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福全专利>正文

脚手架连墙杆扣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6725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0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扣件,包括一个半圆管状长扣盖及并排位于长扣盖上的两个半圆管状短扣盖,短、长扣盖扣合在一起形成箍住连墙杆的圆柱空间,长扣盖一端在长扣盖外壁一侧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延伸有侧面用连接片,长扣盖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延伸有顶面用连接片,侧面用连接片、顶面用连接片上均开设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扣件可实现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稳固连接,确保脚手架使用安全,有侧面与顶面两种安装方式,可根据结构建筑特点选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扣件基本不影响后期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施工,不存在预留洞口处理等修补工序,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消除了漏水隐患,可周转重复使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脚手架连墙杆的扣件,属于脚手架设施

技术介绍
脚手架是建筑高处作业的平台及防护设施,每项工程施工都离不开脚手架。在施工中,脚手架通过连墙杆与主体结构进行固定,连墙杆通常按两步三跨布置。连墙杆与主体结构的固定方式还应根据结构的型式合理选择,如预埋短钢管、预埋套管等。当连墙杆的固定位置结构为框架梁板,建筑为砌体墙时,如图1,连墙杆10可与短钢管41呈端部垂直交叉后由直角扣件50相连,呈水平态的连墙杆10与脚手架20相连,呈垂直态的短钢管41埋设在框架梁板30上。当砌筑墙体201时,需要对应连墙杆10与短钢管41相交叉的端部预留出洞口。当脚手架20拆除时方可拆除连墙杆10,连墙杆10拆除后还需要对墙体201的洞口进行二次处理。可见此种做法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缺点:第一,耽误工期。洞口处理涉及洞口封堵、抹灰、防水及装饰面层等多道工序,脚手架拆除需要等待洞口处理完成后才能继续往下进行,极大耽误工期。第二,材料浪费。此种做法需要预埋短钢管41,在拆除连墙杆10时,预埋短钢管41需要割断,实际中也有割断连墙杆10,预埋短钢管41与直角扣件50不取出的情况,存在严重的材料浪费问题。第三,漏水隐患。因大面工程在脚手架20拆除前已经完成,脚手架20拆除时,通常进度很急,工人作业时监管不到位的话,洞口处极易出现渗漏情况。第四,影响建筑观感。墙体的内外装修都存在后补洞口的问题,对建筑观感有一定影响。当连墙杆的固定位置结构为框架梁板,建筑为门窗时,门窗安装之前,连墙件做法如图1所示。安装门窗202时,需要调整连墙杆的做法,如图2所示,连墙杆10可与钢管42呈端部垂直交叉后由直角扣件50相连,呈水平态的连墙杆10与脚手架20相连,呈垂直态的钢管42抵顶在上下框架梁板30之间。连墙杆10处的玻璃随脚手架的拆除再进行安装。可见此种做法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缺点:第一,耽误工期。连墙杆10的拆改、加固与门窗安装存在多次影响制约。门窗框安装时需要改动连墙杆10,玻璃安装与脚手架20拆除相互制约,协调管理难度大,影响工期。第二,材料浪费。此种做法在门窗202安装前需要预埋钢管41,二次改动时需要长钢管42及顶托43,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第三,存在安全隐患。脚手架20拆改、加固与门窗安装为不同的专业作业人员,协调及监管难度大,若脚手架20加固不及时,安全隐患较大。当连墙杆的固定位置结构为混凝土剪力墙时,如图3,通常做法为剪力墙60施工时预留50mm的圆洞口61,使连墙杆10穿过洞口61,洞口61两侧采用扣件70固定。当脚手架20拆除时,拆除连墙杆10,然后再进行洞口处理。可见此种做法主要存在以下两种缺点:第一,剪力墙60的内外侧加固比较复杂,均需要扣件70,剪力墙60需要预埋套管(图中未示出),工序复杂,材料使用多。第二,存在渗漏隐患。预埋套管需要穿透剪力墙60,套管的封堵存在漏水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扣件,其可实现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稳固连接,有效地确保了脚手架的使用安全,且基本不影响后期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施工,不存在预留洞口处理等修补工序,有效缩短了施工工期,消除了漏水隐患,可周转重复使用,实用性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扣件,用于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半圆管状的长扣盖以及并排位于长扣盖上面的两个半圆管状的短扣盖,两个短扣盖与长扣盖扣合在一起形成箍住连墙杆的圆柱空间,长扣盖的一端在长扣盖外壁一侧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侧面上的侧面用连接片,长扣盖的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顶面的顶面用连接片,其中,侧面用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侧面上的螺栓孔,顶面用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顶面上的螺栓孔。