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92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2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冷辗件定位机构对冷辗件定位效果差、定位精度低的问题。它包括定位在连接盘上的支撑座和设于支撑座前端的定位座,支撑座的外部套设有夹爪座,每个夹爪座的前端设有沿定位座径向向内延伸的夹爪,支撑座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夹爪座同时轴向动作的轴向驱动组件,连接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爪径向运动的径向驱动组件,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座轴向向后运动时径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同时径向向内运动,定位座上设有用于定位冷辗件的定位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定位效果好、定位精度高且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定位机构,特别是一种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环形件的冷辗扩加工是代表着将来技术方向的新工艺。精密冷辗扩技术是在常温下将环形回转零件采用挤压进而塑性变形而得到成品件的一种冷加工成形方法。冷辗扩的工作原理是由一个主驱动的成形辗轮来成形外表面形状,一个从动的辗扩芯轴来成形内表面形状,芯轴和工件由支撑轮支撑,辗压工件时,辗轮带动工件旋转,芯轴在与进给装置固连的支撑轮的推动下挤压工件,从而实现工件的辗压。这种新工艺不仅使生产过程中再也没有切屑,而且使产品的质量有了飞跃的提高。轴承的内圈或外圈通过冷辗扩成型为冷辗件后,需要将冷辗件移至下一工序实现车槽加工。由于冷辗扩后冷辗件两端的端面余量不均匀,其常规的做法是将冷辗件采用双端磨床加工后再转入下工序车槽加工,其存在以下问题:增加磨床设备和场地,成本高;还增加了产品辅助转运和加工周期,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缩短加工周期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在连接盘上的支撑座和设于支撑座前端的定位座,所述支撑座的外部套设有夹爪座,每个所述夹爪座的前端设有沿定位座径向向内延伸的夹爪,所述的支撑座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夹爪座同时轴向动作的轴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爪径向运动的径向驱动组件,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座轴向向后运动时所述的径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同时径向向内运动,所述的定位座上设有用于定位冷辗件的定位套。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定位套与定位座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套的前端具有与冷辗件的倒角配合设置的环形定位面。由于冷辗扩工艺能很好的保证冷辗件上倒角的位置精度,将冷辗件的倒角与环形定位面配合定位,可提高冷辗件的定位精度。环形定位面的位置根据冷辗件上倒角的位置确定:当以冷辗件的外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环形定位面位于定位套的前端内侧;当以冷辗件的内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环形定位面位于定位套的前端外侧。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定位套的外径小于冷辗件的外径。当以冷辗件的外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定位套的外径比冷辗件的外径小0.5~0.8mm,以免夹爪空夹时对定位套造成损坏。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的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同轴穿设于支撑座内的拉杆和设于拉杆前端的拉盘,所述拉盘的周边具有若干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所述的支撑座上具有若干与连接部一一对应的轴向开槽一,所述的连接部穿出轴向开槽一后与上述的夹爪座连接。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拉盘的周边具有三个连接部且均匀分布,所述的轴向开槽一为三个,所述的拉盘通过锁紧螺母同轴固连在拉杆上。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径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盘上的外壳、设于外壳上的锥盘和设于夹爪座上的与锥盘的内锥面配合设置的外锥面,所述的夹爪座上具有若干与夹爪数量相等的轴向开槽二,两相邻的轴向开槽二之间形成胀开瓣,每个所述的胀开瓣上均设有一个夹爪。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的夹爪为6个。在上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中,所述外壳的后端侧部设有径向延伸的螺纹通孔,所述夹爪座的后端侧部设有与螺纹通孔相对设置的轴向限位槽,所述的螺纹通孔内连接有伸入至轴向限位槽内的限位螺栓。可限制夹爪座的周向位置。工作时,将冷辗件的倒角定位到定位套的环形定位面上,随后向后拉动拉杆,通过拉盘和连接部带动夹爪座向后运动,在外锥面与内锥面的作用下使胀开瓣径向向内运动,从而带动夹爪径向向内运动,将冷辗件夹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具有以下优点:减除磨床设备和场地,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减除产品辅助转运设备,缩短了加工周期,有效提高了加工效率;同时对冷辗件的定位精度高,从而提高冷辗件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定位套的剖视图。