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4997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6 19: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从上至下布置有沉降区、反应区以及填料区,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填料区的位置设置有污水进入口,所述污水进入口连通有污水输送装置,所述填料区用于污水的过滤及分流,所述反应区用于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所述沉降区用于氮气的分离,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沉降区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排水口以及回流口,所述回流口与所述进入口之间连接有循环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能够有效解决出现微生物堵塞、需高频反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特别涉及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1、硫自养反硝化是指硫自养反硝化菌利用无机碳源合成细胞,以还原性硫作为电子供体,将硝酸盐、亚硝酸盐还原为氮气的过程。目前采用硫自养反硝化技术的主要是生物填料滤床反应器,硫自养反硝化菌生长在填料上对含硝酸盐氮废水进行处理,该法具有填充密度大、反应速率快的特点,但填料同时作为原料不断消耗,需持续补充,导致填料床内新旧填料粒径分布广,水洗损失大,实际运行调节困难。以单质硫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反应为产酸反应,实际应用中存在ph持续降低、产生大量硫酸根离子带来尾水黑臭风险等问题,现有研究在硫磺-石灰石、硫磺-硫铁矿、硫磺-多孔载体等复合填料和硫铁耦合自养反硝化、硫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但填料消耗造成负载变化、微生物堵塞、高频率反洗等问题依旧无法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能够有效解决出现微生物堵塞、高频反洗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从上至下布置有沉降区(100)、反应区(200)以及填料区(300),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填料区(300)的位置设置有污水进入口(330),所述污水进入口(330)连通有污水输送装置(510),所述填料区(300)用于污水的过滤及分流,所述反应区(200)用于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所述沉降区(100)用于氮气的分离,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沉降区(100)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120)、排水口(130)以及回流口(140),所述回流口(140)与所述进入口(330)之间连接有循环装置(520)。</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反应器本体从上至下布置有沉降区(100)、反应区(200)以及填料区(300),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填料区(300)的位置设置有污水进入口(330),所述污水进入口(330)连通有污水输送装置(510),所述填料区(300)用于污水的过滤及分流,所述反应区(200)用于发生硫自养反硝化反应,所述沉降区(100)用于氮气的分离,所述反应器本体靠近所述沉降区(100)的位置设置有排气口(120)、排水口(130)以及回流口(140),所述回流口(140)与所述进入口(330)之间连接有循环装置(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为两端密闭的筒体,其中,所述反应区(200)的直径小于所述沉降区(100)和所述填料区(300)的直径,所述反应区(200)与所述沉降区(100)或所述填料区(300)对接处的形状呈漏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300)、所述反应区(200)、所述沉降区(100)三者的直径比例为(2~2.5):1:(2~2.5),所述填料区(300)、所述反应区(200)、所述沉降区(100)三者的厚度比例为1:(5~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反硝化流化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区(300)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石英砂填料层(310)和硫磺填料层(3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咏遥李冶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环境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