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国胜专利>正文

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60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上水平的置物板、设置于置物板外周的护栏组件以及位于置物板上方的车座;两支撑杆下端分别固定于置物板两侧,两支撑杆上部逐渐向前和向内弯曲后固定于车座下部;护栏组件包括两分别固定于置物板上端两侧的侧护板以及固定于两侧护板的后端的尾部框架;一尾盖板一侧与尾部框架外部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子扣;尾部框架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子扣相互卡合的第一母扣。该易装载两轮电动车方便装载物件,使用方便,成本低,性价比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属于电动车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轿车出行日益增多,造成道路拥堵在所难免,由于电动车体积小,灵活便捷,民众对其价格的接受能力好,越来越受到欢迎。现有的进城农民工在出工时常常需要自己携带锄头、钢管以及各种施工时所需工具,在他们使用电动车出工时,一般都是把长柄的施工工具(例如锄头、铁铲等)绑在电动车下部,将其他零散的工具放置于桶内然后再放置在电动车的脚踏板上,这样会带来的问题是:长柄工具的固定麻烦,而且在行驶过程中如果因为固定不牢固而掉落,非常不利于安全出行。而且当需要装载的劳动工具较多时,电动车也是不好固定,容易掉落物品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该易装载两轮电动车方便装载物件,使用方便,成本低,性价比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包括车体、设置于车体上水平的置物板、设置于置物板外周的护栏组件以及位于置物板上方的车座;两支撑杆下端分别固定于置物板两侧,两支撑杆上部逐渐向前和向内弯曲后固定于车座下部;护栏组件包括两分别固定于置物板上端两侧的侧护板以及固定于两侧护板的后端的尾部框架;一尾盖板一侧与尾部框架外部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子扣;尾部框架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子扣相互卡合的第一母扣。其中,所述易装载两轮电动车,还包括辅助护框组件,所述辅助护框组件包括两分别设置于两侧护板两侧的侧部框架,侧部框架位于支撑杆后方,侧部框架的上端与同侧的侧护板上端合页连接;两侧部框架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两侧部框架均向内盖合后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相互卡合,形成与所述置物板平行的上盖。其中,所述侧部框架靠近支撑杆一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支撑杆的后侧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螺栓穿过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后将侧部框架竖直固定于侧护板上端。其中,所述护栏组件还包括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上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杆,两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两侧护板转动连接;前盖板的前端面的下部铰接一挂环,车体的脚踏板上端面固定一凸块,挂环套设于凸块外部。其中,两侧护板的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包括限位件和设置于侧护板的前端内壁的长条槽;长条槽由上至下朝向车头方向倾斜;长条槽的上下端分别为所述支杆的端部的上容纳部和下容纳部,支杆的端部能够于长条槽内滑动;所述限位件上部一侧与侧护板前端内壁铰接,限位件下部容纳于长条槽中部,以限制支杆的端部位于所述上容纳部或下容纳部内;当所述前盖板的两支杆的端部分别位于两下容纳部内,前盖板铺设于车体的脚踏板上。其中,所述车体前端固定设置有储物箱,储物箱包括上端面敞开设置的箱体以及覆盖于箱体敞开端的端盖,端盖一端与箱体上沿铰接,另一端设置有子锁头;箱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与子锁头相互配合的母锁头,子锁头和母锁头相互卡合后通过钥匙锁定。其中,所述第一母扣包括基座,基座朝向所述第一子扣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上固定设置有磁铁层,所述第一子扣为一能够容纳于凹槽内的铁块。其中,所述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为相互吸引的磁铁块。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方便装载物件,尤其是众多进城农民工上工地干活,需要携带多种劳动工具,如,长柄锄头、铁镐、铁铲、扁担、长柄大锤、簸箕、筐以及水泥工用具等可一并装载同行,无需花钱另行雇车,即节省时间,又降低费用。相较于现有的电动车不方便携带劳动工具,本技术特别方便于进城农民工装载劳动工具。2、本技术通过后端的尾部框架卡合长柄物件,尾盖板盖合后进一步加固,防止物品掉落。3、本技术设置有护栏组件,能够更好的放置劳动工具,特别是水泥工用具等小件施工工具。4、本技术设置有辅助护框组件,不但可以变换成为更高物品的侧部防护,而且也可以变换成上盖,进行较低物品的上部防护,灵巧便捷。5、本技术的前盖通过转换组件,更好的进行空间利用或是对装载物品的前端防护,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放置长柄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尾盖板的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放置较高物品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形成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3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图3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图3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图3的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