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及其开关特性提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3220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及其开关特性提升方法。如何提高TFET的开态电流是TFET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源区、漏区以及源区与漏区之间的沟道组成石墨烯条带异质结;沟道由沿源区至漏区方向排布的沟道一段和沟道二段组成;源区、沟道二段和漏区均为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沟道一段的条带延伸方向与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的延伸方向成一夹角。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关态情况下,沟道一段沿器件长度方向为带隙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区域态密度为0,起到抑制关态电流的作用;开态情况下,沟道内有电流,沟道一段沿电流传输方向为锯齿型石墨烯条带,沟道一段内无带隙,促进电子在源区与沟道间的量子隧穿效应,提升开态电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及其开关特性提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场效应晶体管
,提出了一种使用石墨烯异质结作隧穿场效应管(TFET)的导电沟道,提升TFET开关特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IC专利技术以来,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MOSFET)就是IC中最流行的半导体器件,且器件的特征尺寸按照摩尔定律的预测规律不断缩小。随着器件小型化的持续发展,MOSFET由于沟道长度缩短而出现的“短沟道效应”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MOSFET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因为MOSFET利用电子的热运动产生沟道电流,工作原理的限制导致MOSFET器件的亚阈值摆幅不能低于60meV/dec,器件功耗大,同时也抑制了器件尺寸的进一步缩小。为了解决MOSFET器件在IC小型化和低功耗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弊端,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器件是目前业界提出的3种解决问题的方案。TFET利用电子在不同能级间的量子隧穿效应产生沟道电流,器件亚阈值摆幅可以降低到60meV/dec以下,满足当前IC发展的需求,但是TFET开态电流较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所以如何提高TFET的开态电流是TFET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包括顶栅、底栅、栅氧化层、源区、漏区和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区、漏区和沟道位于顶部栅氧化层及底部栅氧化层之间;底栅位于底部的栅氧化层下方,顶栅位于顶部的栅氧化层上方,且顶栅和底栅在长度方向上均与沟道对齐设置;源区、漏区以及源区与漏区之间的沟道组成石墨烯条带异质结;源区、漏区和沟道的宽度相等;所述的沟道由沿源区至漏区方向排布的沟道一段和沟道二段组成;源区、沟道二段和漏区均为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沟道一段的条带延伸方向与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的延伸方向成一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包括顶栅、底栅、栅氧化层、源区、漏区和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源区、漏区和沟道位于顶部栅氧化层及底部栅氧化层之间;底栅位于底部的栅氧化层下方,顶栅位于顶部的栅氧化层上方,且顶栅和底栅在长度方向上均与沟道对齐设置;源区、漏区以及源区与漏区之间的沟道组成石墨烯条带异质结;源区、漏区和沟道的宽度相等;所述的沟道由沿源区至漏区方向排布的沟道一段和沟道二段组成;源区、沟道二段和漏区均为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沟道一段的条带延伸方向与扶手椅型石墨烯纳米条带的延伸方向成一夹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条带异质结双栅TFET,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氧化层采用SiO2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晶封路阮良浩赵文生张海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