图中,1、连接盘;2、支撑座;3、定位座;4、夹爪座;5、夹爪;6、定位套;7、环形定位面;8、拉杆;9、拉盘;10、连接部;11、轴向开槽一;12、锁紧螺母;13、外壳;14、锥盘;15、螺纹通孔;16、轴向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在连接盘1上的支撑座2和设于支撑座2前端的定位座3,支撑座2的外部套设有夹爪座4,每个夹爪座4的前端设有沿定位座3径向向内延伸的夹爪5,支撑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夹爪座4同时轴向动作的轴向驱动组件,连接盘1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爪5径向运动的径向驱动组件,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座4轴向向后运动时径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5同时径向向内运动,定位座3上设有用于定位冷辗件的定位套6。本实施例中,定位套6与定位座3同轴设置,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套6的前端具有与冷辗件的倒角配合设置的环形定位面7。由于冷辗扩工艺能很好的保证冷辗件上倒角的位置精度,将冷辗件的倒角与环形定位面7配合定位,可提高冷辗件的定位精度。环形定位面7的位置根据冷辗件上倒角的位置确定:当以冷辗件的外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环形定位面7位于定位套6的前端内侧;当以冷辗件的内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环形定位面7位于定位套6的前端外侧。如图2所示,定位套6的外径小于冷辗件的外径。本实施例中,以冷辗件的外倒角来定位冷辗件时,定位套6的外径比冷辗件的外径小0.5~0.8mm,以免夹爪5空夹时对定位套6造成损坏。如图1所示,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同轴穿设于支撑座2内的拉杆8和设于拉杆8前端的拉盘9,拉盘9的周边具有若干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0,支撑座2上具有若干与连接部10一一对应的轴向开槽一11,连接部10穿出轴向开槽一11后与上述的夹爪座4连接。具体的,拉盘9的周边具有三个连接部10且均匀分布,轴向开槽一11为三个,拉盘9通过锁紧螺母12同轴固连在拉杆8上。如图1所示,径向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连接盘1上的外壳13、设于外壳13上的锥盘14和设于夹爪座4上的与锥盘14的内锥面配合设置的外锥面,夹爪座4上具有若干与夹爪5数量相等的轴向开槽二,两相邻的轴向开槽二之间形成胀开瓣,每个胀开瓣上均设有一个夹爪5。本实施例中,夹爪5为6个。如图1所示,外壳13的后端侧部设有径向延伸的螺纹通孔15,夹爪座4的后端侧部设有与螺纹通孔15相对设置的轴向限位槽16,螺纹通孔15内连接有伸入至轴向限位槽16内的限位螺栓。可限制夹爪座4的周向位置。工作时,将冷辗件的倒角定位到定位套6的环形定位面7上,随后向后拉动拉杆8,通过拉盘9和连接部10带动夹爪座4向后运动,在外锥面与内锥面的作用下使胀开瓣径向向内运动,从而带动夹爪5径向向内运动,将冷辗件夹紧。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在连接盘(1)上的支撑座(2)和设于支撑座(2)前端的定位座(3),所述支撑座(2)的外设有夹爪座(4),每个所述夹爪座(4)的前端设有沿定位座(3)径向向内延伸的夹爪(5),所述的支撑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夹爪座(4)同时轴向动作的轴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1)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爪(5)径向运动的径向驱动组件,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座(4)轴向向后运动时所述的径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5)同时径向向内运动,所述的定位座(3)上设有用于定位冷辗件的定位套(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在连接盘(1)上的支撑座(2)和设于支撑座(2)前端的定位座(3),所述支撑座(2)的外设有夹爪座(4),每个所述夹爪座(4)的前端设有沿定位座(3)径向向内延伸的夹爪(5),所述的支撑座(2)内设有用于驱动若干夹爪座(4)同时轴向动作的轴向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盘(1)上设有用于驱动夹爪(5)径向运动的径向驱动组件,当轴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座(4)轴向向后运动时所述的径向驱动组件驱动若干夹爪(5)同时径向向内运动,所述的定位座(3)上设有用于定位冷辗件的定位套(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套(6)与定位座(3)同轴设置,所述定位套(6)的前端具有与冷辗件的倒角配合设置的环形定位面(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6)的外径小于冷辗件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辗件加工用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驱动组件包括同轴穿设于支撑座(2)内的拉杆(8)和设于拉杆(8)前端的拉盘(9),所述拉盘(9)的周边具有若干径向向外延伸的连接部(10),所述的支撑座(2)上具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徐勇文才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