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977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支撑板、多个充电桩,支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斜槽;多个充电桩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于支撑板外壁上,每一充电桩包括外壳、驱动电机、球形插座、密封圈、空心筒,外壳内部为空心结构,外壳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通孔;驱动电机内置于外壳;球形插座包括球体、插座,球体沿径向开设有一盲孔,球体内置于外壳且其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插座插设于盲孔,并相对通孔设置;密封圈呈环形,密封圈同轴通孔设置,密封圈一端与外壳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于球形插座;空心筒同轴通孔设置于外壳外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设置防雨棚,通过支撑板将多个充电桩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大片土地去建设充电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本技术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即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电动汽车以电能为动力来源,需要定期去充电站充电。目前的充电站存在有问题,在建设充电站时,先要准备一块较大面积的空地,然后在空地上修一个大的防雨顶棚,然后在防雨顶棚内设置多个充电桩,这种充电站需要专门准备一块较大的空地,在城市空间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站需要专门准备一块较大的空地才能建设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支撑板、多个充电桩,所述支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斜槽;多个所述充电桩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外壁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驱动电机、球形插座、密封圈、空心筒,所述外壳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球形插座包括球体、插座,所述球体沿径向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球体内置于所述外壳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插座插设于所述盲孔,并相对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呈环形,所述密封圈同轴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球形插座;所述空心筒同轴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外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无需设置防雨棚,通过支撑板将多个充电桩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大片土地去建设充电站;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凸起,使墙壁与支撑板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墙壁上的雨水直接留到支撑板上;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所述斜槽,雨水在向下流时流入斜槽内,并沿斜槽导向流动,直至流出,避免雨水一直冲刷充电桩;通过设置空心筒、密封圈及可转动的球形插座,避免下雨时水进入外壳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另一视角的三维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充电桩的三维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沿图4中E—E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F—F线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如图1至6所示,包括支撑板1、多个充电桩2。支撑板1外壁开设有多个斜槽,所述斜槽为燕尾槽,支撑板1背部外表面向外凸出,形成有多个圆柱形凸起。多个充电桩2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于支撑板1外壁上,每一充电桩2包括外壳21、驱动电机22、球形插座23、密封圈24、连接件25、空心筒26、显示屏27、连接板28。外壳21内部为空心结构,外壳21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通孔;驱动电机22内置于外壳21;球形插座23包括球体231、插座232,球体231沿径向开设有一盲孔,球体231内置于外壳21且其一端与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相连接,插座232插设于所述盲孔,并相对所述通孔设置;密封圈24呈环形,密封圈24同轴所述通孔设置,密封圈24一端与外壳21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于球形插座23。连接件25包括第一连接管25a、第二连接管25b、导线25c,第一连接管25a同轴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设置,第一连接管25a设置于外壳21内壁上,且位于球形插座23的另一端;第二连接管25b同轴驱动电机22的输出轴设置,第二连接管25b一端套设于第一连接管25a、另一端与球形插座23相连接。导线25c包括第一导线c1、第二导线c2,第一导线c1呈螺旋状,第一导线c1内置于第一连接管25a,且第一导线c1的一端与电源相连接;第二导线c2一端与第一导线c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二导线c2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管25b,并穿入球体231与插座232电连接。空心筒26同轴通孔设置于外壳21外壁上,空心筒26为两端开口,且空心筒26沿径向开口,开口靠近空心筒26底部设置。显示屏27设置于外壳21外壁上。连接板28包括板体281、螺钉282,板体281与外壳21正对通孔的一侧壁相连接,板体281开设有多个长条形固定孔;螺钉282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板体281、外壳21固定在支撑板11外壁上。本技术的具体工作流程:将支撑板1通过内六角固定在墙壁上,当需要使用本技术进行充电时,启动驱动电机22,驱动电机22转动球形插座23,使插座232正对所述通孔,使用电缆连接插座232与车辆,对车辆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方向转动驱动电机22,使插座232转入外壳21,下雨时,由于球体231和密封圈24的密封,能有效防止雨水进入外壳21内;球形插座23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导线c2在球形插座23的转动下绕第一连接管25a轴线转动,第一导线c1的另一端随二导线25c2转动,第一导线c1的一端固定不动,通过第一导线c1的另一端的转动吸能,避免导线25c随球形插座23转动时发生拉扯,保护导线25c。下雨时,雨水可能沿墙壁直接向下流,通过在支撑板1上设置凸起,使墙壁与支撑板1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墙壁上的雨水直接留到支撑板1上;一部分雨水下落到支撑板1上后沿支撑板1向下流动,通过在支撑板1上设置所述斜槽,雨水在向下流时流入斜槽内,并沿斜槽导向流动,直至流出,避免雨水一直冲刷充电桩2;所述斜槽为燕尾槽,所述燕尾槽能容纳更多的雨水,且雨水在所述燕尾槽内流动时不容易洒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无需设置防雨棚,通过支撑板将多个充电桩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大片土地去建设充电站;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凸起,使墙壁与支撑板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墙壁上的雨水直接留到支撑板上;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斜槽,雨水在向下流时流入斜槽内,并沿斜槽导向流动,直至流出,避免雨水一直冲刷充电桩;斜槽为燕尾槽,燕尾槽能容纳更多的雨水,且雨水在燕尾槽内流动时不容易洒出;通过设置空心筒、密封圈及可转动的球形插座,避免下雨时水进入外壳内;通过设置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并将导线穿入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在球体转动时,导线在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内转动,不会拉扯导线,避免了导线因为拉扯而断裂。以上所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支撑板、多个充电桩,所述支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斜槽;多个所述充电桩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外壁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驱动电机、球形插座、密封圈、空心筒,所述外壳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球形插座包括球体、插座,所述球体沿径向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球体内置于所述外壳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插座插设于所述盲孔,并相对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呈环形,所述密封圈同轴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球形插座;所述空心筒同轴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包括支撑板、多个充电桩,所述支撑板外壁开设有多个斜槽;多个所述充电桩沿水平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支撑板外壁上,每一所述充电桩包括外壳、驱动电机、球形插座、密封圈、空心筒,所述外壳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外壳外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一通孔;所述驱动电机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球形插座包括球体、插座,所述球体沿径向开设有一盲孔,所述球体内置于所述外壳且其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所述插座插设于所述盲孔,并相对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呈环形,所述密封圈同轴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密封圈一端与所述外壳内壁相连接、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球形插座;所述空心筒同轴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外壳外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槽为燕尾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壁挂式电动汽车充电站还包括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埃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