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02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下基板,下基板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包括立柱,立柱上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且滑轨远离立柱的端部均朝向立柱的中心轴。立柱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支撑板水平设置,支撑板通过两根与滑轨相对应的支撑柱连接立柱,支撑柱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支撑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滑轨。下基板上安装有两根与支撑柱相对应的调节柱,调节柱一端转动连接下基板,调节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柱。下基板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平台,液压升降平台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调节柱移动的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灵活调节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接触网立柱基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接触网立柱在安装时,都是一体浇筑而成,后期并不能进行移动调节,而当现场架设悬挂线或者面对其他需要调整高度的情况时,就没有办法进行操作。所以有必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改善,使整个立柱基础更为灵活可控,使整个立柱基础的高度可调节,以应对现场架设或者后期更改所产生的众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灵活,只能灵活的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包括安装在接触网基础上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下基板,所述下基板下部与接触网基础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立柱,所述立柱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所述立柱上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且所述滑轨远离立柱的端部均朝向立柱的中心轴;所述立柱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通过两根与滑轨相对应的支撑柱连接立柱,所述支撑柱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所述支撑柱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滑轨;所述下基板上安装有两根与支撑柱相对应的调节柱,所述调节柱一端转动连接下基板,所述调节柱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柱;所述下基板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平台,所述液压升降平台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调节柱移动的推杆,所述推杆竖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中安装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竖直设置,所述缓冲装置一端连接支撑板,所述缓冲装置另一端连接立柱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为液压缓冲器。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若干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为包括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的L型结构,所述限位杆短边远离长边的端部转动连接滑轨,所述限位杆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滑轨所在的平面,所述限位杆的转动角度为0°~90°,所述限位杆初始位置的短边位于滑轨所在的平面,所述限位杆初始位置的长边位于短边的上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连接支撑板的端部通过滚轴连接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柱连接下基板的端部通过滚轴连接下基板。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柱连接支撑柱的端部通过滚轴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支撑柱。进一步的,所述滑轨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柱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立柱作为整个装置的主要结构,可保证一定的稳定性。同时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支撑柱的可调节和调节柱的可调节,实现支撑柱和调节柱的配合,从而达到高度灵活调节的目的。推杆的设置,则能够实现高度调节的智能操作,升降台的采用,也是能够提高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基础上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滑轨与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接触网基础、2-下基板、3-立柱、4-滑轨、5-支撑板、6-支撑柱、7-调节柱、8-缓冲装置、9-限位杆、10-移动板、11-液压升降平台、12-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接触网基础1,接触网基础1上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下基板2,下基板2下部与接触网基础1固定连接,下基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调节座包括立柱3,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2,立柱3上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4,且滑轨4远离立柱3的端部均朝向立柱3的中心轴,滑轨4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立柱3上方安装有用于支撑接触网支柱的支撑座,支撑座包括支撑板5,支撑板5水平设置,支撑板5通过两根与滑轨4相对应的支撑柱6连接立柱3,支撑柱6位于支撑板5的下侧,支撑柱6一端通过滚轴转动连接支撑板5,支撑柱6另一端滑动连接滑轨4。滑轨4两侧均转动安装有若干限位杆9,限位杆9为包括一个长边和一个短边的L型结构,限位杆9短边远离长边的端部转动连接滑轨4,限位杆9的转动平面垂直于滑轨4所在的平面,限位杆9的转动角度为0°~90°,限位杆9初始位置的短边位于滑轨4所在的平面,限位杆9初始位置的长边位于短边的上侧。下基板2上安装有两根与支撑柱6相对应的调节柱7,调节柱7一端通过滚轴转动连接下基板2,调节柱7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柱6,调节柱7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调节柱7连接支撑柱6的端部通过滚轴安装有移动板10,移动板10滑动连接支撑柱6。采用移动板10的目的是增加调节柱7与支撑柱6的接触面积,增加稳定性。下基板2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平台11,液压升降平台11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调节柱7移动的推杆12,推杆12竖直设置。立柱3中安装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竖直设置,缓冲装置8一端连接支撑板5,缓冲装置8另一端连接立柱3底部,本专利技术缓冲装置8采用液压缓冲器。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当调节柱7位于滑轨4的最底端时,支撑板5距离地面的高度最高;当需要使接触网支柱的高度降低时,移开限位杆9。通过提升液压升降平台11使推杆12上推,推杆12的上推推动调节柱7移动,调节柱7与下基板2连接的端部朝向立柱3移动,调节柱7上的移动板10沿支撑柱6往上移动。随着调节柱7的移动,支撑柱6由于调节柱7的挤压沿滑轨4移动,随着支撑柱6与滑轨4连接的端部的不断移动,支撑柱6与滑轨4的倾斜角度不断扩大,则支撑板5的高度缓慢降低,当高度足够时,关闭液压升降平台11,并且使用限位杆9进行限位。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接触网基础(1)上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下基板(2),所述下基板(2)下部与接触网基础(1)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立柱(3),所述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2),所述立柱(3)上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4),且所述滑轨(4)远离立柱(3)的端部均朝向立柱(3)的中心轴;所述立柱(3)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5)通过两根与滑轨(4)相对应的支撑柱(6)连接立柱(3),所述支撑柱(6)位于支撑板(5)的下侧,所述支撑柱(6)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柱(6)另一端滑动连接滑轨(4);所述下基板(2)上安装有两根与支撑柱(6)相对应的调节柱(7),所述调节柱(7)一端转动连接下基板(2),所述调节柱(7)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柱(6);所述下基板(2)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平台(11),所述液压升降平台(11)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调节柱(7)移动的推杆(12),所述推杆(12)竖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接触网基础(1)上的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下基板(2),所述下基板(2)下部与接触网基础(1)固定连接,所述下基板(2)上部固定安装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包括立柱(3),所述立柱(3)底部固定连接下基板(2),所述立柱(3)上端包括两条对称设置的滑轨(4),且所述滑轨(4)远离立柱(3)的端部均朝向立柱(3)的中心轴;所述立柱(3)上方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水平设置,所述支撑板(5)通过两根与滑轨(4)相对应的支撑柱(6)连接立柱(3),所述支撑柱(6)位于支撑板(5)的下侧,所述支撑柱(6)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板(5),所述支撑柱(6)另一端滑动连接滑轨(4);所述下基板(2)上安装有两根与支撑柱(6)相对应的调节柱(7),所述调节柱(7)一端转动连接下基板(2),所述调节柱(7)另一端滑动连接支撑柱(6);所述下基板(2)上安装有液压升降平台(11),所述液压升降平台(11)上安装有用于推动调节柱(7)移动的推杆(12),所述推杆(12)竖直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交通接触网立柱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中安装有缓冲装置(8),所述缓冲装置(8)竖直设置,所述缓冲装置(8)一端连接支撑板(5),所述缓冲装置(8)另一端连接立柱(3)底部。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泽宇陈牧遥鲍子佩方芳夏钢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