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253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式I所示的六元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电子受体性质,将该六元环衍生物作为掺杂剂与具有电子供体性质的基质材料混合,在较低的掺杂浓度下具有较高的电导率,通过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空穴,有效的提高了空穴迁移率,具有较高的空穴注入效率。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器件结构展现了相对于比较例更好的发光性能,具有较低的驱动电压,较高的发光效率,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通常OLED具有多层结构,包括氧化铟锡(ITO)阳极和金属阴极以及置于ITO阳极与金属阴极之间的若干有机物层,如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等。在一定电压驱动下,空穴与电子分别由阳极与阴极注入到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两者分别经过空穴传输层和电子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当两者在发光层中相遇时形成激子,当激子回落到基态时会发光。ITO由于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较低的电阻率,在OLED中普遍作为阳极使用,但由于ITO的功函数与HTL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相差比较大,工作时会在ITO与HTL之间形成注入势垒,影响器件发光效率。为了提高OLED的性能,一般在ITO与HTL之间插入空穴注入层,来降低空穴的注入势垒。然而空穴注入层材料的HOMO能级应该与ITO的功函数和HTL的HOMO能级相匹配才能发挥最优的效果。同时空穴注入层与其他各层材料也存在最佳的匹配关系。因此发展不同层间材料的最佳匹配,探索最优的器件组成,一直是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所述阳极相对设置的阴极;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设置的发光层:所述阳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一有机物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三有机物层;所述第一有机物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二有机物层;所述第一有机物层包含式1表示的五元环衍生物;所述第二有机物层包含式2表示的化合物;所述发光层是包含式4至6表示的化合物;所述第三有机物层是包含式3表示的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所述阳极相对设置的阴极;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设置的发光层:所述阳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一有机物层;所述阴极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三有机物层;所述第一有机物层和所述发光层之间设置的第二有机物层;所述第一有机物层包含式1表示的五元环衍生物;所述第二有机物层包含式2表示的化合物;所述发光层是包含式4至6表示的化合物;所述第三有机物层是包含式3表示的化合物:其中,X选自O或者S;R1、R2、R3、R4、R5、R6、R7、R8独立的选自氰基、卤素、三氟甲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6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r1至Ar3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L选自单键、C6~C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芳基、C2~C30取代或未取代的二价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r4、Ar5、Ar6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r7、Ar8、Ar9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其中,Ar10和Ar11独立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Cy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有机化合物层包括空穴注入层,所述空穴注入层包含由式1表示的五元环衍生物;和/或者,第一有机层包括电荷生成层,所述电荷生成层包含由式1表示的五元环衍生物;第二有机材料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包含由式2表示的化合物;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可一高春吉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