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4798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5: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属于无损检测技术领域。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以及工作盘;工作台主体的顶部设有滚珠轴承和多个用于支撑工作盘的牛眼轴承;工作盘的底面的中部通过滚珠轴承与工作台主体旋转连接,工作盘的顶面设有排布方向均一致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呈平行且间隔的两排分布,并且每一排至少具有2个滚轮组件;同一排滚轮组件的滚轮的中轴线互相重合。由于工作盘能够做旋转运动以及工件自身也能做旋转运动,实验人员在原地就可以实现工件360度无死角探伤,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并且节省了额外的固定和翻转等操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无损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
技术介绍
在工厂对圆柱形工件的焊缝进行磁粉探伤时,需要将工件放在探伤工作台上,在对工件的不同位置进行磁粉探伤时,实验人员需要围绕探伤工作台来回移动,操作不方便并且效率低;并且工件质量过大时,固定或翻转工件时需要其它实验人员进行固定和翻转操作,或者每一次都需要使用行车等工具进行固定或翻转操作,探伤过程费时费力,探伤实验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以解决现有对圆柱形工件的磁粉探伤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以及工作盘;工作台主体的顶部设有滚珠轴承和多个用于支撑工作盘的牛眼轴承;工作盘的底面的中部通过滚珠轴承与工作台主体旋转连接,工作盘的顶面设有排布方向均一致的滚轮组件;滚轮组件呈平行且间隔的两排分布,并且每一排至少具有2个滚轮组件;同一排滚轮组件的滚轮的中轴线互相重合。本技术在工作台主体的顶部设置的工作盘可以随滚珠轴承作旋转运动,工作盘在旋转时,也会带动具有万向转动的牛眼轴承一起转动。工作盘上的两排滚轮组件之间放置圆柱形实验工件,圆柱形工件可以在两排滚轮组件之间绕其轴线做旋转运动,由于旋转工作盘和翻转工件时都是滚动摩擦,使工件的移动或翻转操作容易实现,并且工件置于两排滚轮组件之间,由于重力的作用,工件会固定在两排滚轮组件之间,不会出现滚落现象。由于工作盘能够做旋转运动以及工件自身也能做旋转运动,实验人员在原地就可以实现工件360度无死角探伤,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并且工件随工作盘的位置移动和工件自身的旋转运动容易操作,节省了额外的固定和翻转等操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进一步地,上述牛眼轴承分布在滚珠轴承的周围。进一步地,上述滚轮组件包括滚轮支架以及通过旋转轴与滚轮支架连接的滚轮。进一步地,每一排的上述滚轮一一对应。本技术的两排滚轮一一对应,使工件在两排滚轮组件之间不容易卡死。进一步地,上述工作台主体的顶部设有集液槽,滚珠轴承和牛眼轴承均设于集液槽的底壁上,工作盘置于集液槽的内部。本技术的集液槽可以收纳意外滚落的工件,防止工件意外滚落到工作台主体外伤害实验人员。此外,在磁粉探伤时,会使用大量的磁悬液,集液槽能够将多余的磁悬液收集起来再次利用。进一步地,上述磁粉探伤工作台还包括供液装置,供液装置包括用于放置磁粉探伤液的箱体、搅拌器、搅拌器电机、输液泵、输液管以及接液头;箱体和搅拌器电机分别置于工作台主体的内部;搅拌器和输液泵均置于箱体的内部,搅拌器与搅拌器电机电连接;输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输液泵和接液头连接;接液头设于工作台主体的顶部。本技术的搅拌器电机带动搅拌器工作,将箱体内的磁粉探伤液搅拌均匀。输液泵将均匀的磁粉探伤液通过输液管泵至接液头,磁粉探伤液从接液头流出,再流到工件所要探伤的部位,多余的液体流入集液槽中进行重复利用。供液装置与工作台主体集成在一起,在进行磁粉探伤时,实验人员只需要移动接液头的位置,既可以实现向工件表面施加磁粉探伤液的操作,不需要单独进行施加磁粉探伤液的操作,节约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进一步地,上述供液装置还包括排液管,排液管的两端分别与集液槽的底壁和箱体的顶部连接。本技术的排液管可以将集液槽中磁粉探伤液导入箱体中,实现磁粉探伤液的再利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工作盘能够做旋转运动以及工件自身也能做旋转运动,实验人员在原地就可以实现工件360度无死角探伤,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2.工件随工作盘的位置移动和工件自身的旋转运动容易操作,节省了额外的固定和翻转等操作,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磁粉探伤效率。3.供液装置与工作台主体集成在一起,在进行磁粉探伤时,实验人员只需要移动接液头的位置,既可以实现向工件表面施加磁粉探伤液的操作,不需要单独进行施加磁粉探伤液的操作,节约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实验效率。