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2412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翻身工装包括翻身平台,翻身平台用于固定薄板分段,翻身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开口设于平台本体的一端并连通于容纳空间;加强梁,加强梁设于开口处,并可拆卸连接于平台本体;当加强梁从平台本体上被拆卸时,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通过开口进入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以使薄板分段位于平台本体的上方。该薄板分段翻身工装通过在平台本体上设置能够拆卸的加强梁,使加强梁在从平台本体上被拆下时,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能够直接驶入平台本体内,避免了薄板分段因吊运而损伤自身结构,导致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
技术介绍
薄板分段为邮轮船体的主要组成部件之一,为降低邮轮的空船重量,薄板分段大量采用5mm左右的薄板制造而成,同时,邮轮的薄板分段大都为大尺寸片状分段,整体结构较弱。因此,薄板分段在进行翻身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为避免薄板分段在翻身中变形,所采用的手段是将薄板分段固定在一个翻身平台上,再将该翻身平台的两端连接于两个起吊设备上,并通过这两个起吊设备对翻身平台两端的提拉,使薄板分段随着翻身平台一起被翻转,其中,翻身平台的具体结构和用法可参见公开号为201710474854.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然而,薄板分段通常是放置在平板小车上的,当该薄板分段需要翻身时,必须将其从平板小车转移至翻身平台上。在现有技术中,是通过起吊设备将薄板分段从平板小车吊运至翻身平台的方式实现的,然而,由于薄板分段的自身结构十分脆弱,这种短途的水平吊装也很容易对薄板分段的结构造成损害,使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影响最终制成的船舶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将薄板分段从平板小车上吊运至翻身平台,容易对薄板分段的结构造成损害,使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包括翻身平台,所述翻身平台用于固定薄板分段,所述翻身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一端并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于所述开口处,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平台本体;当所述加强梁从所述平台本体上被拆卸时,承载所述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以使所述薄板分段位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该薄板分段翻身工装的翻身平台,通过在平台本体上设置能够拆卸的加强梁,使加强梁在从平台本体上被拆下时,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能够直接驶入平台本体内,代替现有技术中以吊运方式将薄板分段搬运至翻身平台上,避免了薄板分段因吊运而损伤自身结构,导致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由该薄板分段所制成的船舶质量。较佳地,所述平台本体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平行并列设置;横梁,所述横梁设于所述主梁的一端,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梁;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主梁围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主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上述结构为使平台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的同时还能保证较佳强度的一种实现结构。较佳地,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均具有螺纹孔;所述翻身平台还包括若干螺栓,所述螺栓贯穿于任一所述主梁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加强梁的螺纹孔,以实现加强梁与平台本体的主梁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功能。该种固定方式使在拆卸或安装加强梁时,可通过从主梁外侧拧紧或拧松螺栓的方式实现,有效降低了加强梁的拆装难度。较佳地,两根所述主梁的间距小于所述薄板分段的宽度,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用于固定薄板分段。较佳地,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与所述运输小车用于承载所述薄板分段的顶板齐平,以使承载薄板被运输至容纳空间时,使承载薄板与主梁的上表面保持贴合,从而有效降低将该承载薄板固定在主梁的上表面的难度。较佳地,所述翻身平台还包括:附加加强梁,所述附加加强梁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平台本体。该附加加强梁用于进一步加强平台本体的结构强度,以使整体强度满足固定薄板分段并翻转的功能。其中,由于附加加强梁位于容纳空间处,因此必须在运输小车离开平台本体的容纳空间之后才能安装在平台本体上。一种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其利用如上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所述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加强梁从所述平台本体上拆下;S2、使承载待翻身的所述薄板分段的所述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容纳空间;S3、将所述薄板分段固定于所述平台本体;S4、将所述平台本体吊起,使所述薄板分段脱离所述运输小车;S5、使所述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离开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容纳空间;S6、将所述加强梁重新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上。该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通过使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经翻身平台的开口进入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处,以代替现有技术中以吊运方式将薄板分段搬运至翻身平台上,从而避免了薄板分段因吊运而损伤自身结构,导致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由该薄板分段所制成的船舶质量。一种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其利用如上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所述运输小车具有顶板,所述顶板用于承载所述薄板分段,所述顶板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调节,所述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加强梁从所述平台本体上拆下;S2、将承载待翻身的所述薄板分段的所述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容纳空间;S3、将所述薄板分段固定于所述平台本体;S4、降低所述顶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使所述薄板分段脱离所述运输小车;S5、使所述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离开所述翻身平台的所述容纳空间;S6、将所述加强梁重新安装在所述平台本体上。该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通过使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经翻身平台的开口进入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处,以代替现有技术中以吊运方式将薄板分段搬运至翻身平台上,从而避免了薄板分段因吊运而损伤自身结构,导致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由该薄板分段所制成的船舶质量。另外,该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通过使用顶板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可以调节的运输小车,使运输小车承载着薄板分段驶入容纳空间之后,可通过运输小车的顶板的下降,使薄板分被翻身平台支撑,从而在无需将翻身平台吊起的情况下就能使运输小车从容纳空间内驶出,进一步简化了该方法的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及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中,薄板分段翻身工装通过在翻身平台的平台本体上设置能够拆卸的加强梁,使加强梁在从平台本体上被拆下时,承载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能够直接驶入平台本体内,代替现有技术中以吊运方式将薄板分段搬运至翻身平台上,避免了薄板分段因吊运而损伤自身结构,导致薄板分段出现弯曲甚至变形的情况,有效提高了由该薄板分段所制成的船舶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将薄板分段固定于翻身平台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薄板分段翻身工装100翻身平台1主梁111,间距S横梁112加强梁12容纳空间13开口14螺栓15附加加强梁16薄板分段101运输小车102步骤S101~S106步骤S201~S20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并不因此将本专利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100,其包括有翻身平台1,该翻身平台1用于固定薄板分段101,并在起吊设备牵引下翻转,以使所固定的薄板分段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包括翻身平台,所述翻身平台用于固定薄板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一端并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于所述开口处,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平台本体;当所述加强梁从所述平台本体上被拆卸时,承载所述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以使所述薄板分段位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包括翻身平台,所述翻身平台用于固定薄板分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平台包括: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具有容纳空间和开口,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一端并连通于所述容纳空间;加强梁,所述加强梁设于所述开口处,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平台本体;当所述加强梁从所述平台本体上被拆卸时,承载所述薄板分段的运输小车通过所述开口进入所述翻身平台的容纳空间,以使所述薄板分段位于所述平台本体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包括:两根主梁,两根所述主梁平行并列设置;横梁,所述横梁设于所述主梁的一端,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根所述主梁;所述横梁和两根所述主梁围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开口位于所述主梁远离所述横梁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梁的两端均具有螺纹孔;所述翻身平台还包括若干螺栓,所述螺栓贯穿于任一所述主梁并螺纹连接于所述加强梁的螺纹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主梁的间距小于所述薄板分段的宽度,所述主梁的上表面用于固定薄板分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与所述运输小车用于承载所述薄板分段的顶板齐平。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薄板分段翻身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身平台还包括:附加加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丹叶峰王杰卢军国徐占勇吴铁成冯敏超李宁孙川付文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