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4341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4:25
本申请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包括: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地震数据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地下介质弹性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工激发地震波的响应,推断地下构造形态和岩层性质的方法。地震勘探是钻探前勘测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煤田和工程地质勘察、区域地质研究和地壳研究等方面,地震勘探也得到广泛应用。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通常分为折射波地震勘探和反射波地震勘探,目前在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勘查领域,主要采用反射波地震勘探,由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处理和地震资料解释三个阶段组成。在反射波地震勘探中,地下一次反射波是有效信号,地震数据处理的目的是提高一次反射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而其他地震波都认为是噪声,所以噪声压制成为地震数据处理的首要环节。地震波从激发到接收,一般要两次经过近地表。当近地表由不均匀介质组成时,地震波要经历两次散射,这种散射就属于近地表散射。近地表散射波仅仅是由于近地表介质不均匀性造成的,与勘探目的层无关(或关系不大),但是却严重影响了地震资料的品质,降低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目前已经研发了多种噪声压制技术,主要分以下五类:(1)采集和处理相结合压制噪声,如采集上炮点组合和接收点组合;(2)利用频率分布特性压制噪声,如滤波法;(3)利用视速度差异压制噪声,如折射波和面波压制;(4)利用传播规律压制噪声,如压制多次波和切除直达波;(5)利用波形差异压制噪声,如调幅和调频法。这些方法常常把近地表散射波作为随机噪声进行处理,然而近地表散射波有其规律,而非随机噪声。为了压制近地表散射噪声,用逆散射方法衰减实际资料中瑞雷散射波,然而该方法反演计算量大,并且这种方法只能衰减瑞雷波散射噪声。为了解决复杂近地表对地震波的影响,虚源法[2]将检波器放置在复杂近地表下方的水平井中,但这种方法在山区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地震干涉测量方法适用于起伏地表等复杂地面地质条件,然而它只能在虚拟震源或虚拟接收点上重构近地表散射波,影响了其应用效果。地震勘探已从平原区扩展到山区、黄土塬区和砾石区等复杂地表区,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地形发生了巨变,比如地形起伏剧烈的山峰、沟壑纵横的黄土塬和山前砾石区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地震数据的质量,所以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成了地震数据处理的首要任务,而影响最大的就是近地表散射波,这是目前地震勘探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提高复杂地表地震资料体波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包括: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优选地,还包括:从所述地震数据体中减去对应地震道的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有效的体波信息。优选地,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地震数据体中的每个炮集按道号进行排序;对每一地震道设置地震道道头字,获取米桩号道头字;逐炮检查地震数据体,剔除废炮废道;对剔除废炮废道之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和频谱均衡处理,获得共炮集数据。优选地,所述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与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的关系满足: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且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优选地,所述干涉道包括第一干涉道P1(y1,x)、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其中,x1为当前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1为当前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x为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为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优选地,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确定。优选地,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和第一干涉道P1(y1,x)确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装置,包括:共炮集数据单元,用于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干涉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优选地,还包括:衰减近地表散射波单元,从所述地震数据体中减去对应地震道的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有效的体波信息。优选地,所述共炮集数据单元包括: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地震数据体中的每个炮集按道号进行排序;道头字模块,用于对每一地震道设置地震道道头字,获取米桩号道头字;剔除模块,用于逐炮检查地震数据体,剔除废炮废道;均衡模块,用于对剔除废炮废道之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和频谱均衡处理,获得共炮集数据。优选地,所述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单元获取的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与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的关系满足: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且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优选地,所述干涉道确定单元获得的干涉道包括第一干涉道P1(y1,x)、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其中,x1为当前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1为当前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x为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为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优选地,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根据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确定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优选地,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根据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和第一干涉道P1(y1,x)确定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功能: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地震数据体中减去对应地震道的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有效的体波信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地震数据体中的每个炮集按道号进行排序;对每一地震道设置地震道道头字,获取米桩号道头字;逐炮检查地震数据体,剔除废炮废道;对剔除废炮废道之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和频谱均衡处理,获得共炮集数据。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与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的关系满足: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炮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且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大于内轮半径的平方,所述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到当前地震道接收点位置之间的距离的平方小于等于外轮半径的平方。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涉道包括第一干涉道P1(y1,x)、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其中,x1为当前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1为当前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x为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y为干涉地震道的接收点位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第二干涉道P2(y,x)和第三干涉道P3(y,x1)确定。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根据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和第一干涉道P1(y1,x)确定。8.一种近地表散射波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炮集数据单元,用于从地震数据体中获取共炮集数据;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从所述共炮集数据中获取对应的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干涉道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一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及对应干涉地震道的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干涉道;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干涉道获得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炮点之间反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衰减近地表散射波单元,从所述地震数据体中减去对应地震道的所述接收点之间褶积型干涉测量,获得有效的体波信息。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炮集数据单元包括:排序模块,用于将所述地震数据体中的每个炮集按道号进行排序;道头字模块,用于对每一地震道设置地震道道头字,获取米桩号道头字;剔除模块,用于逐炮检查地震数据体,剔除废炮废道;均衡模块,用于对剔除废炮废道之后的地震数据体进行能量均衡处理和频谱均衡处理,获得共炮集数据。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炮点位置和接收点位置确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基祥胡英崔化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