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1387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折皱方式设计,绘制意匠图,进行折皱方式设计,包括折皱上凸区域、折皱下凹区域、非折皱区域;2)经纬纱线选择,其中经纱采用22.2dtex桑蚕丝;纬纱采用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为2:1,即甲纬采用83.3dtex涤纶丝,丙纬选用同甲纬线密度相同的83.3dtex涤纶丝,乙纬是氨纶包覆纱;3)组织设计;4)采用实用纹针数为2400针的2720针电子提花机交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花工艺实现面料的立体折皱效果,极大程度降低成本,织物表面立体折皱效果强,风格独特,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在时尚的驱动和引领下,人们对于面料的关注不再只局限于简单的二维平面形态,转向了更为丰富的三维空间,而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面料作为一种特殊的面料,由于具有典型的三维造型效果,打破了原有面料造型的平衡感,以其特殊的视觉与触觉感、从平面到立体丰富多变的表现方式在服装造型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折皱作为服装设计造型经久不衰的手段,无论是硬朗的线条还是柔美的廓形,折皱都能以各种方式呈现出来,让服装体现出越来越丰富的多样性。日本的三宅一生作为折皱服装设计艺术上最典型的设计师,他在把握了折皱的本质同时又脱离了人体对服装的约束,设计了独特风格的折皱服装。折皱不仅是装饰性的艺术,给我们带来视觉的立体美感,同时也具有实用功能。巧妙地折皱应用可以改变服装造型,修饰人体的不完美。三宅一生最初设计折皱服装的初衷就是认为人们需要的是方便、好保管随意捆绑,但是打开又随时可以穿着的服装,而不是要整天保养熨烫的衣服,因此折皱服装由于本身的特性更易于打理。由于人是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身体是一个不规则的立体,折皱服装能提供更多自由的空间,而且折皱面料通常蓬松柔软、透气性和伸展性较好,提高了穿着舒适性。值得研究的是,目前达到立体折皱效果的工艺大部分是通过对于面料的二次再造或裁剪缝合,在设计程序上较为繁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花工艺实现面料的立体折皱效果,极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了织物表面手感与风格和产品附加值。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折皱方式设计,绘制意匠图,首先以六边形为设计单元,进行折皱方式设计,包括折皱上凸区域、折皱下凹区域、非折皱区域,其中折皱区的宽度设置为7-7.5mm;折线通过重复、变化按照一定的节奏感布置,然后排列为四方连续的图案并绘制意匠图,2)经纬纱线选择,其中经纱采用22.2dtex桑蚕丝,捻度为23T,纬纱采用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为2:1,即甲纬采用83.3dtex涤纶丝,捻度为6T,丙纬选用同甲纬线密度相同的83.3dtex涤纶丝,乙纬是氨纶包覆纱,所述的纬纱排列甲纬:乙纬:丙纬为1:1:1;3)在组织设计中,折皱区上凸区域正面设置为非弹性纱线的四枚斜纹,且左右对称斜向相反,反面为弹性纱线全浮长。折皱区下凹区域与上凸区域相反;其他组织为非折皱区域组织,设置为八枚纬缎背称四枚斜纹,为丰富色彩背称了八枚经缎;4)采用可用纹针数为2400针的2720针电子龙头提花机交织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提花工艺实现面料的立体折皱效果,极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了织物表面手感与风格和产品附加值;同时从源头的纤维、纱线、工艺角度出发,联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等,在生产过程中更多融入文化内涵,设计产生出独特视觉效果、吻合时尚理念新技术的系列产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组织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纹样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非折皱区域组织设置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折皱左上凸区域组织设置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折皱右上凸区域组织设置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折皱左下凹区域组织设置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织物折皱右下凹区域组织设置图;其中:。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如图1-7所示,包括如下步骤:1)折皱方式设计,绘制意匠图,首先以六边形为设计单元,进行折皱方式设计,包括折皱上凸区域、折皱下凹区域、非折皱区域,如图2所示,实线代表折皱上凸区域,虚线代表折皱下凹区域,白色代表非折皱区域。