第一子扣和第一母扣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图5的限位件的翻开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车体、2-置物板、3-护栏组件、4-车座、5-支撑杆、31-侧护板、32-尾部框架、33-尾盖板、34-第一子扣、35-第一母扣、351-基座、352-凹槽、353-磁铁层、6-辅助护框组件、60-上盖、61-侧部框架、611-第一螺纹孔、612-第二螺纹孔、613-螺栓、62-第二子扣、63-第二母扣、7-前盖板、71-支杆、72-挂环、73-凸块、8-转换组件、81-限位件、82-长条槽、83-上容纳部、84-下容纳部、9-储物箱、91-箱体、92-端盖、93-子锁头、94-母锁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12,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包括车体1、设置于车体1上水平的置物板2、设置于置物板2外周的护栏组件3以及位于置物板2上方的车座4;两支撑杆5下端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两侧,两支撑杆5上部逐渐向前和向内弯曲后固定于车座4下部;护栏组件3包括两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上端两侧的侧护板31以及固定于两侧护板31的后端的尾部框架32;一尾盖板33一侧与尾部框架32外部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子扣34;尾部框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子扣34相互卡合的第一母扣35。参见图1和图4,所述易装载两轮电动车,还包括辅助护框组件6,所述辅助护框组件6包括两分别设置于两侧护板31两侧的侧部框架61,侧部框架61位于支撑杆5后方,侧部框架61的上端与同侧的侧护板31上端合页连接;两侧部框架61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子扣62和第二母扣63;两侧部框架61均向内盖合后第二子扣62和第二母扣63相互卡合,形成与所述置物板2平行的上盖60。参见图3和图9,所述侧部框架61靠近支撑杆5一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611;支撑杆5的后侧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612;螺栓613穿过第一螺纹孔611和第二螺纹孔612后将侧部框架61竖直固定于侧护板31上端。参见图1-4和图8,所述护栏组件3还包括前盖板7,所述前盖板7上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杆71,两支杆71另一端分别与两侧护板31转动连接;前盖板7的前端面的下部铰接一挂环72,车体1的脚踏板上端面固定一凸块73,挂环72套设于凸块73外部。参见图1-7,两侧护板31的前端内侧分别设置有转换组件8;转换组件8包括限位件81和设置于侧护板31的前端内壁的长条槽82;长条槽82由上至下朝向车头方向倾斜;长条槽82的上下端分别为所述支杆71的端部的上容纳部83和下容纳部84,支杆71的端部能够于长条槽82内滑动;所述限位件81上部一侧与侧护板31前端内壁铰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设置于车体(1)上水平的置物板(2)、设置于置物板(2)外周的护栏组件(3)以及位于置物板(2)上方的车座(4);两支撑杆(5)下端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两侧,两支撑杆(5)上部逐渐向前和向内弯曲后固定于车座(4)下部;护栏组件(3)包括两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上端两侧的侧护板(31)以及固定于两侧护板(31)的后端的尾部框架(32);一尾盖板(33)一侧与尾部框架(32)外部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子扣(34);尾部框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子扣(34)相互卡合的第一母扣(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设置于车体(1)上水平的置物板(2)、设置于置物板(2)外周的护栏组件(3)以及位于置物板(2)上方的车座(4);两支撑杆(5)下端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两侧,两支撑杆(5)上部逐渐向前和向内弯曲后固定于车座(4)下部;护栏组件(3)包括两分别固定于置物板(2)上端两侧的侧护板(31)以及固定于两侧护板(31)的后端的尾部框架(32);一尾盖板(33)一侧与尾部框架(32)外部一侧铰接,另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子扣(34);尾部框架(32)上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子扣(34)相互卡合的第一母扣(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护框组件(6),所述辅助护框组件(6)包括两分别设置于两侧护板(31)两侧的侧部框架(61),侧部框架(61)位于支撑杆(5)后方,侧部框架(61)的上端与同侧的侧护板(31)上端合页连接;两侧部框架(61)下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子扣(62)和第二母扣(63);两侧部框架(61)均向内盖合后第二子扣(62)和第二母扣(63)相互卡合,形成与所述置物板(2)平行的上盖(6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框架(61)靠近支撑杆(5)一侧设置有前后贯通的第一螺纹孔(611);支撑杆(5)的后侧端面开有第二螺纹孔(612);螺栓(613)穿过第一螺纹孔(611)和第二螺纹孔(612)后将侧部框架(61)竖直固定于侧护板(31)上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装载两轮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组件(3)还包括前盖板(7),所述前盖板(7)上部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支杆(71),两支杆(71)另一端分别与两侧护板(31)转动连接;前盖板(7)的前端面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国胜曾晓谊曾晓情
申请(专利权)人:曾国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