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燕婷专利>正文

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2503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8 20:39
本申请公开了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包括床板、支撑腿、固定架、固定支撑杆、横杆、连接杆、抬升结构和肢体固定结构,床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床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撑,每两个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两个横杆的弧形壁处均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动套,两个一号滑动套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动套,二号滑动套的弧形壁处固定安装有肢体固定结构。本装置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本装置具有抬升结构,通过抬升结构可以较为方便的对患者进行倾斜抬升,便于改变患者的体位,通过肢体固定结构能够对患儿的任意肢体进行固定,且方便调节患者抬高的角度,使用十分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体位固定器,具体是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

技术介绍

[0002]小儿外科常常有骨折的患者,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骨折后的患儿,身体的创伤本身就会造成肢体的肿胀淤血,而手术又会对肢体造成两次损伤,从而加重患肢的肿胀,机体全身或局部的因素均可导致血管内外、体内外液体交换的平衡失调,使过多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的肢体肿胀。在术后卧床期间,如体位不适当会引起关节脱位、肿胀、以及不适感体,加重患肢的浮肿。目前,针对以上这类患儿的护理,为了减轻其患肢的水肿,通常要求患儿患肢抬起,但保持上述姿势对患者来说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该技术能够对患儿的任意肢体进行固定,且方便调节患者抬高的角度,使用十分方便。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包括床板、支撑腿、固定架、固定支撑杆、横杆、连接杆和肢体固定结构;
[0004]所述床板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床板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板(1)、支撑腿(4)、固定架(5)、固定支撑杆(8)、横杆(9)、连接杆(11)和肢体固定结构;所述床板(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呈垂直设置的固定支撑杆(8),位于床头的两个固定支撑杆(8)之间以及位于床尾的两个固定支撑杆(8)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杆(9),两个所述横杆(9)的弧形壁处均滑动设置有一号滑动套(10),两个所述一号滑动套(10)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上滑动设置有二号滑动套(12),所述二号滑动套(12)的弧形壁处固定安装有肢体固定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床板(1)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抬升结构,所述抬升结构包括固定架(5)、固定轴(2)、抬板(3)、气缸(6)和转动节(7),所述床板(1)的开口于靠近床板中轴线的侧壁处沿长度方向固定连接有固定轴(2),所述固定轴(2)上转动设置有抬板(3),抬板(3)的尺寸与开口的尺寸匹配,固定架(5)呈U形结构,并固定在床板(1)下方,所述气缸(6)的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节(7),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节(7)的一端与抬板(3)的底面远离床板中轴线的一侧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转动节(7)的底面与固定架(5)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动套(10)和横杆(9)之间过盈配合滑动设置,所述二号滑动套(12)和连接杆(11)之间过盈配合滑动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外科方便术后体位固定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肢体固定结构包括连接套杆(13)、伸缩杆(14)、一号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燕婷黎丽明梁用坪温艳芳
申请(专利权)人:庄燕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