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复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6093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复合模具,电机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通过这样的模具结构设计,将开胚模和定子冲槽模整合为一个模具,让生产过程中的冲胚片和冲定子片两道工序在一套模具上完成,从而精简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复合模具
本技术涉及电机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复合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电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电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就需要用模具来加工电机的配件,现有的模具在加工配件时,一般分为开胚模、定子冲槽模和转子冲槽模三种,过程繁琐步骤繁多,生产电机定转子冲片时,需要进行冲胚片、冲定子片、冲转子片三个步骤才能得到定子成品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复合模具,开胚模和定子冲槽模整合为一个模具,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机复合模具,所述电机复合模具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所述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其中,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上模架板,所述上模架板上设置有打料板。其中,所述电机复合模具还包括下模架板,所述下模架板设置在所述下模底板之下,通过与所述上模架板配合作用以将所述上模组件和所述下模组件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下模架板上设置有多个导套,所述上模架板上设置有多个导柱孔,通过所述导套和导柱配合作用实现固定。其中,所述导套和所述导柱孔分别为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下模架板和所述上模架板的四个角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复合模具,该电机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通过这样的模具结构设计,将开胚模和定子冲槽模整合为一个模具,让生产过程中的冲胚片和冲定子片两道工序在一套模具上完成。从而精简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电机复合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上模组件;2、下模组件;11、上模板;12、上模固定板;13、上模架板;14、打料板;15、导柱孔;21、下模底板;22、下模退料板;23、模型凹陷位;24、下模架板;25、导套;3、定子片;4、转子胚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如图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复合模具,电机复合模具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上模组件1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11和上模固定板12,下模组件2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21和下模退料板22,下模退料板22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23。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模固定板12上设置有上模架板13,上模架板13上设置有打料板14。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电机复合模具还包括下模架板24,下模架板24设置在下模底板21之下,通过与上模架板13配合作用以将上模组件1和下模组件2固定在一起。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模架板24上设置有多个导套25,上模架板13上设置有多个导柱孔15,通过导套25和导柱配合作用实现固定。其中,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导套25和导柱孔15分别为4个,分别设置在下模架板24和上模架板13的四个角位置。在具体使用时,将电机复合模具装在冲床上,当冲床开始运作时,将冲片原材料放置在模具中间,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会进行合模后分开,由于压力冲片原材料会冲压成如图定子片3和转子胚片4两部分,并留在上模板内,冲床会利用打料板使冲片脱离上模板,下模退料板22也会退开原材料的其他废料,从而使我们获得定子成品片。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电机复合模具的结构以及具体连接方式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电机复合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通过这样的模具结构设计,将开胚模和定子冲槽模整合为一个模具,让生产过程中的冲胚片和冲定子片两道工序在一套模具上完成,从而精简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复合模具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所述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复合模具包括呈上下相对设置的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上模板和上模固定板,所述下模组件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底板和下模退料板,所述下模退料板中间设置有模型凹陷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设置有上模架板,所述上模架板上设置有打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同能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