上带有一系列在水平方向上以预先确定的间隔分布的、大体上为L形的固定钩106,它们在垂直方向上形成许多行列,其间带有预先确定的间隔。瓷块104通过固定钩106被固定在瓷块安装板100上。每一个固定钩106通过将一部分安装板100冲切翘起的方法制成大体上为L形状。相应地,在瓷块104的内表面上制成带有凹槽108,固定钩106可以伸入凹槽108,从而将瓷块104固定在瓷块安装板100上。如上所述方式制作的瓷块安装板100和瓷块104导致将瓷块104安装到瓷块安装板100上的操作过程是依次由瓷块安装板100的下部向上进行的。如上所述,将瓷块安装到安装板上的安装操作通常是通过使每个瓷块的内表面上的凹槽与经冲切翘起形成的安装板外表面上的固-->定钩挂扣啮合而实现的。不幸的是,这种方法有时不能有效安全地把瓷块安装在安装板上,同时如上所述,瓷块是从安装板的下部依次向上被安装到安装板上的。因此,当为了将瓷块安装到安装板的上部而搭起或重建起脚手架时,或拆卸脚手架时,已经安装在安装板的瓷块就会经常被损坏或弄脏。另外,脚手架的拆卸不可能早于瓷块在安装板上安装完毕之前完成。这样,应将注意到,现有技作降低了瓷块在安装板上安装的可操作性。另外,现有技术使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瓷块之间带有间隙,该间隙中充填了接头密封层,以防雨水进入间隙。不幸的是,由于时间、温度等的改变,该接头密封层容易产生裂纹,因此就无法充分防止雨水的进入。雨水进入间隙后,通过安装板上因制出固定钩而形成的孔渗透到了安装了瓷块的墙壁结构的里侧和建筑物的墙体内,导致漏雨水。更进一步,通常的安装板是在平板部分的安装板上通过冲切翘起部分平板部分而形成一系列固定钩。不幸的是,平板部分实质不能显示其高的强度和刚度了。因此,在平板部分上这样制出固定钩降低了瓷块安装板的强度和刚度。然而,现有技术没有采取任何必要步骤来强化安装板。因此,瓷块安装板就不能显示出令人满意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因为它必须支撑相当重的瓷块,尽管如上所述它的强度和刚度是比较差的。考虑到这样的问题,提议安装板用铝经挤压模制成,使得固定钩与安装板形成一个整体。然而,用铝挤压模制成的安装板降低了耐热性,尤其降低了耐火性,使得当温度挤近它的临界温度时,非常容易引起热变形。所以,当它暴露于高温时,它就不能安全地支撑瓷块。因此,十分期望提供一种瓷块支撑结构,它能够显示出足够安全地、切实地固定住瓷块的强度和刚度,有效地防止漏雨水和使得瓷块可以从它的上端依次往下安装。-->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瓷块支撑结构,它能使瓷块安装板有效地展示出足够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瓷块支撑结构,它能有效地防止漏雨水。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瓷块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一瓷块安装板和至少一个将瓷块安装板安装于建筑物墙体上的基底构件。安装板被制成带有一系列在安装板垂直方向上互相平行排列的横向凸出块,其间隔与带有燕尾槽和互相垂直邻近排列的瓷块的间隔相对应,而且每一个凸出块的尺寸被制成足以与瓷块的燕尾槽松动地配合。另外,每一个凸出块以由安装板向外扩展或凸起的方式制成,以便成为一燕尾槽。基底构件在面向安装板的一面上以预定间隔制出一些朝上倾斜凸起的切割翘起的凸块,它们与安装板的至少一部分凸出块的燕尾槽的内表面钩住啮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中,基底构件的切割翘起的凸块以大体与凸出块的间隔相等的间隔排列,并与所有的凸出块钩住啮合。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一部分是显而易见的,一部分将在说明书中阐明。因此,本专利技术包括了构造特征,元件的结合特征和将在后面显示的构造中被说明的部件的装配特征,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将被记载在权利要求中。