4.集液槽可以将多余的磁粉探伤液进行收集,并通过拍液管进行回收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磁粉探伤工作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盘和滚轮组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磁粉探伤工作台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工作盘和牛眼轴承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供液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0-工作台主体;11-集液槽;20-工作盘;30-牛眼轴承;40-滚轮组件;41-滚轮支架;42-滚轮;50-供液装置;51-箱体;52-搅拌器;53-搅拌器电机;54-输液泵;55-输液管;56-接液头;57-排液管;60-实验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请参照图1和图2,磁粉探伤工作台包括:工作台主体10和工作盘20。工作台主体10的顶部设有集液槽11,工作盘20置于集液槽11内。工作盘20处于水平位置,其上表面设有多个滚轮组件40,滚轮组件40呈2排分布,2排滚轮组件40之间具有间隙并且相互平行,每一排均有3个滚轮组件40,6个滚轮组件40的排布方向一致。每一个滚轮组件40包括2个滚轮支架41和1个滚轮42,滚轮支架41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工作盘20上,滚轮42处于2个滚轮支架41之间,并且滚轮42的中部通过旋转轴与两个滚轮支架41的上部连接,滚轮42可以绕旋转轴旋转。每一排的3个滚轮42的中轴线相互重合。请参照图3和图4,集液槽11的底壁固定设置有1个滚珠轴承和4个牛眼轴承30,4个牛眼轴承30分布在滚珠轴承的四周。工作盘20的中心与滚珠轴承连接,工作盘20可以绕滚珠轴承做旋转运动,工作盘20的边缘放置在牛眼轴承30上,牛眼轴承30用于支撑工作盘20。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牛眼轴承30的数量还可以为为3、5、6……。请参照图3和图5磁粉探伤工作台还包括供液装置50,供液装置50包括箱体51、搅拌器52、搅拌器电机53、输液泵54、输液管55、接液头56以及排液管57。箱体51用于放置磁粉探伤液,其安装在工作台主体10的内部。搅拌器52设置在箱体51的中部,用于将磁粉探伤液搅拌均匀。搅拌机电机53安装在箱体51的顶部外侧,并且与搅拌器52点连接。输液泵54置于箱体51内侧底部。输液管55的一端与输液泵54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接液头56连接,输液管55将输液泵54泵入的磁粉探伤液输送到接液头56。接液头56安装在工作台主体10的顶部,并且位于工作盘20旁,接液头56可以绕其与工作台主体10的连接处旋转。排液管57的一端与集液槽11的底壁连接,另一端与箱体51的顶部连接,使集液槽11与箱体51的中腔连通,将集液槽11中多余的磁粉探伤液输送到箱体51的中腔中。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接液头56可以为金属软管,扩大出液口放置的位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主体(10)以及工作盘(20);所述工作台主体(10)的顶部设有滚珠轴承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工作盘(20)的牛眼轴承(30);所述工作盘(20)的底面的中部通过所述滚珠轴承与所述工作台主体(10)旋转连接,所述工作盘(20)的顶面设有排布方向均一致的滚轮组件(40);所述滚轮组件(40)呈平行且间隔的两排分布,并且每一排至少具有2个所述滚轮组件(40);同一排所述滚轮组件(40)的滚轮(42)的中轴线互相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主体(10)以及工作盘(20);所述工作台主体(10)的顶部设有滚珠轴承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工作盘(20)的牛眼轴承(30);所述工作盘(20)的底面的中部通过所述滚珠轴承与所述工作台主体(10)旋转连接,所述工作盘(20)的顶面设有排布方向均一致的滚轮组件(40);所述滚轮组件(40)呈平行且间隔的两排分布,并且每一排至少具有2个所述滚轮组件(40);同一排所述滚轮组件(40)的滚轮(42)的中轴线互相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牛眼轴承(30)分布在所述滚珠轴承的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40)包括滚轮支架(41)以及通过旋转轴与所述滚轮支架(41)连接的滚轮(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每一排的所述滚轮(42)一一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磁粉探伤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荣达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