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拉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773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刀具,具体为一种方孔拉刀。其包含各切削面上开有切削刃的刀体,各切削面中线两侧的切削刃呈“V”形排列。“V”形排列的切削刃使拉刀拉削时所受的切削合力与拉刀的进给方向相一致。同时,“V”形的容屑槽使切屑顺着容屑槽排入并停留在拉刀中间的长槽中,避免了现有拉刀切屑积压在容屑槽一侧对加工表面的划伤。在拉刀刀体上间隔地设置有过渡段,即方孔拉刀上的切削刃的齿升量为非连续递进,被加工件特别是薄壁零件在拉刀的过渡段的进给行程中,其弹性变形得以恢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善了拉削过程中拉刀的受力,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工件拉削后的表面粗糙度;提高了薄壁工件拉削后的尺寸精度和拉削质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的刀具,具体为一种方孔拉刀
技术介绍
现有方孔拉刀包含刀体,刀体的各切削面上开有切削刃,各切削刃间形成容屑槽,在刀体各切削面的中部开有与被加工件上的非加工面对应的长槽。现有的方孔拉刀其切削面中线两侧的切削刃是同方向的(容屑槽也为同方向),这样,拉刀拉削时所受的切削合力与拉刀的进给方向不一致,造成拉削过程中拉刀运动不平稳;同时,同方向的容屑槽使拉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屑积压在容屑槽一侧,拉削时切屑易划伤加工表面。现有方孔拉刀的切削刃为连续递进(升)式齿升量排列,在对薄壁零件进行拉削时,被加工件产生的弹性变形较大,难以保证被加工件拉削后的尺寸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现有方孔拉刀在结构上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结构更合理的方孔拉刀。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方孔拉刀,包含各切削面上开有切削刃的刀体,各切削面中线两侧的切削刃呈“V”形排列。“V”形排列的切削刃使拉刀拉削时所受的切削合力与拉刀的进给方向相一致,从而使拉刀拉削过程中的受力较现有拉刀平稳,以此提高了加工精度。同时,“V”形的容屑槽使切屑顺着容屑槽排入并停留在拉刀中间的长槽中,避免了现有方孔拉刀切屑积压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孔拉刀,包含各切削面上开有切削刃(1)的刀体(2),其特征为:各切削面中线两侧的切削刃呈“V”形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鹏朱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永济电机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