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燕婷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7219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轴、挖掘轮、保护外框、固定盘、排土装置、机体、导轨底座、驱动电机,驱动轴的外表面与挖掘轮的内表面相连接。挖掘轮的外环与保护外框的内环相贴合,保护外框的侧边与固定盘的侧边相连接,机体的侧边与固定盘的侧边相连接,机体的下方与导轨底座的上方相贴合,驱动电机嵌入安装于机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结构上设有排土装置,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从而使其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再通过小齿轮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其转动杆带动叶轮从而形成吸力,从而将其前端的泥土吸入空槽的内部,从而在利用叶轮的转动力从导土管排出,使其能将前端的土排到后方防止前方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属于隧道施工

技术介绍
隧道施工,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453574.5的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包括物料提升机、送料装置、驾驶室、掘进总成和行走履带,所述的送料装置通过螺栓连接在行走履带的上部右侧,所述的物料提升机通过螺栓连接在送料装置的左部,所述的驾驶室通过螺栓连接在送料装置的上部,所述的掘进总成通过销轴分别与驾驶室和行走履带连接,但是该现有技术在进行挖掘时挖掘出来的土较难从转头前端排除,导致其容易使前端转头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以解决的现有技术在进行挖掘时挖掘出来的土较难从转头前端排除,导致其容易使前端转头堵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其结构包括驱动轴、挖掘轮、保护外框、固定盘、排土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驱动轴(1)、挖掘轮(2)、保护外框(3)、固定盘(4)、排土装置(5)、机体(6)、导轨底座(7)、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轴(1)的外表面与挖掘轮(2)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挖掘轮(2)的外环与保护外框(3)的内环相贴合,所述保护外框(3)的侧边与固定盘(4)的侧边相连接,所述机体(6)的侧边与固定盘(4)的侧边相连接,所述机体(6)的下方与导轨底座(7)的上方相贴合,所述驱动电机(8)嵌入安装于机体(6)的内部,所述排土装置(5)包括空槽(501)、叶轮(502)、转动杆(503)、大齿轮(504)、小齿轮(505)、导土管(506),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隧道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驱动轴(1)、挖掘轮(2)、保护外框(3)、固定盘(4)、排土装置(5)、机体(6)、导轨底座(7)、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轴(1)的外表面与挖掘轮(2)的内表面相连接,所述挖掘轮(2)的外环与保护外框(3)的内环相贴合,所述保护外框(3)的侧边与固定盘(4)的侧边相连接,所述机体(6)的侧边与固定盘(4)的侧边相连接,所述机体(6)的下方与导轨底座(7)的上方相贴合,所述驱动电机(8)嵌入安装于机体(6)的内部,所述排土装置(5)包括空槽(501)、叶轮(502)、转动杆(503)、大齿轮(504)、小齿轮(505)、导土管(506),所述空槽(501)的内部设有叶轮(502),所述叶轮(502)的侧端与转动杆(503)的外环相焊接,所述转动杆(503)的侧端与小齿轮(505)的侧边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彬庆
申请(专利权)人:庄燕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