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550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4 2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属于农产品种植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园;步骤2、露天采收,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3、留母茎:于4月下旬在芦笋种植地上架设大棚,于5月中旬开始留母茎;步骤4、换茎:于8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留母茎,剪除老茎;步骤5、田间管理:留母茎或换茎后15~20天内,将0.5%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到母茎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种植出的芦笋产量增长了20%,采收的嫩笋粗细均匀,不易空心、畸形,包头紧实,一级笋比重达到93.7%,一、二级笋整体比重达到95%,而且不易发生病害,成活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产品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芦笋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维生素,其含量均高于一般水果和蔬菜,特别是芦笋中的天冬酰胺和微量元素硒、钼、铬、锰等,具有调节机体机体代谢,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在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血癌、水肿、膀胱炎等的预防和治疗中,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和药理效应。而且,芦笋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10~15年,种植收益高。现有的芦笋种植方法仍然比较落后,芦笋的产量比较低,培育出的芦笋品质不稳定,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芦笋种植方法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芦笋成活率高,品质优良,产量增长了2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园:于2月中下旬将芦笋种植地上的老茎拔除并就地焚烧,然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随后进行追肥、除草;步骤2、露天采收: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时,芦笋地面以上嫩茎高度为22cm~25cm,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3、留母茎:于4月下旬在芦笋种植地上架设大棚,于5月中旬开始留母茎,每穴留母茎3~5株,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4、换茎:于8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留母茎,每穴留母茎6~8株,待新留的母茎长至80cm时将所述步骤3中留的母茎剪除,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5、田间管理:留母茎或换茎后15~20天内,将0.5%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到母茎上。优选的,步骤1中,在种植地上喷施杀菌剂、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和土壤处理剂。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追肥为在距离笋行45cm处开沟,每亩施复合肥20kg、大量元素水溶肥5kg、尿素10kg。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大棚高2.2~2.8m,宽5~5.8m,肩高1.7m,每年12月至来年3月下旬期间,放下棚布,保温种植,每年4月至11月期间,棚布掀起至肩部以保持棚内通风,并在大棚四周底部围设一圈高40~60cm的棚布以防止雨水溅入棚内。优选的,步骤5中,还包括追肥,所述追肥包括8月下旬换茎后重施秋肥和5月下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期施接力肥,所述秋肥为每亩施农家肥2~3方、复合肥50kg、尿素10kg、饼肥50kg,所述接力肥为每亩施复合肥30kg,每隔15天施肥一次。优选的,步骤5中,还包括适时浇水,保持采笋期土壤含水量为60~70%,母茎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为50~60%。优选的,步骤3和步骤4中,留下的所述母茎长至120~160cm高时,摘顶处理,侧枝高度控制在离地面30~40cm。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收方式与传统的割笋法比较,由于嫩茎部分被彻底拔除,外界病菌等不会顺着嫩茎的残留部分进入地下茎,导致地下茎病变,从而致使地下茎上长出的所有嫩茎病变。同时,由于残留部分被拔除,从而为邻近的嫩茎生长留出空间。2.在留母茎后,喷洒尿素溶液,使雌株的结籽量有效减少,从而减少了地下茎的养分消耗,进而促进了产量增加。3.大棚种植一方面避免了雨水引起的病害,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温作用,提高了芦笋成活率。本专利技术种植出的芦笋改传统的二次采收为三次采收,产量增长了20%,采收的嫩笋粗细均匀,不易空心、畸形,包头紧实,一级笋比重达到93.7%,一、二级笋整体比重达到95%,而且不易发生病害,成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园:于2月中下旬将芦笋种植地上的老茎拔除并就地焚烧,然后在种植地上喷施杀菌剂和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消毒杀虫,随后喷洒土壤处理剂,并在距离笋行45cm处开沟,每亩施复合肥20kg、大量元素水溶肥5kg、尿素10kg。步骤2、露天采收: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时,芦笋地面以上嫩茎高度为22cm~25cm,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3、留母茎:于4月下旬在芦笋种植地上架设大棚,于5月中旬开始留母茎,每穴留母茎3~5株,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4、换茎:于8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留母茎,每穴留母茎6~8株,待新留的母茎长至80cm时将所述步骤3中留的母茎剪除,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5、田间管理:留母茎或换茎后15~20天内,将0.5%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到母茎上。步骤3中,大棚高2.2~2.8m,宽5~5.8m,肩高1.7m,每年12月至来年3月下旬期间,放下棚布,保温种植,每年4月至11月期间,棚布掀起至肩部以保持棚内通风,并在大棚四周底部围设一圈高40~60cm的棚布以防止雨水溅入棚内。步骤5中,还包括追肥,所述追肥包括8月下旬换茎后重施秋肥和5月下旬至11月中旬期间采收期施接力肥,所述秋肥为每亩施农家肥2~3方、复合肥50kg、尿素10kg、饼肥50kg,所述接力肥为每亩施复合肥30kg,每隔15天施肥一次。此外,还包括适时浇水,保持采笋期土壤含水量为60~70%,母茎生长期土壤含水量为50~60%。步骤3和步骤4中,留下的所述母茎长至120~160cm高时,摘顶处理,侧枝高度控制在离地面30~40cm。将实施例与常规方法种植出的芦笋进行比较:实施例与常规方法的种植数均为每亩1800株。其中,常规方法亩产2000kg,其中一级笋占比89%,一、二级笋占比92.5%,采收的嫩笋含糖量为2.6%,粗纤维含量为1.2%;实施例亩产2400kg,相较常规法增长20%,其中一级笋比重达到93.7%,一、二级笋整体比重达到95%,采收的嫩笋含糖量为3.5%,粗纤维含量为1.3%。此外,8月初至9月中旬期间,常规法种植过程中,芦笋发病率为23.89%,实施例种植地中,芦笋发病率为11.02%。当然,上述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园:于2月中下旬将芦笋种植地上的老茎拔除并就地焚烧,然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随后进行追肥、除草;步骤2、露天采收: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时,芦笋地面以上嫩茎高度为22cm~25cm,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3、留母茎:于4月下旬在芦笋种植地上架设大棚,于5月中旬开始留母茎,每穴留母茎3~5株,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4、换茎:于8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留母茎,每穴留母茎6~8株,待新留的母茎长至80cm时将所述步骤3中留的母茎剪除,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5、田间管理:留母茎或换茎后15~20天内,将0.5%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到母茎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清园:于2月中下旬将芦笋种植地上的老茎拔除并就地焚烧,然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虫,随后进行追肥、除草;步骤2、露天采收: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采收时,芦笋地面以上嫩茎高度为22cm~25cm,采收方式为将嫩茎从地下茎中彻底拔除;步骤3、留母茎:于4月下旬在芦笋种植地上架设大棚,于5月中旬开始留母茎,每穴留母茎3~5株,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4、换茎:于8月下旬开始第二次留母茎,每穴留母茎6~8株,待新留的母茎长至80cm时将所述步骤3中留的母茎剪除,留母茎后出的笋全部采收;步骤5、田间管理:留母茎或换茎后15~20天内,将0.5%的尿素水溶液喷洒到母茎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种植地上喷施杀菌剂、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和土壤处理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追肥为在距离笋行45cm处开沟,每亩施复合肥20kg、大量元素水溶肥5kg、尿素10kg。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芦笋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旗
申请(专利权)人:麻城市正旺芦笋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