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754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现有拉刀采用平拉式,切屑容易附着在每段齿间的凹坑之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靠近刀柄的四个齿刃以及最远离刀柄的四个齿刃均为直齿刃,其余齿刃为斜齿刃;相邻斜齿刃倾斜方向相反;相邻斜齿刃倾斜方向相反;斜齿刃上被凹型织构槽分隔后的每个后刀面区块上开设两个三角形凹槽组或雨滴状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斜拉式,减小了拉削负载,且使得切屑不易附着在凹型织构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
本技术属于拉刀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制造工业的发展,拉刀加工航空业、汽车业等关键零部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拉削过程中存在的负载较大、刀-工-屑摩擦较大、易产生积屑瘤和磨损不易被实时检测等问题,一直是拉削加工过程精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实现中的难点,如何探索研究新型构形的拉削刀具,降低拉削负载,减小拉刀的摩擦磨损,提高拉削过程的可靠性,是拉削加工行业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因此,研制一种减小切削负载、耐磨损的新型构型的拉削刀具,对拉削刀具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大机械加工制造使用的刀具的寿命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键槽拉刀均采用平拉的方式,而在相关领域只有少数仿生织构拉刀及制备方法,对于拉削负载有略微的降低,但切屑容易附着在每段齿间的凹坑之中,时间长了容易损坏刀刃,减少刀具使用寿命,且拉削完毕后,由于冷作硬化切屑附着于拉刀之上,不易清理,存在着很大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拉刀拉削过程中存在刀-工-屑之间摩擦较大、齿刃易磨损,寿命较短等缺陷,提供了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的新型织构拉刀,该拉刀设有斜齿刃,且在后刀面具有仿贝壳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包括刀柄,其特征在于:最靠近刀柄的四个齿刃以及最远离刀柄的四个齿刃均为直齿刃,其余齿刃为斜齿刃;各斜齿刃长度方向与拉削方向的夹角均为k,28°≤k≤33°,但相邻斜齿刃倾斜方向相反;倾斜方向相同的相邻两个斜齿刃同侧侧面间距16~18mm;直齿刃和斜齿刃的底部两侧均倒有圆角;其中一个倾斜方向的所有斜齿刃后刀面均设有第一凹型织构槽组,另一个倾斜方向的所有斜齿刃后刀面均设有第二凹型织构槽组;所述的第一凹型织构槽组包括沿斜齿刃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四个凹型织构槽,所述的第二凹型织构槽组包括沿斜齿刃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三个凹型织构槽;凹型织构槽的长度方向与拉削方向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仿生降载拉刀,包括刀柄,其特征在于:最靠近刀柄的四个齿刃以及最远离刀柄的四个齿刃均为直齿刃,其余齿刃为斜齿刃;各斜齿刃长度方向与拉削方向的夹角均为k,28°≤k≤33°,但相邻斜齿刃倾斜方向相反;倾斜方向相同的相邻两个斜齿刃同侧侧面间距16~18mm;直齿刃和斜齿刃的底部两侧均倒有圆角;其中一个倾斜方向的所有斜齿刃后刀面均设有第一凹型织构槽组,另一个倾斜方向的所有斜齿刃后刀面均设有第二凹型织构槽组;所述的第一凹型织构槽组包括沿斜齿刃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四个凹型织构槽,所述的第二凹型织构槽组包括沿斜齿刃长度方向等距布置的三个凹型织构槽;凹型织构槽的长度方向与拉削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承浩蒙臻倪敬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