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16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充电器本体上的壳体,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壳体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和发射线圈组件,第一磁性体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相间隔,发射线圈组件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磁性体,第二磁性体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凹槽在收容凸台时,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该无线车载充电器解决了用户放置待充电设备时无法对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充电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已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由于手机电量有限,经常会发生电量不足而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特别是在人们驾驶过程中,会遇到手机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需给手机进行充电,然而,现有的手机充电器大多是有很长的数据线,会使得本来空间就比较狭小的驾驶室显得很杂乱,也会影响驾驶的安全性。现有技术中,可以通过无线车载充电器给手机充电,但是,由于车载充电器的发射线圈和手机电池之间缺少定位,用户在放置时难以对准,影响充电的效率,甚至出现无法充电等情况,导致用户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解决用户放置待充电设备时无法对准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壳体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和发射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磁性体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相间隔,所述发射线圈组件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在收容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性体包括至少一个磁铁,所述磁铁呈环状分布,所述发射线圈组件设置在所述环内,且所述磁铁与所述发射线圈组件之间存在间隔。进一步地,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使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紧固件,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螺纹安装在所述套筒上,所述夹持组件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套筒中,并由所述紧固件锁紧。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的第一端设有球状凸起,所述球状凸起的中部设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的第二端设置有平行的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及所述第二夹持臂上相对设置有一对胶垫。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开口大小的调节组件。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贯穿所述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的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上且位于第一夹持臂及第二夹持臂之间的弹簧;设置在所述导向柱一端的拨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的第二磁性体形成凹槽,通过凸台与凹槽的配合定位,实现了待充电设备的电池与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发射线圈物理特征定位的功能,解决了用户放置待充电设备时无法对准的问题,保证了最优的充电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线车载充电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剖面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剖面示意图的全局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更加明确、清楚,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条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方式无线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以及设置在充电器本体上的壳体,其中,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壳体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和发射线圈组件,第一磁性体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相间隔,发射线圈组件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至少部分重合。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第二磁性体,第二磁性体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凹槽在收容凸台时,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以实现待充电设备与无线车载充电器之间精准贴合。其中,第一磁性体为永磁体,具体包括至少一个磁铁,且磁铁呈环状分布,例如呈圆环状分布,也可以呈方形环状分布。另外,第一磁性体中磁铁的数目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1个环形或方形的磁铁,也可以是多个磁铁呈环状分布,例如2个、3个或6个磁铁呈环状分布,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第二磁性体可以为永磁体,例如磁铁;也可以为导磁体,例如,铁片;还可以为被磁化的物质,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只需满足能够与第一磁性体相吸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另外,第二磁性体中的永磁体或导磁体或被磁化的物质的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只需满足能够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而且调整组件的一端与充电器本体固定连接,调整组件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固定连接。为了清楚说明上述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具体请参阅图1、图2及图3,图1是本技术无线车载充电器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剖面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剖面示意图全局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方式中,无线车载充电器包括充电器本体10、调整组件11以及夹持组件12。其中,充电器本体10与待充电设备13贴合,调整组件11的一端与充电器本体10固定连接,调整组件11的另一端与夹持组件12固定连接。继续参阅图2,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充电器本体10上的壳体101,壳体101前表面设有凸台102,壳体101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103和发射线圈组件104。其第一磁性体103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102相间隔,发射线圈组件104向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凸台102至少部分重合。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第二磁体14,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第二磁性体14贴附在待充电设备13表面并形成凹槽,凹槽在收容凸台时,第一磁性体103与第二磁性体14磁性相吸。另外,为了避免待充电设备13被第二磁性体14损坏,在待充电设备13的背面贴上保护膜贴之后,再贴附第二磁性体14。具体地,第二磁性体14备有双面胶,而且保护膜贴上标记有待充电设备13的接收线圈的位置,以引导用户在正确的位置上贴上第二磁性体14,避免待充电设备13的接收线圈被第二磁性体14所覆盖,影响充电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待充电设备13包括手机等移动终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车载充电器,继续参阅图3,无线车载充电器的充电器本体10包括设置在充电器本体10上的壳体101,且壳体101前表面设有凸台102。同时,壳体101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103和发射线圈组件104,其中,第一磁性体103包括至少一个磁铁,且磁铁呈环状分布,发射线圈组件104设置环内,且磁铁与发射线圈组件104之间存在间隔,以避免对发射线圈组件104造成干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磁性体14贴附在待充电设备13表面并形成凹槽,另外,当凹槽在收容凸台102时,第一磁性体103与第二磁性体14磁性相吸,以使待充电设备13与无线车载充电器紧密贴合。在本实施方式中,调整组件11的一端与充电器本体10固定连接,具体地,调整组件11包括基座111,基座111的一端设有螺纹孔,壳体101的后表面设有通孔,螺钉113贯穿该通孔与螺纹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壳体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和发射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磁性体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相间隔,所述发射线圈组件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在收容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器本体;设置在所述充电器本体上的壳体,所述壳体前表面设有凸台,所述壳体内收容有第一磁性体和发射线圈组件,所述第一磁性体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相间隔,所述发射线圈组件向所述前表面的投影区域与所述凸台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贴附在待充电设备表面并形成凹槽,所述凹槽在收容所述凸台时,所述第一磁性体与所述第二磁性体磁性相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车载充电器还包括调整组件和夹持组件;所述调整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调整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夹持组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端设有螺纹孔,所述壳体的后表面设有通孔,螺钉贯穿所述通孔与所述螺纹孔,使所述充电器本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包括紧固件,所述基座的另一端设有中空的套筒,所述套筒外表面设置有螺纹,所述紧固件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