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266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包括基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刻度尺和锁紧机构;第一滑板安装在基座上,第二滑板与基座滑动配合,以使得第二滑板沿着靠近或远离第一滑板的方向移动;待改制零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刻度尺固定在基座上以测量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锁紧机构设置在第二滑板上以将第二滑板定位在基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相互运动从而控制被分割后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并通过设置刻度尺以精准的测量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以控制第二滑板的移动量,从而达到方便精准改制零部件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装
,特别是一种用于摆臂改制的工装。
技术介绍
在汽车研发过程中,为了加快新产品的上市,往往需要制作mulecar(骡子车),mulecar(骡子车)中涉及到诸多的底盘零部件的改制,其中摆臂是整车悬架的导向和支撑,改制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的稳定性。现阶段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进行改制:首先是将摆臂置于一平板铁块上,两端用电焊点接,然后利用切割机从非受力部位一分为二,通过对比技术要求数值,使用直尺或卷尺进行测量,确定位置后用电焊点定,之后如果需要延长就在切割后的两个部件之间填充材料进行焊接。上述技术方案中如何在切割后准确的确定焊接位置是改制过程中的难点,现有技术中通过选定参考点然后使参考点位置不动,然后通过卷尺和直尺以参考点为基准确定改制后的位置然后进行最后的焊接固定。上述方案中需要用尺子进行多方面的测量以确定修改后的位置,且没有统一的参考点,改制精度受参考点的影响较大从而造成改制后的精度达不到要求,且整个改制过程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方便摆臂的改制,并提高了改制后工件的精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基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刻度尺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滑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滑板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滑板的方向移动;待改制零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板上以将所述第二滑板定位在所述基座上。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与待改制件零部件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滑板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支撑杆和定位块锁紧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定位块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定位块锁定。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块滑槽,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定位块滑槽间隙配合,所述定位块通过支撑杆和定位块滑槽的配合以调整所述定位块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定位块锁紧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配合,所述定位块锁紧件将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第一滑板上,或所述定位块锁紧件将所述定位块贴合在所述第二滑板上,且所述定位块锁紧件被设置为隔挡在所定位块滑槽的外侧。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一锁紧螺栓和第二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长滑孔和第二长滑孔,所述第一长滑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长滑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板的滑动方向一致;所述第一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长滑孔相对的第一定位螺纹孔,所述第二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长滑孔相对的第二定位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长滑孔与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滑板固定;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穿过所述第二长滑孔与所述第二定位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滑板固定。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外侧设置用于转动所述第一锁紧螺栓的锁紧螺帽;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外侧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第二锁紧螺栓的锁紧螺帽。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待改制件零部件点焊。如上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均固定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基座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待改制零部件分别固定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然后将待改制零部件分割成分别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连接的两个部分,通过控制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相互运动从而控制被分割后的零部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并通过设置刻度尺以精准的测量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以控制第二滑板的移动量,从而达到方便精准改制零部件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错位更正过程中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中基座的轴测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滑轨,12-基座滑块,2-第一滑板,3-第二滑板,4-刻度尺,5-锁紧机构,51-连接板,511-第一长滑孔,512-第二长滑孔,52-第一锁紧螺栓,53-第二锁紧螺栓,6-定位机构,61-定位块,62-支撑杆,63-定位块锁紧件,64-定位块滑槽,7-滑槽,100-待改制零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公开了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包括:基座1、第一滑板2、第二滑板3、刻度尺4和锁紧机构5;所述第一滑板2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第二滑板3与所述基座1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滑板3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滑板2的方向移动;在基座1上设置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两个承载件分别用于承载被切割后的待改制零部件100的两部分。通过控制上述的两个承载件从而实现被切割后的待改制零部件100的两部分的靠近或远离,从而实现待改制零部件100的缩短或加长。在这里第一滑板2可以选择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设置为与所述基座1滑动配合,总之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之间能够实现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移动即可。所以也可以使所述第二滑板3固定然后第一滑板2与所述基座1滑动配合,对于具体的实现方式本文不做具体的限定。待改制零部件10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2和所述第二滑板3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待改制零部件100被切割后能够使被切割后的两部分分别与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固定连接从而在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时候实现被切割后的两部分也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当需要对待改制零部件100进行加长的时候通过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相互远离从而使待改制零部件100切割后的两个部分相互远离从而在两个部分之间形成空隙用于填充焊接物质连接两个被切割的部分。当需要对待改制零部件100进行缩短的时候先将待改制零部件100切割成两部分然后根据需要切除掉多余的部分然后再通过控制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的移动重新焊接被切割的两个部分。通过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的控制被切割后的零部件100的两个部分移动方便了操作。所述刻度尺4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之间的间距,所述刻度尺4可以固定在所述基座1上;刻度尺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滑板3的滑移方向相一致,这样便于控制第二滑板3滑动的位移。当然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刻度尺4也可以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2和第二滑板3上,所述刻度尺4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滑板2上,所述刻度尺4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滑板3,且所述刻度尺4与所述第一滑板2滑动配合,所述刻度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刻度尺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滑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滑板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滑板的方向移动;待改制零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板上以将所述第二滑板定位在所述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刻度尺和锁紧机构;所述第一滑板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滑板与所述基座滑动配合,以使得所述第二滑板沿着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滑板的方向移动;待改制零部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所述刻度尺用于测量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滑板上以将所述第二滑板定位在所述基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机构,所述第一滑板和所述第二滑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用于与待改制件零部件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上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滑板的移动方向,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支撑杆和定位块锁紧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定位块与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定位块锁紧件用于将所述定位块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块滑槽,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定位块滑槽间隙配合,所述定位块通过支撑杆和定位块滑槽的配合以调整所述定位块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零部件改制工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贝贝黄泽光刘郎王道收王克敏刘烨姜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