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夹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430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夹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和阀杆,所述的阀座固定在阀体上,所述的阀瓣通过阀杆与阀座转动连接,所述的阀体的顶部设有止退插板,所述的阀杆的顶端贯穿止退插板位于阀体的顶部;所述的阀瓣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若干的凸起,所述的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垂直设置;所述的阀瓣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对夹蝶阀,在阀瓣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增加了阀瓣的密封性能,密封圈还设有密封腔,使密封圈能够随着阀瓣与阀体之间的空隙的大小塑造自身的形状;阀瓣上设有加强筋和凸起,增加了阀瓣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夹蝶阀
本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夹蝶阀。
技术介绍
蝶阀是用圆盘式启闭件往复回转90°左右来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一种阀门。蝶阀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迅速,并且还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功能和关闭密封特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阀门品种之一。但是其密封性能较差,并不适用于高密封性的场所。而且蝶阀的开关阻力较大,容易造成阀瓣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对夹蝶阀,以提高其密封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对夹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瓣和阀杆,所述的阀座固定在阀体上,所述的阀瓣通过阀杆与阀座转动连接,所述的阀体的顶部设有止退插板,所述的止退插板与阀体固定连接,所述的阀杆的顶端贯穿止退插板位于阀体的顶部;所述的阀瓣上设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若干的凸起,所述的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垂直设置,所述的凸起均匀的分布在阀瓣的边缘;所述的阀瓣外侧设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圈与阀瓣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圈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内壁,所述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腔。进一步的,所述的阀杆上设有挡圈、短衬套和长衬套,所述的挡圈、短衬套和长衬套从上到下依次套在阀杆的外侧,且均位于阀杆与阀体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挡圈位于止退插板的下方,所述的短衬套位于挡圈的下方,所述的长衬套位于所述的阀座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圈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加强筋沿着阀杆的轴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加强筋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强筋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的凸起为半球形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对夹蝶阀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对夹蝶阀,在阀瓣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增加了阀瓣的密封性能,也方便转动。所述的密封圈还设有密封腔,使密封圈能够随着阀瓣与阀体之间的空隙的大小塑造自身的形状,不会因为空隙不均匀等造成密封不严的问题。(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对夹蝶阀,阀瓣上设有加强筋和凸起,增加了阀瓣的强度,防止蝶阀因为开关阻力较大造成的阀瓣变形和损坏。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蝶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蝶阀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阀瓣的截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阀座;3、阀瓣;31、第一加强筋;32、第二加强筋;33、凸起;34、密封圈;341、内壁;342、密封腔;4、阀杆;5、止退插板;6、挡圈;7、短衬套;8、长衬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对夹蝶阀,包括阀体1、阀座2、阀瓣3和阀杆4,所述的阀座2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的阀瓣3通过阀杆4与阀座2转动连接,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有止退插板5,所述的止退插板5与阀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阀杆4的顶端贯穿止退插板5位于阀体1的顶部;所述的阀瓣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和若干的凸起33,所述的第一加强筋31与第二加强筋32垂直设置,所述的凸起33均匀的分布在阀瓣3的边缘;所述的阀瓣3外侧设有密封圈34,所述的密封圈34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圈34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密封圈34包括内壁341,所述的内壁341之间形成密封腔342。所述的阀杆4上设有挡圈6、短衬套7和长衬套8,所述的挡圈6、短衬套7和长衬套8从上到下依次套在阀杆4的外侧,且均位于阀杆4与阀体1之间。所述的挡圈6位于止退插板5的下方,所述的短衬套7位于挡圈6的下方,所述的长衬套8位于所述的阀座2的上方。所述的密封圈34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所述的第一加强筋31沿着阀杆4的轴向设置。所述的第一加强筋31的宽度大于第二加强筋32的宽度。所述的凸起33为半球形结构。所述的蝶阀,在阀瓣3的外侧设有密封圈34,且密封圈34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增加了阀瓣3的密封性能,也方便转动。所述的密封圈34还设有密封腔342,使密封圈34能够随着阀瓣3与阀体1之间的空隙的大小塑造自身的形状,不会因为空隙不均匀等造成密封不严的问题。所述的蝶阀,阀瓣3上设有加强筋和凸起33,增加了阀瓣3的强度,防止蝶阀因为开关阻力较大造成的阀瓣3变形和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座(2)、阀瓣(3)和阀杆(4),所述的阀座(2)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的阀瓣(3)通过阀杆(4)与阀座(2)转动连接,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有止退插板(5),所述的止退插板(5)与阀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阀杆(4)的顶端贯穿止退插板(5)位于阀体(1)的顶部;所述的阀瓣(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和若干的凸起(33),所述的第一加强筋(31)与第二加强筋(32)垂直设置,所述的凸起(33)均匀的分布在阀瓣(3)的边缘;所述的阀瓣(3)外侧设有密封圈(34),所述的密封圈(34)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圈(34)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密封圈(34)包括内壁(341),所述的内壁(341)之间形成密封腔(34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夹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1)、阀座(2)、阀瓣(3)和阀杆(4),所述的阀座(2)固定在阀体(1)上,所述的阀瓣(3)通过阀杆(4)与阀座(2)转动连接,所述的阀体(1)的顶部设有止退插板(5),所述的止退插板(5)与阀体(1)固定连接,所述的阀杆(4)的顶端贯穿止退插板(5)位于阀体(1)的顶部;所述的阀瓣(3)上设有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和若干的凸起(33),所述的第一加强筋(31)与第二加强筋(32)垂直设置,所述的凸起(33)均匀的分布在阀瓣(3)的边缘;所述的阀瓣(3)外侧设有密封圈(34),所述的密封圈(34)与阀瓣(3)固定连接;所述的密封圈(34)为圆环状结构,所述的密封圈(34)包括内壁(341),所述的内壁(341)之间形成密封腔(3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夹蝶阀,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蔚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弗雷西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