两个所述短扣盖的一侧边与所述长扣盖的一侧边通过销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短扣盖的另一侧边与所述长扣盖的另一侧边上对应开设有螺孔,以实现两个所述短扣盖与所述长扣盖之间的扣合连接。所述长扣盖与所述顶面用连接片、所述侧面用连接片为一体成型。本技术的优点是:1、本技术扣件可实现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稳固连接,有效确保脚手架的使用安全。2、本技术扣件使用时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只需预埋一个螺栓即可,连墙杆拆除后装修工程处理简单,不存在工序相互影响情况,且杜绝了漏水隐患的发生,建筑观感好。3、本技术扣件拆除时,只需打开螺栓,其可周转重复使用,且使用时不存在钢管切割等问题,极大节省了材料。4、本技术扣件使用起来简单便捷,后期对砌体、装修工程影响极小,避免工序交接,有效缩短施工工期,主体结构施工时只需预埋一个螺栓即可,可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在主体结构侧面或顶面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连墙杆固定位置结构为框架梁板,建筑为砌体墙时,脚手架的传统连接固定方式说明图。图2是连墙杆固定位置结构为框架梁板,建筑为门窗时,门窗框安装时,脚手架调整后的传统连接固定方式说明图。图3是连墙杆固定位置结构为剪力墙时,脚手架的传统连接固定方式说明图。图4是本技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从图4后面看去的本技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扣件采用侧面安装方式的说明图。图7是本技术扣件采用顶面安装方式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至图7所示,本技术脚手架连墙杆扣件80用于脚手架连墙杆10与主体结构90之间的连接固定,其包括一个半圆管状的长扣盖81以及沿长扣盖81轴线L方向并排位于长扣盖81上面的两个半圆管状的短扣盖82,两个短扣盖82与一个长扣盖81扣合在一起形成箍住脚手架连墙杆10的圆柱体空间,长扣盖81的一端在长扣盖81外壁一侧沿垂直于长扣盖轴线L的方向向外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90侧面的侧面用连接片87,长扣盖81的另一端沿长扣盖轴线L方向向外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90顶面的顶面用连接片86,其中,侧面用连接片87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90侧面上的螺栓孔871,顶面用连接片86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90顶面上的螺栓孔861,螺栓孔871、螺栓孔861穿设在螺栓101上后螺接螺母102。本技术扣件80设计为双扣盖结构,这样可进一步有效加大本技术扣件80与连墙杆10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抗滑力,加强连接固定效果。本技术扣件80设计为了其两端可与不同形式的主体结构相固定的方式,即本技术扣件80具有侧面与顶面两种安装方式,使用时可根据建筑结构特点合理选择。当然,本技术扣件80也可被拆分为独立的侧面用扣件和顶面用扣件。具体来说,如图4和图5,两个短扣盖82的一侧边与长扣盖81的一侧边通过销轴83转动连接,各短扣盖82相对于长扣盖81可实现打开与扣合动作,两个短扣盖82的另一侧边延伸出的装配边缘821与长扣盖81的另一侧边延伸出的装配边缘811上对应开设有螺孔(图中未标出),每对螺孔内用于安装螺栓84,螺栓84上螺接螺母85,以实现两个短扣盖82与长扣盖81之间相对应侧边的螺栓连接。如图4和图5,较佳地,侧面用连接片87通过过渡连接片872与长扣盖81相应一端相连,当然,过渡连接片872的长度不宜过长,其中,过渡连接片872与侧面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扣件,用于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半圆管状的长扣盖以及并排位于长扣盖上面的两个半圆管状的短扣盖,两个短扣盖与长扣盖扣合在一起形成箍住连墙杆的圆柱空间,长扣盖的一端在长扣盖外壁一侧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侧面上的侧面用连接片,长扣盖的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顶面的顶面用连接片,其中,侧面用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侧面上的螺栓孔,顶面用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顶面上的螺栓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手架连墙杆扣件,用于脚手架连墙杆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半圆管状的长扣盖以及并排位于长扣盖上面的两个半圆管状的短扣盖,两个短扣盖与长扣盖扣合在一起形成箍住连墙杆的圆柱空间,长扣盖的一端在长扣盖外壁一侧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侧面上的侧面用连接片,长扣盖的另一端沿轴线方向延伸有用于固定在主体结构顶面的顶面用连接片,其中,侧面用连接片上开设有用于固定在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王福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