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涛专利>正文

一种墙体辅条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03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墙体辅条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用房屋部件及其使用方法,辅条是两相互垂直的护翼板1,其特征是两个护翼板1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3和至少2个固定孔2,两护翼板1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墙体辅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墙体底灰完成后,利用辅尺与线堕校正与地面的垂直度后,利用钉子将辅条钉牢,然后抹灰或刮腻子,最后刷或喷表面装饰涂层。具有使用方便,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适用于建筑物的阴阳角处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墙体辅条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墙体辅条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建筑用房屋部件及其使用方法,特别是一种墙角用较薄形镶板及其使用方法。申请日前,建筑物墙体阴、阳角的一般都是传统的依靠技工的自身水平,以填平补齐的方式来处理,存在着耗用工时大,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装饰用角条型材,是两相互垂直的护翼板,但在建筑物上直接使用尚未发现,即使使用,也难保证在墙体阴阳角处理上工程质量,且使用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的墙体辅条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下列方式实现:一种墙体辅条,是两个相互垂直的护翼板,其特征是两个护翼板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和至少2个固定孔,两护翼板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两个护翼板相互垂直是便于与墙体配合;护翼板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的目的是提高灰浆的通透量,使辅条与墙体的固定更牢固;每个护翼板上设有固定孔的目的是能够固定在墙体上,并保证线性相对稳定;两护翼板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是便于墙体的阳角配合;凸出的目的是在下一步的墙体处理中使墙面处理更符合工程要求。两护翼板交接处为凹进的阴角,是便于墙体的阴角配合,在下一步的墙体处理中使墙面处理更符合工程要求。固定孔孔距为60~65cm的整数倍。目的是适用于砖墙,固定时,钉子等固定物固定于砖缝内。两护翼板交接处的角略带园弧。其目的是便于制作。一种墙体辅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墙体底灰完成后,利用辅尺与线堕校正与地面的垂直度后,利用钉子将辅条钉牢,然后抹灰或刮腻子,最后刷或喷表面装饰涂层。在处理斜墙体角时,利用辅尺校正。石膏板墙体完成后,利用辅尺与线堕校正与地面的垂直-->度后,利用钉子将辅条钉牢,然后刷或喷表面装饰涂层。通过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介绍: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示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阴角示意图。实施例1、一种墙体辅条,是两相互垂直的护翼板1,其特征是两个护翼板1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3和两端设置固定孔2,两护翼板1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并且两护翼板1与阳角的交接处略带园弧。实施例2、如实施例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两护翼板1交接处为凹进的阴角,并且两护翼板1与阳角的交接处略带园弧。实施例3、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本实新型,固定孔2距为60~65cm。实施例4、如实施例1或2所述的本实新型,固定孔2距为60~65cm的整数倍。实施例5、一种墙体辅条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墙体底灰完成后,利用辅尺与线堕校正与地面的垂直度后,利用钉子将辅条钉牢,然后抹灰或刮腻子,最后刷或喷表面装饰涂层。实施例6、如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墙体辅条的使用方法,是在处理斜墙体角时,利用辅尺校正。实施例7、如实施例5所述的一种墙体辅条的使用方法,是石膏板墙体完成后,利用辅尺与线堕校正与地面的垂直度后,利用钉子将辅条钉牢,然后刷或喷表面装饰涂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体辅条,是两相互垂直的护翼板[1],其特征是两个护翼板[1]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3]和至少2个固定孔[2],两护翼板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体辅条,是两相互垂直的护翼板[1],其特征是两个护翼板[1]上设有不规则排列的刺孔[3]和至少2个固定孔[2],两护翼板交接处为凸出的阳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墙体辅条,其特征是两护翼板[1]交接处为凹进的阴角。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墙体辅条,其特征是固定孔[2]孔距为60~65cm的整数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墙体辅条,其特征是两护翼板[1]交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涛
申请(专利权)人:于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