其中折皱区的宽度设置为7或7.2或7.5mm;折线通过重复、变化按照一定的节奏感布置,然后排列为四方连续的图案并绘制意匠图,2)经纬纱线选择,其中经纱4采用白色的22.2dtex桑蚕丝,捻度为23T,纬纱采用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为2:1,即甲纬1采用紫色83.3dtex涤纶丝,捻度为6T,丙纬3选用同甲纬线密度相同的蓝色83.3dtex涤纶丝,乙纬是氨纶包覆纱,在本次试验中选取的氨纶芯丝为22.2dtex,外包涤纶长丝是83.3dtex。在配色上,选用了色彩相近的蓝色和紫色;所述的纬纱排列甲纬:乙纬:丙纬为1:1:1;3)在组织设计中,如图3所示,折皱区上凸区域正面设置为非弹性纱线的四枚斜纹,且左右对称斜向相反,反面为弹性纱线全浮长。折皱区下凹区域与上凸区域相反;其他组织为非折皱区域组织,设置为八枚纬缎背称四枚斜纹,为丰富色彩背称了八枚经缎;4)采用可用纹针数为2400针的2720针电子龙头提花机交织而成。本实施例的在织物中,要实现布面折皱,运用弹性纱与组织配合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弹性纱的高弹力在合适的组织下能够帮助织物收缩从而形成折皱区。但织物不能完全只是由弹性纱交织形成,非折皱区域仍要求较为平整,因此纱线的选择,弹性纱与非弹性纱的比例以及各区域的组织选择都是值得研究的重点。同时,折皱区域的宽度也影响布面的折皱效果,如果折皱宽度过于小,弹性纱的收缩性能显示的区域较小,布面折皱效果较差。本实施例通过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收缩率不同的纬线与经线交织,利用组织与图案的巧妙结合达到立体折皱效果。本实施例在折皱区域中,弹性纱与非弹性纱分为上下相互重叠两层,上层设计为非弹性纱线与经线交织形成的紧密结构,下层为弹性纱的全浮长。弹性纱又因其高收缩性而缩紧,则上层的非弹性纱线与经线交织的紧密部分得以凸出,因此在折皱区域不同宽度下,上层紧密部分得以凸起的程度将会不同。折皱区域宽度过小,上层紧密部分无法明显凸起,折皱区域宽度过大,上层紧密部分凸起形成折皱影响布面整体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折皱区域宽度进行设计。因此本实施例折皱区的宽度设置为7.5mm。当然在相同的非弹性纱与弹性纱的条件下,两者比例不同会影响织物整体的收缩率和织物表面手感与风格。当弹性纱占总纱线比例较高时,织物收缩较大,起皱效果明显,但也会对非折皱区的平整和织造造成一定影响。当弹性纱占总纱线比例较低时,织物收缩不明显,起皱效果较差,无法达到立体折皱效果。因此需要对非弹性纱与弹性纱的比例进行多组试验。在实际生产打样过程中,由于经轴较大,经线需要整经,经线的更改较难。可以选择从纬排更改非弹性纱与弹性纱的比例。因此本实施例选用纬纱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设置为2:1。在组织设置上,在非折皱区域,希望布面平整,需要减弱弹性纱与非弹性纱在结合组织后的收缩率的差异,可在纬线遮盖效果好的前提下,弹性纱与非弹性纱线与经线共同交织。在实际设计中应选用交织次数适中的组织,因为交织次数过多会增加织造难度,交织次数过少会导致过于结构松散,在弹性纱的作用下过于起皱。因此本实施例非折皱区设置为八枚纬缎背称四枚斜纹,为丰富色彩可再背称八枚经缎。在折皱区域,弹性纱与非弹性纱的收缩率不同,要增加两者的收缩率在结合组织后表现差异化,则应使弹性纱与非弹性纱与经线分别交织形成相互重复的上、下两层,且弹性纱线与经线减少交织次数,使弹性纱的弹性得到充分显示,即设置为全浮长。非弹性纱线与经线增加交织次数,使其交织紧密,但同时需要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折皱方式设计,绘制意匠图,首先以六边形为设计单元,进行折皱方式设计,包括折皱上凸区域、折皱下凹区域、非折皱区域,其中折皱区的宽度设置为7‑7.5mm;折线通过重复、变化按照一定的节奏感布置,然后排列为四方连续的图案并绘制意匠图,2)经纬纱线选择,其中经纱采用22.2dtex桑蚕丝,捻度为23T,经纱密度为80根/㎝;纬纱采用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为2:1,纬纱密度为110根/㎝,即甲纬采用83.3dtex涤纶丝,捻度为6T,丙纬选用同甲纬线密度相同的83.3dtex涤纶丝,乙纬是氨纶包覆纱,所述的纬纱排列甲纬:乙纬:丙纬为1:1:1;3)在组织设计中,折皱区上凸区域正面设置为非弹性纱线的四枚斜纹,且左右对称斜向相反,反面为弹性纱线全浮长;折皱区下凹区域与上凸区域相反;其他组织为非折皱区域组织,设置为八枚纬缎背称四枚斜纹,为丰富色彩背称了八枚经缎;4)采用可用纹针数为2400针的2720针电子龙头提花机交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立体折皱效果的提花面料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折皱方式设计,绘制意匠图,首先以六边形为设计单元,进行折皱方式设计,包括折皱上凸区域、折皱下凹区域、非折皱区域,其中折皱区的宽度设置为7-7.5mm;折线通过重复、变化按照一定的节奏感布置,然后排列为四方连续的图案并绘制意匠图,2)经纬纱线选择,其中经纱采用22.2dtex桑蚕丝,捻度为23T,经纱密度为80根/㎝;纬纱采用非弹性纱和弹性纱的比例为2:1,纬纱密度为110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霞吴丽丽李思祝成炎田伟李艳清鲁佳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