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必须结合附图参考下面的说明;其中:图1是一个局部垂直剖视图,说明了一种常规的瓷块支撑结构;图2是一个局部透视图,说明了一种用于如图1所示的常规瓷块支撑结构的常规瓷块安装板;图3是一个局部侧视图,说明了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的实施例;图4是一个局部透视图,说明了如图3所示瓷块支撑结构;图5是一个局部分解透视图,说明了如图3所示的瓷块支撑结构的一部分;图6是一个局部侧视图,说明了另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的实施例;图7A和7C每一个都是局部侧视图,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中的瓷块安装板的各种变化形式;图8是一个局部侧视图,说明了又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的实施例;图9是一个局部垂直剖视图,说明了再一种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实施例;图10是一个分解透视图,说明了图9所示的瓷块支撑结构。现在,参考图3到图10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或相应的部分。图3到图5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瓷块支撑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实施例的瓷块支撑结构包括一瓷块安装板20,和至少一个将瓷块安装板安装于建筑物墙体上的基底构件26。所述实施例的瓷块安装板20的一个内表面经采用基底构件26如基底材料、通常的椽木或类似物适于安装于建筑物的墙体上。瓷块22安装在安装板20的另一表面上。瓷块安装板20的外表带有一系列第一横向凸出块28。第一横向凸出块28在瓷块安装板20的垂直方向上互相平行排列,其间隔与互相邻近垂直排列的瓷块22之间的间隔相对应,每一第一凸出块28都是以从安装板20朝外伸出或凸出的方式制成,这样便于确定燕尾槽30。更特殊地,每一个第一凸出块28是这样形成的即它包-->括一个向上倾斜伸出的上壁32,一个向下倾斜伸出的下壁34,和一个将上壁32和下壁34互相连接的前壁36。在所述的实施例中,前壁36在它的纵向截面上形成折线形,便于吸收安装板20因热膨胀和收缩带来的纵向尺寸的变化。而且,前壁36形成这种形状可使它与瓷块22紧密接触,以防止雨水滞留在前壁36和瓷块22之间,下面将详细说明。凸出块28的上壁32和下壁34分别如下文所述用作瓷块支撑面和弹性固定瓷块的瓷块固定面。另外,瓷块安装板20的外表面带有一系列第二横向凸出块38。第二凸出块38中的每一块以预先确定的间隔都排列在第一凸出块28中的每一块的下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由安装板20朝外伸出,这样就确定了燕尾槽40。更特殊地,第二凸出块38的每一块是这样形成的即它包括一个向上倾斜伸出的上壁42,一个向下倾斜伸出的下壁44,和一个将上壁42和下壁44连接的前壁46。第二凸出块38中的每一块适于形成每一个瓷块支撑装置,它可与位于第二凸出块38上方邻近的第一凸出块28一起固定支撑瓷块。更特殊地,第二凸出块38的上壁42用作固定表面24,它可与对应的第一凸出块28的下壁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瓷块支撑结构,包括:一用于安装每一块内表面上带有一燕尾槽的瓷块的瓷块安装板;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瓷块安装板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上的基底构件;所述瓷块安装板被制成带有一系列以与互相垂直邻近排列的所述瓷块的间隔相对应的间隔在所述瓷块 安装板的垂直方向上以互相平行的方式排列的横向凸出块,每一凸出块其尺寸被制成足以与所述瓷块的所述燕尾槽松动地配合;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凸出块被扩展制作以便在其内限定一燕尾槽;所述的基底构件在其面向所述瓷块安装板的一表面上按预定间隔以 朝上倾斜的方式被制成与所述瓷块安装板的至少一部分所述凸出块的所述燕尾槽的一内表面钩住啮合的冲切翘起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8-2-2 21304/88;JP 1987-12-15 315096/87;JP 191、一种瓷块支撑结构,包括:一用于安装每一块内表面上带有一燕尾槽的瓷块的瓷块安装板;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瓷块安装板安装在建筑物的墙体上的基底构件;所述瓷块安装板被制成带有一系列以与互相垂直邻近排列的所述瓷块的间隔相对应的间隔在所述瓷块安装板的垂直方向上以互相平行的方式排列的横向凸出块,每一凸出块其尺寸被制成足以与所述瓷块的所述燕尾槽松动地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元旦
申请(专利权)人:元旦比迪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