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364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3:17
本文公布了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包括垫板和锚固螺栓;所述垫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固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将所述垫板固定在轨道基础上,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条座;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垫板与轨道基础之间横向位移的限位挡肩,所述限位挡肩与设置在所述轨道基础上的凹槽配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有效降低扣件的整体成本,以及能够有效缩短锚固螺栓的长度;进一步的,还能够实现双层弹性体的减振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以地铁、城际铁路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系统的迅猛发展,有力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而与此同时,这些交通方式带来的振动、噪声污染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钢轨扣件作为钢轨与轨枕之间的连接部件,在起到固定钢轨功能的同时,其减振降噪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减振降噪功能的钢轨扣件产品;而在众多减振扣件产品中,可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实现了两层弹性体减振从而达到较高的减振效果,并且可以方便地实现零部件的拆卸更换,因此获得了大量应用,深受市场的青睐。为了实现钢轨扣件的双层弹性体减振,现有技术CN2554216Y、CN102979013A、CN205134109U中已公开了不同的技术方案。这些公开的现有技术均是在系统中通过两层垫板和两层弹性体相配合实现减振效果,在扣件系统中,上层垫板起到承载和固定钢轨作用,锚固螺栓旋紧拧入固定在道床基础中的尼龙套管并压紧在下层垫板上,从而将扣件系统固定在道床基础上,图1为典型的现有技术结构图。上述现有技术均能充分发挥两层弹性体的减振功能,实现较高的减振量,然而还存在以下不足:1、相对普通扣件成本高昂。在现有技术的结构中,均需两层金属垫板,两层垫板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两层金属垫板是整个扣件系统中成本最高的两个部件,占整体成本的70%以上,相对于普通扣件的单层金属垫板来说,额外增加了一层金属垫板,成本上大幅增加。2、锚固螺栓较长,易发生剪切变形,存在安全隐患。相对于普通单层垫板扣件的锚固螺栓仅需要贯穿一层垫板和一层弹性体,上述双层扣件中的锚固螺栓则需要同时将上铁板、中间弹性体、下铁板压紧在道床基础上,整个锚固螺栓贯穿上铁板、中间弹性体、下铁板,直接造成锚固螺栓长度增加。列车运行时,对钢轨施加的横向力传递到锚固螺栓上,由于锚固螺栓伸出道床基础部分相对过长,其横向力产生的剪切力矩就更大,锚固螺栓会发生更大的剪切变形,大大降低锚固螺栓寿命,使安全行车存在隐患。3、相比普通扣件,现有技术钢轨安装高度较高。由于现有技术中均存在两层金属垫板,相比普通扣件的单层金属垫板,现有技术的扣件高度较高,通常高出14mm以上,造成钢轨轨底到轨枕面的高度偏高。钢轨的安装高度高,一方面要求地铁隧道的截面高度增加,从而增加隧道的施工建造成本;另一方面钢轨到轨枕面的高度越高,钢轨的横向稳定性越差,对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能够有效降低扣件的整体成本,以及能够有效缩短锚固螺栓的长度;进一步的,还能够实现双层弹性体的减振技术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包括垫板和锚固螺栓;所述垫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固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将所述垫板固定在轨道基础上,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条座;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垫板与轨道基础之间横向位移的限位挡肩,所述限位挡肩与设置在所述轨道基础上的凹槽配合连接。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限位挡肩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挡肩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和/或设置所述凸起结构上。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限位挡肩设置在所述垫板平行于轨道的两个侧边位置处;所述限位挡肩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和/或设置所述限位挡肩上。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弹性垫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上。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锁紧套,所述锁紧套设置在所述通孔中,所述锁紧套具有卡紧所述垫板的上表面的凸缘;所述锚固螺栓穿设所述锁紧套与所述轨道基础内的预埋套管连接。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调节垫片,所述调节垫片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与所述锁紧套的凸缘之间。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绝缘套,所述绝缘套设置在所述垫板与所述锁紧套之间。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还包括调高垫板,所述调高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垫与所述垫板之间,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垫与所述轨道基础之间。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通孔贯穿所述凸起结构。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均布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表面上。上述挡肩式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所述垫板的下表面开设有围绕凸起结构设置的环形槽,所述缓冲层的端部延伸至所述环形槽内。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可通过上述凸起结构与凹槽之间的配合连接,能够实现垫板与轨道基础之间的横向限位操作,能够通过挡肩将横向力有效地进行传递,以避免锚固螺栓受横向剪切力作用,即能够有效提高垫板与轨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以及能够有效延长锚固螺栓的使用寿命;可通过上述锚固螺栓与轨道基础之间的连接,能够实现垫板与轨道之间的纵向限位操作,以及提供弹条安装所需的足够预紧力。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优选设置的垫板结构,能够有效减少一层金属垫板的应用,一方面能够直接降低扣件的整体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缩短锚固螺栓的长度,不但降低锚固螺栓的制作成本,还能够大大降低锚固螺栓受剪切的风险;同时,上述扣件高度的整体降低,能够有效增加轨道系统的稳定性,为进一步降低隧道截面高度提供了一定空间。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缓冲层的设置,能够避免凸起结构与凹槽之间的刚性接触,能够通过缓冲层的设置,有效实现两者之间的柔性接触;同时,上述缓冲层的设置,也能够提高给垫板一定的预紧力,进而能够提高扣件整体的结构稳定性。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调节垫片的设置,能够实现中间弹性垫的预紧力的便捷调整操作;可通过将调高垫板设置第二弹性垫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或上下表面同时设置,能够实现不同扣件高度的调整;进而,通过设置不同厚度的调高垫片,即可实现预设高度的调节操作。进一步的,本申请还可通过上述绝缘套的设置,能够实现锚固螺栓与垫板之间具有较为稳定的绝缘技术效果;上述绝缘套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在起到绝缘作用的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减振作用,能够进一步提高扣件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层减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垫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轨道基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轨道基础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第一弹性垫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包括垫板和锚固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固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将所述垫板固定在轨道基础上,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条座;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垫板与轨道基础之间横向位移的限位挡肩,所述限位挡肩与设置在所述轨道基础上的凹槽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5.31 CN 20171040329311.一种挡肩式减振扣件,包括垫板和锚固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锚固螺栓穿设所述通孔将所述垫板固定在轨道基础上,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条座;所述垫板上设有用于限制垫板与轨道基础之间横向位移的限位挡肩,所述限位挡肩与设置在所述轨道基础上的凹槽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肩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肩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表面;所述限位挡肩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和/或设置所述凸起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肩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肩设置在所述垫板平行于轨道的两个侧边位置处;所述限位挡肩与所述凹槽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和/或设置所述限位挡肩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挡肩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所述第一弹性垫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上表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涛马端人李潇潇柳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