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状披覆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78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层状披覆材料,例如地板,包括弹性材料层(3),例如橡胶基材料,以及一种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例如由铝制成,耦合于弹性材料层(3)上。该金属网状结构(2)至少部分在弹性材料层(3)的表面上显露出来。平衡层(5)设置在弹性材料层(3)相对于平面金属结构(2)的另一侧,例如以纤维网形式,如玻璃纤维。优选地,平衡层(5)与土工织物材料和/或毡制品形式材料(6)的外层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状披覆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层状披覆材料,其可以用于地板,如民用地板,特别是在工业上的应用。名词“工业上”在这里通常是指地面承受经常有人来人往的情况或者地面经受大量磨损的情况(例如飞机场、铁路或者公共汽车站,地铁站,商业中心等)。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层状披覆材料,例如用于“弹性地板”的材料。
技术介绍
名词“弹性地板”或者“弹性地板层”是用于描述根据在欧洲标准委员会框架下操作的CEN/TC134委员会所限定的弹性地板的类型,特别地是以EN650标准限定的地面类型。因此,根据该名词的现有含义,其是指由某些材料制成的弹性地板,该材料包括例如天然、人工合成橡胶,人工合成树脂(例如,聚烯烃基材料、PVC基材料等),以及具有特定组成的材料,例如油布。涉及这种类型地板披覆材料的现有技术相当广泛,已知的例如文献US-A-4,772,500,US-A-5,217,554,US-A-5,899,038,US-A-2003/006522,US-B-6,391,381,US-B-6,418,691,US-B-6,809,144,US-A-2005/006809和US-A-2005/065236,所有指定的文献都属于本专利申请的受让人。在此所描述类型的层状披覆材料的制备过程中(以及特别用于地板的材料),必须考虑到不同性能,实际上这些性能经常相互是对立的。最迫切需要的一种是披覆材料,其可以结合吸引人的美学外观以及高耐磨损性、甚至在高负荷下的低变形性、空间稳定性(特别地,一段时间后平面性能的保持性),不发生与置放基底的剥离现象,以及结合完全令人满意的踩踏性能(良好的抗滑性能、低噪音)。以理想的方式不可能满足所有这些需要,这意味着至少对于某些应用,使用-->者的选择是根据不同类型的披覆材料(通常,一种更惯用的类型)而进行,例如,陶瓷、大理石和/或石块披覆层和地板,但是所述披覆材料并非没有某些严重的缺陷,例如重量(其导致很难被采用,例如所述材料在交通工具中的使用),可能存在置放基底变形或振动情况下损坏和破裂的危险(这也是导致这种地面在交通工具结构中或者在民用构造中使用时在地震危险区域中产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披覆层,其能够以理想的方式解决前面提到的使用弹性材料以及替代材料相关的问题,该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披覆层材料,其能够与美观结合,并具有一些惯用材料踩踏所不具备的压力抵抗性(特别地,踩踏“舒适性”)以及这种披覆层是弹性材料的,是传统公认的低重量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层状披覆材料包括:弹性材料层以及平面金属网状结构,金属网状结构耦合于所述的弹性材料层上;所述金属网状结构至少部分在所述弹性材料层表面上露出。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可以完全在所述弹性材料层表面上显露出来。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和所述弹性材料层之间通过粘性促进剂或底漆粘接。所述金属网状结构可以是完全平面结构,由可变形金属材料制成,优选由铝制成。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在单位面积的质量大约在250~1250g/m2之间,优选大约为750g/m2。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具有平整的菱形或六边形形状的网孔,网孔的主对角线(DL)值约在5~25mm之间,优选约在10~15mm之间,更优选为约10mm。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的网孔的次对角线(DC)值约在3~13mm之间,优选约在5~6.5mm之间,更优选为约5mm。所述弹性材料层由橡胶、人工合成树脂,以及油毡制成,优选为橡胶基材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层状披覆材料还包括平衡层,位于所述弹性材料层相对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的另一侧。所述平衡层可以是网状物形式,由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组成。所述平衡层与土工织物材料和/或毡制品形式材料的外层相连。基本上,在此所描述的解决方案是基于金属材料(特别地,以网状结构的形式)和弹性材料的结合。该结合本身对于现有技术不是新的;其被广泛使用,例-->如,在传送带的制造中,以及在制造轮胎和组件例如封套、抗震元件和类似的自动化工业中,其中弹性体与具有金属加固结构结合,通常具有网状结构。上述“技术”方案通常是金属加固结构相对于弹性体材料保持在隐藏(嵌入)的位置,其追求的是金属/弹性体组合材料尽可能不会有暴露金属材料的危险。