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285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公开了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MBR反应池,各MBR反应池并联,MBR反应池内布置有反应腔,反应腔内布置有至少一组液流循环区域,各液流循环区域包括液流上升区和液流下降区,液流上升区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曝气管道,反应腔的上端布置有液位检测腔和液流质量检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为具有液流循环区域的反应腔,通过曝气管道为液流循环提供动力,并使液流朝固定方向循环,从而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设计单独的液位检测腔和液流质量检测腔,避免检测时受气体搅动液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创造涉及水处理设备
,特别涉及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MBR池体为空池,内部没有其他结构。各类膜丝通过膜架堆置在MBR池体中,并通过膜架上的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因此膜丝对膜架的依赖性较高。并且污水和污泥在池体中处于乱流状态,并不具有特定的流向,不利于模架的稳定,因此不利于微生物特性群体的形成。另外,MBR池体中的DO仪、液位计、pH计等装置受液面波动的影响,难以准确测量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克服了现有MBR池体结构简单、无曝气系统及检测仪器因液面波动导致较大误差等缺陷,可以提高超滤反应效率,减少仪器检测误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MBR反应池,各所述MBR反应池并联,所述MBR反应池内布置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内布置有至少一组液流循环区域,各所述液流循环区域包括液流上升区和液流下降区,所述液流上升区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曝气管道,所述反应腔的上端布置有液位检测腔和液流质量检测腔。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腔的底部通过第一通孔与所述反应腔连通。进一步,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通过底部的第二通孔和顶部的第三通孔与所述反应腔连通。进一步,所述液流循环区域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液流循环区域并排布置组成液流循环组合,其中两个液流下降区分别位于所述液流循环组合的外侧。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腔和液流质量检测腔分别位于所述液流循环组合的两侧。进一步,各所述液流上升区的底部布置有超滤装置,所述超滤装置位于各所述曝气管道的上方。进一步,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布置有DO仪和/或pH计。进一步,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布置有进水口。进一步,所述反应腔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斜导板。进一步,所述液位检测腔和/或液流质量检测腔的底部布置有液流斜导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创造通过设计为具有液流循环区域的反应腔,通过曝气管道为液流循环提供动力,并使液流朝固定方向循环,从而提高超滤反应速率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同时设计单独的液位检测腔和液流质量检测腔,避免检测时受气体搅动液面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本专利技术创造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设备
附图说明图1为MBR反应池的俯视图;图2为MBR反应池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做进一步的说明。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MBR反应池,各所述MBR反应池并联,所述MBR反应池内布置有反应腔4。所述反应腔4的底部布置有进水口7。所述反应腔4内布置有至少一组液流循环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循环区域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液流循环区域并排布置组成液流循环组合。各所述液流循环区域包括液流上升区41和液流下降区42,其中两个液流下降区分别位于所述液流循环组合的外侧。各所述液流上升区41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曝气管道6,各所述曝气管道6送出的气体为液流上升提供动力,形成循环液流。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液流上升区41底部的曝气管道6为两个。通过控制曝气管道6的气体流量可调节液流上升的动力,从而调整液流的循环速度。所述反应腔4的上端布置有液位检测腔1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所述液位检测腔1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分别位于所述液流循环组合的两侧。所述液位检测腔1中布置有液位计,为避免液位计的检测受气体搅动液面的影响,所述液位检测腔1设计为独立腔体,仅其底部通过第一通孔11与所述反应腔4连通。本实施例中,采用连通器原理,使液位检测腔1、反应腔4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之间的液位保持一致。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2布置有DO仪和/或pH计,本实施例中,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2布置有DO仪和pH计。为保证DO仪和pH计检测时不受气体搅动液面的影响,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2设计为独立腔体,仅通过底部的第二通孔22和顶部的第三通孔23与所述反应腔4连通。在反应腔4内液流循环时,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2中的液流可随之流动,使该区域内液流为活水,液流质量与反应腔4内相同,从而保证DO仪和pH计的检测结果准确。各所述液流上升区41的底部布置有超滤装置5,且所述超滤装置5位于各所述曝气管道6的上方。所述曝气管道6送出的气体经所述超滤装置5进入对应的液流上升区41,因此这些气体可增加所述超滤装置5中膜丝的抖动频率,从而减少污泥在膜丝上的黏附。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液流上升区41、各所述液流下降区42相邻之间均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的顶端与所述反应腔4的顶部距离大于零,所述隔板的底端与所述反应腔4的底部距离大于零。因此液流经所述液流上升区41和液流下降区42形成完成的循环回路,所述反应腔4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液流斜导板。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液流下降区42的底部均布置有一个液流斜导板,从而避免液流中的污泥堆积在所述反应腔4的角落中。同样,为了避免液流中的污泥在角落堆积,所述液位检测腔1和/或液流质量检测腔2的底部布置有液流斜导板。本实施例中,液位检测腔1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的底部均布置有液流斜导板。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MBR反应池,各所述MBR反应池并联,所述MBR反应池内布置有反应腔(4),所述反应腔(4)内布置有至少一组液流循环区域,各所述液流循环区域包括液流上升区(41)和液流下降区(42),所述液流上升区(41)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曝气管道(6),所述反应腔(4)的上端布置有液位检测腔(1)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MBR反应池,各所述MBR反应池并联,所述MBR反应池内布置有反应腔(4),所述反应腔(4)内布置有至少一组液流循环区域,各所述液流循环区域包括液流上升区(41)和液流下降区(42),所述液流上升区(41)的底部布置有至少一个曝气管道(6),所述反应腔(4)的上端布置有液位检测腔(1)和液流质量检测腔(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腔(1)的底部通过第一通孔(11)与所述反应腔(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质量检测腔(2)通过底部的第二通孔(22)和顶部的第三通孔(23)与所述反应腔(4)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内循环结构的MBR反应池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流循环区域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液流循环区域并排布置组成液流循环组合,其中两个液流下降区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浩张劲松张济谢杰武斌陈惠芳曾娟刘文山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中信环境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四川中喻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