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45827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19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包括主体试验箱、两侧分别固定设置的左侧蓄水槽和右侧蓄水槽及其共壁上设置的连通通道,列车荷载模拟装置固定于上,高位水槽由滑轮悬挂并与左侧蓄水槽可拆卸水联通;主体试验箱下部承装围岩模拟材料,上部承装基底结构模拟材料,两材料结合缝位于连通通道出口,结合缝中埋设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更好地模拟隧道基底结构所处的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富水地层、含水地层和无水地层;实现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隧道基底结构在基底围岩存在缺陷时,列车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动荷载‑围岩‑水”泵吸作用的模拟,研究列车对隧道基底结构的动力作用,从而更好地保证隧道基底结构的安全和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铁路隧道设计与建造
,尤其属于应用于隧道运营阶段中基底结构在列车作用下,围岩缺陷和地下水动荷载作用下泵吸作用的模型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泵吸作用是指隧道基底结构因为受到列车较大的荷载影响时,对基底结构与围岩之间地下水产生动力作用,地下水在列车动荷载影响下对围岩进行冲刷使围岩形成缺陷,围岩缺陷的产生和发展会影响基底结构的受力性能和长期安全稳定性,对基底结构泵吸作用的认知不足,会对隧道长期安全稳定性产生重载威胁。人们对这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缺乏深入了解。通过建立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进行隧道结构运营中基底结构在列车动力作用下与底部围岩和地下水压吸交替动力特性模型试验,以分析得出隧道基底结构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存在缺陷,列车动荷载作用在基底结构上产生的泵吸作用原理和围岩颗粒流失现象及规律,对隧道基底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运营期的长期稳定提供实验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隧道基底结构地下水作用模拟系统主要是静水压力模拟系统,通过水头高度调整装置对试验箱中的缺陷围岩相似材料进行不同的水压力加载模拟,其仅考虑了静水压力值。现有方法和系统通常用于公路隧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试验箱(1)、左侧蓄水槽(2)、右侧蓄水槽(3)、列车荷载模拟装置(4)、高位水槽(9)和试验台(12);主体试验箱(1)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左侧蓄水槽(2)和右侧蓄水槽(3),主体试验箱(1)固定于试验台(12)上,试验台(12)固结于地面,列车荷载模拟装置(4)固定于主体试验箱(1)上,高位水槽(9)由滑轮(11)悬挂并与左侧蓄水槽(2)可拆卸水联通;左侧蓄水槽(2)与主体试验箱(1)共用壁上、右侧蓄水槽(3)与主体试验箱(1)共用壁上分别均有沿壁设置的纵向缝作为连通通道(13);主体试验箱(1)下部承装围岩模拟材料(5),上部承装基底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基底结构泵吸作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试验箱(1)、左侧蓄水槽(2)、右侧蓄水槽(3)、列车荷载模拟装置(4)、高位水槽(9)和试验台(12);主体试验箱(1)两侧分别固定设置左侧蓄水槽(2)和右侧蓄水槽(3),主体试验箱(1)固定于试验台(12)上,试验台(12)固结于地面,列车荷载模拟装置(4)固定于主体试验箱(1)上,高位水槽(9)由滑轮(11)悬挂并与左侧蓄水槽(2)可拆卸水联通;左侧蓄水槽(2)与主体试验箱(1)共用壁上、右侧蓄水槽(3)与主体试验箱(1)共用壁上分别均有沿壁设置的纵向缝作为连通通道(13);主体试验箱(1)下部承装围岩模拟材料(5),上部承装基底结构模拟材料(6),围岩模拟材料(5)与基底结构模拟材料(6)结合缝位于连通通道(13)出口,结合缝中可埋设检测装置的检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丽王明年李自强华阳童建军刘大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