在此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则相反,并且是取得意料不到的事实及认识,即,至少部分加固金属结构暴露在披覆层的外表面上,使披覆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抗磨损性,甚至在重负荷下的低变形性,空间稳定性(特别地,一段时间后平面性能的保持性),不发生与置放基底的剥离现象,以及还有完全令人满意的踩踏性能(良好的抗滑性能、低噪音)。附加于上述的是可感知的美感而不会对弹性材料基材的披覆层的内在性能有负面影响。这种美感还有可能共同限制金属加固结构与弹性结构之间不希望的分离现象。附图说明下面将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并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该金属材料通常为网状、格状或网栅;图2为图1所示的金属材料结构在砑光机中对置滚筒设备中进行平整处理示意图;图3为图2中得到的平面网状结构耦合到用于弹性地板或弹性地板披覆材料的处理示意图;图4为披覆材料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表示在此所述方法的初始步骤之一,该步骤提供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该金属材料通常表现为金属材料的网状、格状或网栅1。尽管该选择不是硬性的,但由可变形金属材料组成的网状结构,也就是表现柔韧性和延展性的结构是充分优选的。现有的优选材料以铝为代表。该网状、织布或格状类似结构的每位面积质量优选约在250-1250g/m2之间,特别优选为大约750g/m2。在此使用的表达“接近”和“大约”显然是考虑于通常与构造相关的公差,以及考虑到不同时间段的测量值。-->网状或格状的网孔构造本身没有确定的结合参数。该选择通常优选的是带有平伸菱形网孔的网状结构(也就是说,每一网孔具有菱形形状)或平伸的六边形网孔。这种类型的网状金属结构通常能够在现有技术各种应用中得到。其中制造这种网状(网栅或格状)广泛应用的领域是汽车行业,其中使用这些网状,例如用于制备过滤器的保护性格子、通风进口和开孔或各种性能的管道。这种类型的网状或格状也在建筑部分广泛使用。这些结构的网孔尺寸经常通过两个数值而确定(DL和DC),其相应于网孔“对角线”的最大和最小值。为了在此所述技术方案的目标,认为主对角线DL的值接近5mm和25mm之间是优选的,最好约在10mm和15mm之间,特别优选值约为10mm。同样地,认为次对角线DC的值接近3mm和13mm之间是优选的,最好约在5mm和6.5mm之间,特别优选值约为5mm。以优选范围内,认为前述范围/数值彼此匹配。在此使用的名词“网状结构”具有其最广泛的含义,因此还包括在其范围内由平行纤维状元件组成的结构,或者根据各种性能设计的纤维状元件组成的结构。大多数情况下,其是具有由规则网孔组成的网状,这些结构的获得通常由金属板条带进行波浪式弯折和开槽以形成横向切口的规则排列(例如,五点排列)然后伸展以得到网状结构。在大多数应用中,该方法意味着得到的网状结构不是完全平面的,而是由许多分支,或至少是分支一部分沿着以相对于网状结构伸展的总体平面成微小角度的方向伸展。图2显示了处理的步骤,其中如图1所示的网状结构1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状披覆材料,其包括:弹性材料层(3);以及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其耦合于所述的弹性材料层(3)上;所述金属网状结构(2)至少部分在所述弹性材料层(3)表面上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EP 2005-8-9 05425587.21、一种层状披覆材料,其包括:弹性材料层(3);以及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其耦合于所述的弹性材料层(3)上;所述金属网状结构(2)至少部分在所述弹性材料层(3)表面上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2)完全在所述弹性材料层(3)表面上显露出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平伸金属网状结构(2)和所述弹性材料层(3)之间的粘性促进剂或底漆(4)。4、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状结构(2)是完全平面结构。5、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由可变形金属材料制成。6、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由铝制成。7、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单位面积的质量大约在250~1250g/m2之间。8、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单位面积的质量大约为750g/m2。9、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具有平整的菱形或六边形形状的网孔。10、根据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层状披覆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金属网状结构(2)的网孔的主对角线(DL)值约在5~25mm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尔南多斯托皮耶那
申请(专利权)人:曼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